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14章 :宗室隐患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吴广亲率唐军抵达济水北岸。

其大旗一张,就被西楚斥候看在眼中,得到一些信息后匆忙回报。

定陶城外,楚军大营。

项梁召集麾下诸将商议唐军南下救魏之事。

“据探报,济水北岸的唐魏军队加起来至少在五万以上,其兵力比吾等驻扎在定陶的人数还多。以项将军所言唐军之战力,若是其大举渡济水过来,我军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与其对阵恐怕会很麻烦。”

桓楚负责前线信息探查,此刻将得到的情报一说,帐中气氛变得压抑起来。

楚军预估的唐国兵力还是比较精准的。

吴广率一万羽林军加四万征召兵南下,中途派遣剧武带了一万人同田假去防守都关,就还剩了四万人。而前线的虎贲军在战后尚余下六千,加上郦商聚拢的差不多六千魏军,兵力真就五万出头。

当然这还没有算吴冲那边刚刚收降的五千楚军,若加上这些人,则唐军在济水北岸的兵力快到六万了。

反观楚军方面,项梁带来的五万主力来攻定陶,被项羽葬送了一万,然后这段时间攻打定陶,差不多减员三千多人,其兵力已经不到四万了。

这一算楚军在定陶的兵力上已处于劣势,让诸将脸色有异。

“哼,要不是有人在济北丧了一万大军,我军今日也不会如此被动。”

帐中,有人小声说了一句。

声音不大,可许多人都听到了。

桓楚面色一滞。

一直低着脑袋,以司马身份坐在帐尾的项羽猛然抬头,望向那说话的人。

项睢。

项缠的儿子,年龄与项羽相近。

他此刻正一脸讥讽的盯着项羽。

不用看了,说的就是你。

历史上的项羽在项梁死后,杀宋义夺军权,最终破釜沉舟大破秦军,威名震于天下,让无数人对其畏惧敬服,项氏子弟便都以他为尊,任其驱策。

可在这个时空里项梁未死,项羽虽然很勇猛,但没有如巨鹿之战这样的辉煌战绩加持,无法让人心服口服,反倒是他狂傲的性格引得许多人心中不满。

加上项梁这个西楚王无子,在其没有儿子出生前,诸项氏子弟都难免生出一颗想当王太子的心,互相间就成了竞争关系。

项睢看他不爽很正常。

项羽盯着项睢。

他没有吭声,只是一双重瞳冷意弥漫。

项睢毫不相让,同样大睁着眼睛瞪了回来。

一个败军之将,有什么好怕的?

在项睢看来,他老父项缠乃是楚国左尹,就连项梁出征也要拜托项缠为其镇守郢都,可见他这一系在西楚的地位之重要。

项羽呢?

一个死了父母的孤儿罢了。

他项睢,就是要趁机踩着项羽成为项氏子弟中的第一人。

两人怒目相对。

周围诸将都看得清楚,可这是人家项氏一族的事情,他们这些外人不好吭声,一个个侧开脑袋,佯装不知。

项梁坐在主位,将这两个侄儿的模样看在眼中,心中一动。

项羽战败前在西楚的威名很大,没几个项氏子弟敢和他在明面上抗衡,这让项梁感到忌惮。现在项羽一败,项睢就敢冒头出来了和其相争,这势必会进一步打压项羽的威望,对压制这个侄儿很有好处。

不过在明面上,项梁还是要强调团结之事。

他出声呵斥道:“敌军当前,尔等不思建言献策,岂能自相埋怨争执?不谷不想再听见这种话。”

项睢忙拱手称罪道:“是末将失言了,还请大王恕罪了。”

项羽依旧没有吭声,只是冰冷的看着自己这个族中兄弟。

项梁点到为止,不在这件事上多言。

对于楚军比唐军兵力少的事情,他并不太担忧,因为英布那边已经从昌邑出发,在前来支援的路上,有英布这支偏师汇合,西楚兵力基本和唐军持平。

他又将话题转回眼前的定陶战事上,说道:“自不谷将唐军大败的消息射书城中后,已有定陶豪族生出了降意,暗中与我军联系。现在只剩魏咎那厮冥顽不灵,还寄希望于吴广能救他,试图反抗到底。”

“我军接下来需要再攻定陶几日,城中就会有魏人豪族寻机会打开城门。只是在这之前,一定要将唐军阻隔在济水北岸,决不能让他们南下,否则见唐军渡济水南下,城中魏人或许就会再生出反复,不会配合的开门投降。”

范增道:“大王现在已毁济上之桥,又占据附近渡河的要地,日夜命人巡视不休,唐军想要从定陶附近过来并不容易,吴广要是敢在这里渡河,我军必打的他狼狈归去。唯一需要担忧的是唐军从他处渡济水。大王需要戒备才是。”

项梁颔首,命人铺开地图,打量较近的几个地点。

上游的济阳、宛朐,下游的乘丘等地,都是靠近济水修筑的城池,其附近或是架设有沟通两岸的桥料,或是有适宜的渡口。

“济阳离定陶较远,唐军若从济阳渡河,所需时间甚久,到时候定陶早就落入不谷手中,此地无需关注。唯有乘丘、宛朐二地离得近,若是他们急行军,一日间便可抵达,再花上一两日渡河,数日内就能逼近定陶,此两地不得不防,当派军队驻扎。”

项梁乃沙场大将出身。

唐军想过济水,选项就那几种,他很容易就可以预判出来。

范增点头道:“大王说的是,唐军欲从他处渡河,必走宛朐、乘丘两地。英布将军已从昌邑出兵,离乘丘较近,大王可命其就近率部前往驻守,如此可保乘丘方向无碍。至于宛朐,大王可遣一将前去抵御,借济水为阻,只需万人便可敌他吴广大军。待定陶一破,则无大碍也。”

项梁略一思索。

派人前去阻挡唐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必须要派一个信得过且有能力的人,最靠谱的自然还是项氏子弟。

他的目光从帐中诸子弟身上扫过。

项羽沉默不语,眼中暗含渴望。

项睢则神色兴奋,跃跃欲试。

项梁没有选择他们,最终落到另一人身上。

“项襄,就由你率万人前往上游,驻守宛朐一带的济水渡口,防止唐军从彼处南下。”

项襄忙起身道:“末将领命,定为大王守好上游,绝不让唐军有渡济水的可能。”

项梁点了点头。

诸宗室子弟中,项羽性如烈火,好战善攻,不适合干防守的事情。

项睢有冲劲,有一颗想进步的心,可能力有限,也不适合担当这种重任。

算下来就项襄的能力还不错,既有统兵经验,又值得相信,可以让其接下此事。

项梁对其鼓励道:“诸子弟中,你能力优异,定不会让不谷失望。”

一句称赞下来。

项襄神色大喜。

项羽、项睢等人则面色有些不好看。

……

会议完毕后,诸将散去。

项羽面无表情的往自己的营帐走去,内心有一股怒火在燃烧。

叔父舍弃自己这个亲侄儿不用,而命项襄统兵去上游防御唐军,这让他有些吃味。

不过项羽刚在北岸惨败了一场,换成任何一个君主,短时间内都不敢让他单独领兵,项梁的这个做法其实很正常。

项羽能够理解,他对此略有些不满,但也不太放在心上。

真正让他愤怒的是项睢。

“昔日在吴中时对我恭恭敬敬,连与我对视都不敢的竖子,今日竟然敢当众辱我。好一个项睢,欺我兵败,便欲爬到我的头上,待日后定要他好看。”

项羽心中愤慨,走入营中,让人招来自己的新下属。

“吕马童,我让你监督工匠打造和试验那些骑兵装备,做得如何了?”

吕马童身高七尺八寸,方脸大耳,唇上生出两撇胡须。

听闻项羽询问,他忙道:“禀司马,脚套已经打造了数件,试用后已可以稳定作战。高马鞍则还在调整高度和松紧中,想来这两日便能找出一个合适的模子出来。”

项羽点了点头,又道:“既然东西已弄出来了,我今日无事,正好去营外试试,选出一套好的便可献给大王。”

吕马童忙点头应下,忙引项羽出帐。

两人刚出帐不远,就听到前方有几个巡视的兵卒正谈论着。

“我听说咱楚国以前都有覆军杀将的传统,打了败仗的将军,会自觉对不起将士和君王,在战后自刭谢罪。那项羽在北岸葬送了整整一万人,他怎么还有脸活下来啊?”

“是啊,那可是整整一万人。西楚建国以来,还没受过这么大的损失吧,我要是他,早就没脸回来,在济水边上就自杀了。”

“嘿嘿,还西楚第一猛将呢,我看是西楚第一败将还差不多。”

阵阵声音传至后方,项羽的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

吕马童大声呵斥道:“来人,把这几个敢妄言的竖子拿下!”

那几个兵卒回头一看,见到自己议论的正主出现了,又见吕马童命短兵来抓自己,吓得是魂飞魄散,忙跪在地上磕头求饶。

其中一人道:“项将军饶命啊,吾等绝非有意议论将军,而是最近这两日营中皆谈论此事,吾等听得多了,便不由说起来。”

最近营中皆谈论此事。

项羽听到这句话,双手有些颤栗。

吕马童怒道:“既然尔等说还有其他人谈论,那就全都招出来,尽数抓了!”

“不用抓其他人。”

项羽突然冷漠开口。

覆军杀将,乃楚国贵族将领的古老传统,哪是这些黔首出身的小卒懂得起的。

这些小兵能传播此事,其背后定然有楚国贵族在暗中推波助澜,专门针对他。

联想到今日军议上发生的事情,项羽心中已有怀疑人选。

“将这些人先推出去斩了。”

重瞳里已有杀气浮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