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73章 :衣锦归乡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唐王吴广在济水大破项梁,又率军南下入陈,速取苦县,声威响彻于四野。

陈地诸城为之震动,其中尤以一县反应最为激烈。

阳夏县,太康乡。

有青年迈开两腿奔跑在路上。

他一边跑,一边兴奋高呼。

“大事!大事啊!”

有人推着独轮车走在旁边,见状问道:“蔡旺,你叫什么大事?”

“我刚才替妇翁送东西去乡邑,结果你们猜我听到了什么?我听那些乡吏们说唐王大军就要来了!”

“柘县守将已经主动降了唐王,唐军先锋正在向咱们这边进发!”

他的呼声一道比一道响亮。

沿途黔首听到这话,先是一愣,接着全都激动起来。

唐王是谁?

他们那位老乡吴广啊!

自从陈胜复立楚国,并封吴广为假王后,整个太康乡甚至是阳夏县全都传遍了吴广的名字,无数人对其崇敬有加。

三千阳夏子弟追随吴广北上,更让他成为了所有阳夏人关注的对象。

吴王率阳夏子弟平定燕赵!

吴王在漳水大败秦军二十万!

吴王建国,要称唐王了!

唐王率阳夏子弟灭亡了暴秦!

……

每一件大事传回楚地,都能引起阳夏热议,让他们为之骄傲与崇拜。

“天下英雄,唯吾唐王也!”

“唐王,就是我阳夏人的骄傲!”

若论对吴广的崇拜与热忱,阳夏楚人远超河北唐民。

听闻吴广灭秦的消息后,许多阳夏人都期盼着唐王能够率军归来,哪知道等来的却是渑池之盟,唐楚划分天下,让不少人心中失望。

唐王吴广,好像忘记了他的家乡。

而之后的唐楚交战,则让阳夏人再度生出了希望。

在吴广和项氏之间,楚地其他城池可能会更倾向于支持项氏,但阳夏人的选择从一开始就没有变过。

“唐王要回来了!吾等快准备迎接唐王!”

听闻这个消息的乡人全都跟着激动起来,询问蔡旺的那个农夫更是将独轮车推的飞快,往自家里闾奔去。

蔡旺边喊边跑,很快就奔进了平安里。

里人大震,各种喧哗之声不断响起。

蔡旺则拐入里中一处宅邸。

“妇翁!妇翁!”

“听到了,老夫还没聋,你叫这么大声干什么!”

章伯从屋中走出来,对蔡旺骂道:“让你去乡里送个东西,怎回来的如此毛躁。早知你是这般性子,就不该让你入赘我家。”

蔡旺被骂了一句,也不生气,嘿嘿笑道:“妇翁,我刚才听那些乡吏说,唐王大军已经从柘县出发,正向阳夏行来。唐王要回我们太康了啊,说不定唐王会大大赏赐吾等!”

章伯愣在了原地。

他喃喃着。

“吴广,要回来了。”

……

唐王大军将抵达阳夏的消息迅速在全县传播。

阳夏大族罗氏,在当地颇有势力,其子弟罗云在唐国担任九卿之一的大司农。

唐国右将军岳成,曾是阳夏有名的轻侠少年。

光是这二人的名头,就足以让阳夏本地的豪族势力和轻侠势力向唐国效忠。

唐王阳夏人的身份,以及他带走的三千阳夏子弟,更将整个阳夏的百姓绑上了唐国的战车。

阳夏男子开始聚集在一起,并密谋起事,配合唐军攻城,献阳夏给唐王。

对于这一切,奉命镇守阳夏的楚将赵婴很清楚。

“郢都那边传来急令,让我坚守阳夏,大王很快就会率军前来支援。”

赵婴看了看手中西楚王令,露出苦涩的笑容。

“可我守得住吗?”

“我连一天都守不住啊!”

他手下有两千人,是西楚布置在北边诸城的最强防守力量。

可问题是这两千人里有超过一半是从阳夏强征的青壮,真打起来这些人是会帮他赵婴守城呢?还是主动去帮唐军打开城门?

这还是只算了军队,没有将城中豪族、轻侠和黔首算进去,要是这些人都一起造反,转眼就能取下赵婴的脑袋。

守是守不住的。

可逃跑嘛,项羽让赵婴坚守的命令都已经送到了,他敢率军撤走,怕是回去就被砍了脑袋。

赵婴叹了声,望向东边。

“听说王武那厮主动献柘县投降唐军,不仅性命得保,还被升为了将军。我手下人比他多,若是投降,唐王当不会亏待我吧?”

马骨效应起到了作用。

当日下午,楚将赵婴便宣布改旗易帜,主动携阳夏城归降唐国。

等到吴广率大军抵达阳夏时,所见到的是一片和乐景象。

阳夏百姓箪食壶浆,迎于道路。

“吾等恭迎大王!”

“大王好威武!”

“不愧是阳夏走出去的大英雄,我阳夏人的王!”

“大王万年!”

吴广立在战车上,享受众人欢呼。

战车后方,除了羽林禁卫外,还有特意从各部集合起来的阳夏子弟,这些离家两年的阳夏儿郎也都神情激动,纷纷向着周边欢迎的人群打着招呼。

“是吾儿!那是吾儿啊!”

一个老妇人惊喜的叫起来,她发现某个威武的兵卒正是当年追随唐王离去的儿子。

她伸着手跳起来:“狗旦,我是尔母!我是尔母啊!”

那兵卒听到呼声,侧首一见,顿时泪如雨下,也挥着手大呼道:“母!我是狗旦!我回来了!”

还有人认出了吴广麾下的阳夏将领。

“那个唐王后面的将军,你们看起来眼熟不?好像叫毋死是吧,听说他可是太康首屈一指的壮士啊!”

“黥面那个?果真是威武雄壮!”

“这毋死我没听过,不过你们看另一个笑的开心的将军。我认识他,这家伙叫牛,他两年前在市肆买肉还欠了我五个钱没还!我记了整整两年啊!”

“唐国将军欠你五个钱?天啦,那你可赚大了啊。你现在去找他要,估计能还你五百钱!”

各种呼喊与议论声不时出现,其热闹感人之氛围超过了唐军所有经过的城市。

这不是战争,而是一场荣耀的还乡。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啊。”

吴广立在战车上,享受着无数阳夏口音的欢呼,不由轻轻一叹。

怪不得历史上项羽在占领秦地,不愿定都于关中,而是执意回楚地当王,并说下了类似的话。

当了王不回乡炫耀一下,那这个王还有意思吗?

除了阳夏人一路夹道欢迎外。

阳夏城外十里,两千楚军卸去了衣甲武器,跪在一起,由楚将赵婴带领,正式向唐国投降。

同时,阳夏诸大族、豪杰、三老长者以及众多有身份的人物也都在旁侧向吴广跪拜高呼,以示迎接。

吴广的目光扫到了人群中的一个白胡子老头。

他神色一动,在万众瞩目中从战车上走下来。

唐王下车,看上去是要说话做事了,很快全场声音渐止。

吴广走到那白胡子老头身前,笑道:“章伯,许久不见,身体可还健朗?”

章伯颤巍巍的抬头。

只见眼前的君王一身戎装,其铠甲光芒闪亮,如同黄金所铸,头上的武冠华丽威严,身后更有数不清的兵卒追随护卫。

就像是一尊神灵降临。

“吴……大王,小人身体还好,小人听闻大王归来,就和乡人们全都前来拜见大王。县中官长们听闻我们是太康来的,都让我们在这里迎接。”

章伯因激动使说话略显混乱,但吴广明白他的意思。

吴广抬头,见到章伯周围都是一群熟面孔,全是太康乡各里闾的人,有一些还曾来他家里请教过独轮车的做法呢。

只是当年曾和他聊得热火朝天的乡人,此刻全都又激动又敬畏的看着吴广,见唐王望来,甚至不敢对视,慌忙低头。

两年时光,身份与地位的差距,还有吴广身后那些羽林禁卫带来的威势,都让这些曾经和吴广能谈天说地大肆吹嘘的人低下他们的脑袋。

没人敢在这种场面胡乱开口。

包括阿牛的父母和毋死的母亲,他们只敢偷着眼去瞧不远处的儿子,眼中是压抑不住的欣喜与激动。

吴广笑了笑,收回目光,落到章伯身上,说道:“当年我与陈王在大泽乡起事,官府擒我家眷,章伯曾助他们离去,此等恩情我一直记在心中。之前战事未定,我怕秦军复取阳夏,会有报复举措,便没有给章伯谢礼,今日归来正好将此情一并相谢。文秀。”

“臣在。”

“赐章伯,金五十镒,帛五百匹。”

“唯。”

吴广提起当年章伯放走吴伯、文姬等人的恩情,并以重礼相谢。

周围全是倒吸凉气之声。

“唐王也太大方了吧?”

“天啦,这老头发大财了!”

许多人羡慕嫉妒恨的望着那白发老头。

正常情况下,一镒金能兑换一万四千钱左右。

五十镒金,那可就是差不多七十万钱,这是许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的数量。

还有五百匹帛,对普通人来说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一夜暴富的例子,就在眼前!

章伯和他身边的女婿蔡旺也都吓了一大跳。

“大……大王,你给……给的……太……太多了。”

章伯颤声说着,这数字把他吓到了。

“章伯救我家眷,些许金布罢了。”

吴广哈哈笑着,又同章伯和其余乡人点了点头,转身向那降将赵婴所在走去。

待吴广一走,蔡旺便在章伯耳畔道:“妇翁,咱们发大财了啊!”

章伯侧首,瞥了眼面前欣喜若狂的女婿。

他转头,又看向唐王的背影。

章伯的眼神有些恍惚。

两年前,他可是想把女儿嫁给吴广的。

若是婚姻成功了,他章伯岂不就成了唐王的妇翁?

一想到此处,章伯的脸上便满是失落。

而对吴广来说,他当众用往日的恩情重赏章伯,除了是报答章伯放走兄、嫂的恩情外,还是在向家乡人显示唐王的大方和记念旧情。

此事一宣扬出去,对于吴广的名声,以及接下来唐军在阳夏的立足都有巨大的好处。

吴广赏赐了章伯,还代表他将要守住阳夏的心。

既然打回了阳夏,他就不会再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