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05章 :能屈能伸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当场封侯。

一步登天。

殷彻在略微的呆滞后,一下扑在地上,对着唐王五体投地,并高呼大叫。

“末将拜谢大王!”

“拜谢大王!末将当为大王效死,世代效死!”

他的身体如筛糠般颤抖,说话都带着颤音。

这欣喜若狂的模样,落在周围众将眼中,不由让人有些吃味。

特别是司马卬、岳成这些唐国顶级武将,他们明明为大唐率兵征战,立功颇多,结果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封侯。

反而是殷彻这下层的普通骑兵竟然一步登天,得了侯爵之位,反跃到他们头上,心里自然不舒服。

就连栾布、吴冲二人也有些不是滋味。

他们是此战主将,得到的奖励也不过是升爵赐金,最大的好处被一个小兵得了啊。

不过这事情是唐王承诺在先,殷彻这个侯位没什么好质疑的,最多是让人心理有些不平衡。

吴广对此心知肚明。

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君王一诺,更是万金不换。

说出去,就要做到。

否则公信力一丢,日后谁还给你卖命,谁还信你的话?

他先激励了殷彻几句,又转头对诸将激励道:“诸位随寡人征战天下,一路多有功劳,寡人心中清楚。待日后……”

吴广瞥了眼旁边神色尴尬的韩王、张良君臣,笑道:“等战事敉平,四海安宁之后,我唐国侯爵之位不会少,诸位还当勉之。”

唐王的视线从司马卬、岳成、伍徐、栾布、吴冲、甚至陈平、蒯彻这些人的脸上扫过。

那带着些许挑逗,又蕴含鼓励的目光,让这些人心潮涌动起来。

“大王竟然这样看我,难道我陈平也能封侯吗?”

“大王这是在鼓励我啊,看来日后天下平定,我蒯彻也是能当个侯的啊,嘿嘿嘿。”

众人都觉得唐王是在看他们,是在给予相应的暗示。

等到日后战事结束,他们都有机会封侯。

但在此之前,他们当更加努力,赢得大王的青睐。

毕竟侯爵和侯爵之间,那也是有差别的。

比如殷彻这英武侯,只是第十九级伦侯,也就是秦国未改名前的关内侯,只有侯位和租税,并没有相应的封地。

再往上,还有最顶级的列侯,那待遇可又不同了。

吴广通过画饼的手段,安抚好了诸将,又针对此战的有功将士和俘虏做好了相应的安排。

这场唐国针对项羽的战争算是落下了帷幕。

而随着栾布率唐国骑兵的归来,唐国大军对蕲县造成的压迫力倍增。

到了第二日,刘邦做出了他的选择。

“上柱国感念大王恩德,愿遵大王之言,撤军退回彭城以东,将彭城西边之地交予唐国处置。”

陆贾再度出使唐营,做出了回复。

面对唐王严厉的威胁,刘邦干脆果断的屈服了。

说撤就撤,丝毫不还价。

这让众唐将有些不甘。

“这刘邦怎么一点骨气都没有,他怎么就不反抗呢?”

“这家伙手下好歹有一两万军队啊,有和咱们打一场的能力,怎得就如此软弱,亏了大王在渑池之会上还称其为英雄。”

众唐将受到唐王暗示,正想借着攻伐东楚大干一场,好立下足以封侯的功劳。

哪知道刘邦连讨价还价都没有,竟直接低头应下了唐王的要求,将吃到嘴里的肥肉硬生生吐了出来,连给他们立功的机会都不留。

众将感到不满,而陈平和蒯彻等多智之士则能从这事看出刘邦身上的某些特质。

“刘邦这人能屈能伸,是个人物。”

“弃丰沛故乡之地而东退,如此果断,已超寻常之人,怪不得大王要高看这刘邦。”

吴广对二人的评价很赞同。

老刘这人,能力不一定有多强,但做事的魄力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只是不知他收到我的白狐裘后,可动了心啊。”

吴广微微一笑。

他倒也不强求刘邦当场投唐。

熊心给刘邦的待遇很好,不仅委以上柱国之职,将东楚之兵托付给他,还亲自为刘邦改了名字。

刘邦,安邦定国的“邦”啊。

有此一事在前,刘邦想要背叛熊心,所遭受的名声损害以及道义负担是极大的,很有可能成为天下唾弃的背主之人。

所以吴广没有特意挑明招降,让刘邦难做,而是通过白狐裘给予暗示,表明自己的态度,先打个底子在那里。

对现在的唐国来说,齐国和淮南诸郡的重要性排在最前面,只要东楚识相,那是可以稍微延后一些的。

两日后,刘邦率军放弃蕲县,准备开拔东行。

不知是因为他手臂受了伤,还是不敢来见吴广怕弄得尴尬,最后的告辞还是由陆贾前来。

吴广身居唐王之尊,也不会自降身份去相送刘邦。

但他派了两人前往。

一个是张敖,他是吴广的侍从,是刘邦以前跟过的老大哥张耳的儿子。

另一个则是张良,乃刘邦的昔日好友,差一点成为他谋士的人。

刘邦在离去前,与这二人说了好些话。

最后才满脸复杂的离去

“走吧,回东海。”

刘邦手一挥,率军东向。

并不是所有人都跟着他走,像刘邦的妻兄吕泽就和刘邦分道扬镳,带着自己的部下径直往北边的丰沛去了。

对于刘邦放弃城池,撤军东向的事情,他手下的人原本是有些不满的,毕竟这些城池都是他们拼了命才从西楚手中打下来的,现在平白送人,没人会心甘情愿。

可唐国大军带来的压迫感太强了,再加上唐军刚斩杀项羽的威势,东楚将士也不敢交战,只能捏着鼻子认下,除了吕泽外,其他人皆郁闷的跟着刘邦往东走。

只是等他们走过了垓下,快到徐县时,迎面来了一支新的东楚军队。

这是之前收到刘邦的报信后,楚怀王派来支援的军队。

由令尹宋义亲自带队,手下有临时征召的八千兵马。

……

刘邦一撤军,吴广也没闲着,抓住时机立刻派军出击。

他命司马卬率军接收泗水郡诸城,并北上取薛郡,若能将薛郡占据,就可从南边攻打齐国,以呼应东郡之局势。

又命岳成南下,带着项缠、龙且等降将去占领下蔡、钟离等重要渡口,并准备渡淮河南下,尽可能将西楚留下的地盘抢占在手里。

这时的形势对唐国一片大好。

不仅是吴广在陈郡和泗水郡大败楚军,击杀项羽。

西边的李左车出关中后,也以极快的速度拿下了南阳郡,开始对南郡进行攻略。

如果等项羽被杀的消息传到这些地方,相信后续的攻势更加顺利。

不过在此之前,项羽被唐军击杀的消息先传回了陈郡。

传进了被唐军占据的郢都王宫。

“项王,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