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76章 :传令项氏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秦二世二年五月,白马县。

“这吴贼来得好快!”

秦将赵贲盯着大河南岸的军阵景象,脸色很不好看。

上将军听闻武城侯在河北大败后,担忧吴广会南下救援魏国,影响灭魏之事。便派他先行一步去夺白马津,封锁大河沿线,如此便可将吴广大军堵在对岸,赢得灭魏的时间。

赵贲接令后忙带着本部万人出征。

从临济出发北上,途中要经过长垣、燕县等城邑。

这些城池在魏国手中,城里的守军不算多,但赵贲也不敢绕城北上,给自己留下后患。

秦军一路攻城而走,耽误了些许时日,等到赵贲率军抵达白马时,才发现吴广竟然已派先头部队过了河。

现在这支部队正驻扎在渡口附近,镇守此处,并为后续大军渡河提供掩护。

看着远处飘扬的“岳”字将旗,赵贲脸色变了又变。

任务失败了。

但还没有彻底失败。

这支先行渡河过来吴广先锋军人数看上去和己方相差不多,大概也就万人左右。

并未看到吴广的主力大军,恐怕还在北岸缓慢赶路。

相比于前锋轻装简行,后面的主力得携带各种物资,速度会慢上许多。

如果赵贲能将眼前的敌军击破,任务还有成功的可能。

“来都来了,若是不战而走,坐待吴广渡河,上将军定会责罚于我。”

赵贲心中盘算道:“而且我军一万,敌军数量差不多。以我兵卒之精锐,同等数量下不需惧怕贼军。我就不信对面的贼将还能引河水淹我!”

片刻后,秦军鼓声擂动,向着驻守大河南岸的岳成部发动了进攻。

“各部坚守,吴王就在对岸,此战吾等必胜!”

岳成身材修长而挺拔,身披甲胄,英气逼人。

他站在阵中,举剑而呼。

刚在河北打了一场大胜仗,又知晓吴王大军即将南下,吴军将士个个士气高昂。

面对秦军冲锋,他们毫不惊慌。

在各部军吏的指挥下,吴军先以弓弩御敌,射翻了一波冲锋的秦军,紧接着由长矛、铍戟组成的防御战阵坚守在大河之畔。

兵卒数量相差不多,吴军士气甚至还要高一些,赵贲一番攻击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只能丢下数百具尸体愤愤收兵。

见到秦军开始撤离,一直心中忐忑的魏豹这才松了口气。

“岳将军麾下真乃精锐也!”

魏豹走到岳成身边,真心称赞了一句。

要知道他魏国兵卒被章邯打得屁滚尿流,战必败,打必输,守着济水都能被秦军强杀过来,只能靠着城墙苟延残喘,足见秦军战斗力之强。

而岳成这支队伍能从容不迫击退同等数量秦军,兵员素质上远胜魏军,让魏豹对于魏国的未来多了一丝希望。

岳成面色淡然,对此夸奖并无自得。

吴王昔日练出的第一批虎贲,他和司马卬各带一半。

现在他手下的万人便是由这支虎贲老卒打底带动,战力在全军中属于前列,这也是吴王让他做先锋,而不是派葛婴前来的原因。

魏豹又道:“没想到章邯如此厉害,竟然会遣军来袭白马,吾等当好好守住此地,等到吴王大军南下就好了。”

岳成却对他露出一个笑容:“既然连公子都这般想,那秦将就更不会想到我会主动出击了。”

“主动出击?”

魏豹满脸惊愕:“岳将军,你可不要冲动啊!此事当从长计议!”

当日黄昏。

岳成率精兵三千,突袭秦将赵贲,大破其军,斩首上千人。

赵贲惧而退走,收兵退至长垣一带。

两日后,吴广主力大军正式抵达白马津对岸的黄河渡口。

濮阳、白马附近的船只早被魏豹搜集,来往于河水两岸,供大军渡河。

这时他们收到岳成击破秦将赵贲的捷报。

吴广率诸将站在大河北岸,眺望滔滔河水之上船来船往。

“若是我来做将领,击退秦军后只会固守河津等待君上南下,哪敢像岳将军这般勇于出击。少年英雄,身负胆气,非吾所能及也。”

李左车抚着长须,笑着称赞。

葛婴有些吃味道:“这有什么,若是我来做这先锋,我也敢出兵突袭那赵贲。”

吴广瞥了他一眼,看向李左车道:“先生所为方是兵法正道。若是那秦军有备,这一突袭不仅难以建功,反而有被秦军趁势夺取河津的风险,此法不可取也。”

葛婴眨了眨眼,侧开脑袋没吭声。

等到下午时分,吴广先行乘大船渡过河水,踏上南岸之地,至于葛婴、剧武等将还留在北岸指挥剩下的兵卒渡河。

一过岸,岳成和魏豹前来拜见。

“末将击退秦将赵贲一部,斩获一千六百余,奏请君上知晓。”

“好,岳将军首战告捷,壮我军士气,吾心甚慰!日后当再接再厉!”

吴广脸露笑容,亲身上前拍了拍岳成肩膀,开口鼓励。

他麾下诸将中以司马卬和岳成二人最为得力。

其中岳成是阳夏乡党,算得上吴广麾下所有将领中最可靠的一个。

之前他一战擒苏角,今日又首战破赵贲,本领已得证明,吴广心中自然高兴。

吴广又勉励了对方几句,然后就开始了解河南的情况。

因为大河阻隔的缘故,吴广在河北时,对于南边形势的了解有很强的滞后性,基本上要在事情发生很久后才会传到他那里。

现在一过大河,他从白马、濮阳等地的魏人处探知最新的情况。

第一个当然是关注秦军和临济城。

在知道吴广大胜王离后,临济城中的魏王君臣得到了极大鼓舞,凭借墙垣死扛秦军攻击,任凭章邯如何进攻,也无法拿下。

历史上魏咎被章邯在临济围困了好几个月,在田儋、周巿战死,齐、楚援军皆败的情况下,才在绝望中于六月份向章邯约降,主动打开城门。

现在刚到五月,吴广在河北大胜给了魏国巨大的希望,魏国上下全都士气大涨,人人有拼死抵抗之心。

反观章邯方面还分出了董翳、司马欣前往支援河内,兵力减少下短时间内想要攻克临济就显得有些乏力。

临济没有落入最危险的境地,章邯秦军数量的减少让吴广松了口气。

“我只需慢慢往前推进,先收复长垣、燕县等魏地,再缓慢兵进临济,只要不给章邯可乘之机,以我手下军力加上城中的魏军也不用惧怕他。”

吴广只想逼退章邯救援魏国,对于用自己的兵力去和章邯死拼消耗,他是舍不得的。

而且他也没有和章邯死拼的必要。

按照正常发展,秦国内部要不了多久就会自爆。

秦二世皇帝和赵高就是反秦义军最大的帮手。

只要双方对峙着等下去,到了时间点,章邯这些秦军就不成问题,没必要在这个时候白白消耗自己的力量,让齐国和其他诸侯坐收渔利。

在判明了魏地形势后,吴广的注意力被另一个情报吸引。

楚王景驹被项梁杀了!

现在的项氏收拢各处豪杰,坐拥数郡,麾下有七八万的兵力,属于是楚地第一大势力。

“不愧是项梁,忍得时候像乌龟,动手之时又快准狠。”

吴广对项梁颇为忌惮。

项氏起兵反秦很早,而且很快就以席卷之势占领江东。

项梁明明可以很早就渡江北上争霸,但他偏偏在江东窝了三四个月,修内政,练兵卒。

一直等到陈胜覆亡,项梁才正式渡江,打着陈胜的旗号四处收拢兵马,顺势兼并景驹、秦嘉的势力,发展速度之快就连吴广也感到惊讶。

这其中除了陈胜、吴广挡住秦军主力给了项梁发展空间和时间外,也少不了此人在政治方面的运作。

既懂政治,又会打仗。

项梁此人绝非弱者。

吴广就在私下与李左车讨论项梁的问题。

“项氏打着陈王的旗号,自称楚之上柱国,而君上为陈王所命假王,有监临诸将之权。今日陈王死,更有监护楚国之名义,有命令他项梁的权力。”

“君上不如与那项梁书信一封,承认其上柱国的官职,并许之以利,令其率兵前来相助,这一来对付秦军当要轻松许多。”

李左车献上一策,让吴广眼前一亮。

是呀,这项梁是上柱国,名义上可是他吴广的下属。

吴广有命令他的权力。

让你项梁打陈胜的旗号,现在不就反被套住了?

不过一想到项氏一族的为人和事迹。

吴广冷声道:“项氏有狼子野心,之前坐视陈王覆亡,之后又打着陈王旗号去兼并景驹。项梁此人不是什么甘居人下的家伙。我派人传令,恐怕对方不认啊。”

李左车道:“君上大张旗鼓派出使者,以反秦大义和君臣大义去命令项氏。如果项梁拒绝,那就是他项氏背了大义,对其名声定有损伤,日后见到君上怕是不敢抬头了。”

“若是项梁不派军前来支援,更是自绝于天下反秦之士,其麾下原本因反秦而去投靠的豪杰又会如何想呢?”

吴广听得点头。

李左车这一策是个阳谋。

你项梁要是认陈胜的旗号,那我就能命令你。

你若是拒绝,不管怎么处理都会有损名声。

反正就是写封信派个使者的事情,对于自己又没什么损失,吴广便笑而采纳。

他亲手写了一封书信,派出使者大张旗鼓从东边绕行,一路前往项梁所在的薛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