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94章 :唐王伐秦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唐国初立,百废待兴。诸公卿之位,当以有功与德者居之,以助寡人治国兴邦。”

“今以老臣吕青素有政德,赐爵左更,为唐之右相,以佐君王。”

“王命左庶长舒欣,为左相,治国之政事。”

“王命右庶长张耳,为太仆,掌舆马之政。”

“王命右庶长陈馀,为廷尉,掌司法律令。”

“王命左庶长蒯彻,为典客,掌邦交诸国。”

“王命五大夫罗云,为大司农(治粟内史),掌仓廪贡赋。”

……

“王命不更叔孙通,为博士,以备咨询。”

秦二世二年六月,在分封赵、卫二国为诸侯,解决了河北不稳定的局面后。

唐王吴广开始为手下群臣分封官职爵位。

先是将旧有楚爵转化为秦爵。

二十等的爵位让吴广有了许多操作空间,麾下元从大多是从公大夫、五大夫起步。

像张耳、陈馀这些曾独领一军的老人更封以第十一级的右庶长之爵位。

这些爵位可不是空头支票,而是一切待遇比作军功爵未崩坏前的秦国,有田宅赏赐,有特殊权力,还可任职为公卿大夫。

官位上,吴广将秦制里的治粟内史改为大司农,负责农业和仓廪贡赋之事,其余官职大多依秦制度。

作为群臣之首的丞相,主要由吕青和舒欣担任。

吕青是陈胜旧部中的领头者,代表了吕臣、邵骚、陈泽、张黡、邓说等臣子,以其为右相是吴广对陈王旧部的安抚,让他们这些外来者更快的融入进来。

同时吕青是楚国的左徒,执政能力还是很强的,吴广手下没有几人能和他相比。

舒欣则是唐王外戚,又是之前邯郸的主事者,他为左相,从一方面来看也是对于吕青的一种制衡。

至于张耳、陈馀二人,能力和资历都没的说,唯有心思有些多。吴广让他们在邯郸担任公卿,则可以剥离他们手中的军权,就算后续出现问题也影响不大。

除了中央的官职外,吴广对于在外的诸将也都各有颁赐。

他以李良为前将军,葛婴为后将军,司马卬为左将军,岳成为右将军。

李良有攻取恒山郡之功,又镇守井陉击退王离偏师,以他为前将军无人质疑。

司马卬曾杀秦将涉间,岳成擒苏角败赵贲,两人各有功绩。

唯有葛婴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大胜,但他多次当先锋攻略县城积累下来一些资历,足够葛婴坐上后将军的位置。

葛婴其实也是一个榜样。

哪怕你没有什么大胜战绩,没有什么出众的能力和天赋,但只要一路勤勤恳恳做事,同样能爬上高位。

再往下的伍徐、臧荼、剧武、韩广、吕臣、张黡、邓说等人,吴广都给与了将军称号。

李左车和陈平二人,则是因为功勋远不如蒯彻,吴广便以李左车为中大夫,陈平为谒者,皆掌议论谏言之事。

总之这一番封赏下来,每个人都有官职爵位,堪称皆大欢喜。

偌大的国家当然不是这点人就够了,比如太尉、御史大夫、少府等等职务就无人担任。

此时战争尚未结束,吴广手里的人才不够用,也没时间将公卿岗位全部铺满,暂时先空置,让其他人兼领相关职权应付一下就是了,等到日后再慢慢任免。

同时空置的公卿之位,也能引发麾下群臣的渴望,让他们努力进步。

官爵分封完毕,代表唐国的国家机构初步建立起来,不再是之前临时搭建的草台班子。

诸公卿官署各司其职,让这个新生的国家逐步走上正轨。

而等到吴广忙完建国和分封的大事后,时间也来到了六月下旬。

这段时间里,几个重要消息先后自南方传来。

先是楚国出兵陈郡,光复陈县,势力再度扩大。

韩王成在张良的辅佐下打到南阳和颍川附近,收了几座城池,让流亡的韩国政权有了根基。

而在魏地,齐王田儋号召河南的诸多反秦义军前来汇合。

比如一个盘踞在巨野泽附近的叫做彭越的反秦军首领,就接受号召带着手下千余人前来归附。

一时间齐王田儋声势浩大。

他纠集齐、魏以及其他小势力,组成一支规模庞大的反秦联军,人数达到了十三四万,气势汹汹向着固守于三川郡的章邯扑去。

两军尚未交手,那种大战将起的氛围已经在三川郡中蔓延。

楚国没有参与田儋组织的反秦联军,但他们也不愿在反秦之事上落于人后,想要趁机攫取名声和扩大地盘,在这场秦末大战中分一杯羹。

攻下陈郡后,楚国武信君项梁亲率大军五万西进,欲走南阳从武关道入秦,抢一个首先灭秦的好名声,并占据富饶的关中秦地。

同时项梁还派遣项羽、刘季等将领各率兵卒四处攻略秦地,以借机扩大势力版图。

当此之时,河南大地烽烟四起,战火连绵。

而在大河以北,在秦唐两军对阵的淇水前线,则出现了一个让人惊讶的情况。

“王离被秦廷扣押起来,还要送回关中治罪?”

这是曹季之前布置在河内郡的间人传过来的。

武城侯王离在漳水大败后,从漳南收拢残兵一万多人,又招还之前攻略太行山的偏师,加上屯驻于河内的军队,人数差不多在三万到四万的样子。

章邯听闻王离在河北大败,唯恐吴广趁机进军河内,从北边威胁敖仓,忙派董翳、司马欣率军五万北上支援,一时间河内秦军人数达到近九万人。

王离得到支援,重整旗鼓,与司马卬对峙于淇水一线,有再度东进一雪前耻的心思。

可就在这时,一道皇帝诏令自关中来,当场解除了王离的兵权,并要将其押送关中。

这个消息引得唐国群臣惊愕。

“秦人这是自毁长城啊,王离若被拿下,则前线秦军必无战心。”

漳水之战,吴广能大破王离十万秦军,是借用了漳水之力,并不代表王离的本事差。

一般人带个几十人几百人就有些乏力,手下能带万人,十万人已可称为大将。

王离率领二十万秦军出征,中途没有出现任何变故,指挥起来十分顺畅,这本事就已经超过了很多将军。

如今大战当前,正是用人之际,秦廷却拿下前线大将,连雪耻的机会都不给王离,不仅是在自毁长城,而且对于前线的秦军士气是一个重大打击。

堂堂武城侯,打个败仗就被捉拿回去问罪。

其他将领可没侯爵的身份,打了败仗,是不是要当场赐杀呢?

这一来,就像是有一柄剑悬在头顶,哪个秦将不害怕。

在众人的惊讶中,有人哈哈大笑,甚至眼泪都笑出来了。

“王翦老贼,你没想到你王氏也有被秦国皇帝拿下的一天吧!哈哈哈,好啊,二世皇帝干的太好了!最好把这王离杀了,尽诛王氏!”

若论王离被秦廷拿下,天下谁人最高兴?

自然要数李左车这个李牧之孙了。

这个消息同样让吴广愕然,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只轻轻感叹。

秦二世的正常操作,习惯就好。

那位皇帝陛下,可是他们反秦诸侯最大的臂助。

亡秦首功,非二世莫属。

王离如今被拿下,河内秦军群龙无首,对吴广来说就是件大好事。

“君上,今王离被秦廷治罪,河内秦军士气大丧,暂由司马欣、董翳率领。二人有王离前车之鉴,作战必畏缩不前,正是吾等大举进军的好机会啊!”

麾下群臣都知眼前的情况是最好战机,纷纷请求吴广南下进军,一举击破河内秦军夺取彼处要地。

吴广此时建国称制,分封群臣诸侯,河北基本安定下来。又有吕青、舒欣两位丞相坐镇邯郸,为吴广处理政务,可以说没有顾虑可言。

他当场答应下来。

“传令诸将军典兵集结,寡人将于两日后南下,率军灭秦!”

吴广声音高昂,在王宫大殿中宣布了伐秦之事,引起一片欢呼朝拜。

消息传出去后,邯郸内外同样是一片响应之声。

唐国新立,万象更新,正要再来一场伐秦大胜以示庆贺。

相比外界的欢呼和拥戴。

唐王后宫,如今体态丰腴的王后舒姣却是脸色黯然。

吴广将其拥在怀中,抱歉道:“本想在邯郸待到孩子出生,可河内秦军逢变,正是最好的进军之机,我不敢在此多留。”

舒姣默默点了点头,转而又露出一个笑容:“妾知大王之心,英雄当以国家天下为重,大王尽管去便是。妾会为大王守好后宫,不让大王忧心。”

吴广除了王妃舒姣外,尚有几个妃嫔,都是之前入主河北时各大族送来的女子,颇有些美貌姿色。

只可惜因政务军争繁忙,吴广连舒姣这个王后都难得相聚几次,更别说是其他女子了,故而也没了什么存在感。

一切,还是以天下为重。

吴广见舒姣理解,也不再多言,只伸出手摸着那鼓鼓的肚子,感受着里面小生命的悸动。

“小家伙,我这可是在给你创业啊。”

吴广轻声低语着,给那肚中的孩子一个告别。

宽慰完妻子,又和家人小聚一场后。

六月二十六日。

唐王吴广率军南下,正式开始唐国伐秦之战。

而就在当日晚间。

唐国王后舒姣,于宫中产下一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