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二百零五章 众枢臣唇枪舌战(3)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2.3千字 更新时间:05-19 14:30

第二百零五章众枢臣唇枪舌战(3)

俄国驻清公使凯徳阳闻讯,怒不可遏,速发照会:此甚无契约精神,亦不符国际惯例也。由此引发一切之纠纷,包括不可控之战争,责任完全在于清国政府。

俄人以战要挟,两宫甚怒,再谕:本日据王大臣等会议筹务边防事宜一折。此次俄国与崇厚所议条约章程,多所要求,断难允准。已改派曾纪泽前往再议。惟该国不遂所欲,恐其伺隙启衅,必须有备无患,以折狡谋。

西疆防务紧要,左宗棠久膺边寄,熟悉边情,老于军事,自能独当一面,筹划周详。即着将南北两路统盘筹划,务臻周密。

刘锦棠一军为西师纲领,扼扎前敌,似宜重其事权,饬令帮办左宗棠军务。金顺所部,兵力尚厚;惟锡纶现驻塔城,与俄人逼处,兵力太单,应令就地选募边人,招徕藩属,以壮声威。着与左宗棠商酌。

棍噶扎拉参久在边疆,闻为俄人所惮,该呼图克图前经给假三年,现当用人之际,着锡纶传旨,令其销假赴营,统带所部以为犄角,锡纶驾驭有方,当可收指臂之助。

宗棠接旨,即召众将,道:俄人狡诈固执,和谈不成,必起战端!传吾军令,金顺、金运昌速率马步炮24营,由乌鲁木齐、玛纳斯北进精河布防;张曜速率马步炮16营,由阿克苏北上,翻越越天山,居高临下,直逼伊犁;刘锦棠35营主军,速出喀什噶尔,由乌什、冰岭挺进伊犁。

一幕客劝:启禀大帅,吾军先动,衅自我出,俄人求之不得矣!

宗棠道:休得胡言!十余年前,俄人强取伊犁,吾辈即应磨刀霍霍!

福建布政司王徳榜道:启禀大帅,与俄交恶,西起伊犁,东至大沽口,北达黑龙江,北疆万里之地,皆是战场,恳请大帅及早筹划。

宗棠道:左某头白临边,西征十年,滚滚风尘,衰病侵寻,朝不夕谋,几无生趣,遥望南云,无心出岫,不胜企羡。然林文忠公有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有劳王兄速备棺椁一具,明日卯时,左某亲赴西疆参战,伊犁不得,左某杀身成仁!

因定约不便依议,即将使臣拿问严办;法美徳三国驻华公使纷纷致函质问。英国女王更甚,电令英国公使威妥玛,亲至总理衙门,恳请宽免崇厚之罪。

1880年5月28日,前常胜军首领戈登应威妥玛之邀,乘船直抵天津,造访直隶总督李鸿章。

李、戈二人见面,稍作寒暄,戈登道:俄人20余战舰已自黑海启程,一月即抵大沽口。伊犁、黑龙江、喀什噶尔、河套各地,俄人亦有增兵,请问阁下之贵国可有应对之策?

李鸿章道:左宗棠湘军雄峙西疆,西北无虞;宋庆毅军日夜兼程,驰援东北;王徳榜部,已进抵河套防御;曾国荃正于燕晋招兵募勇,以为后援;李某与刘坤一之水师,南北呼应,亦成夹击之势。

戈登道:李先生乃我旧友挚交,故将我之意见明言相告,望照办。我之意见或无足取,但系为和好起见,无非爱护中国之心。

李鸿章道:恳请戈登先生倾力相助。

戈登道:尔国一日以北京为建都之地,则一日不可与外国开衅;尔国都城距海口太近,且尔国无坚船利炮,不能阻挡,此实不能战;不能战而好为主战之议者,皆当诛杀!

李鸿章叹曰:先生言之有理,奈何李某人微言轻,不能左右大局!

戈登别后,鸿章再叹:若乘颉刚将行之际,特旨宣布,使四夷怀徳,俄人归心,衅端无自而开,约章徐议而定,此事庶有结局。

6月9日,税务司总管赫徳密电李鸿章:俄人舰队不日即抵大沽口。

大战一触即发,李鸿章速即致函恭亲王,请赦崇厚以固邦交。四日后,李氏再函:鸿章非敢避谤,亦非畏用兵,惟念办理洋务以了事为要义,目下东西洋谣言日起,势将酿成衅端,既有英君与威使雅谊关照,似不妨因而用之。

两江总督刘坤一以此系转圜好时机,不可错过,力挺李氏。

前驻英法公使郭嵩焘亦言:国家办理洋务,当以了事为义,不当以生衅构兵为名。崇厚与俄人之约,种种贻误,无可追悔。

恭亲王奕欣审时度势,偕诸军机联奏:就中国朝政而论,治臣下以应得之罪,诚与外人何干?惟事关交涉,实有不能不权其利害而因时制宜者也。赦免崇厚,即不足以伐俄人之谋,实足以结英法之好。

慈禧太后接奏,强撑病躯,道:俄事已命惇、醇二亲王、大学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联议覆奏,其等可有言语?

慈安太后道:惇亲王独疏请速诛崇厚外,王大臣以下皆同枢府及总理衙门之议;醇亲王具疏崇厚不可赦而英法两夷之请不可遽绝,请下明诏暂缓崇厚之死,俟和议之成。

慈禧太后道:速传谕旨,崇厚着暂免斩监侯处分,仍行禁锢,如和议不成即行处决。俄人狡黠,曾臣纪泽之行注定艰辛,速传密电,曾臣至俄先告以难准之故,如因条约不准,不还伊犁,大可允缓,能将崇厚所议,两作罢论,便可暂作了局。

曾纪泽接旨,速即回电:臣当障川流而挽既逝之波,探虎口而索已投之食。缓索伊犁,系最后一着;须说明是暂缓,而非径让。疆土为大,须据理力争,能争一寸是一寸;通商为次,可以从权应允,略示迁就;赔偿最末,与疆土之得失比,损失最小。

慈禧太后接奏,欣喜道:曾纪泽有乃父风范,人中龙凤也!崇厚若有曾卿三分心思,何来今日错综之局!总理衙门奏言,倭人独占琉球不成,欲二分之;倭人之分岛改约,是何心思?

恭亲王奕欣道:启禀皇太后,启禀皇上,倭人欲以琉球南部之宫古岛、八重山岛定为我国所辖,以划两国疆域。倭人又称,此二岛之面积,殆琉球全部之半,实为东洋门户。

慈禧太后道:倭人虽与我同文同种,然其等之心思,永不以和好为念。

总理衙门大臣、户部尚书董恂上言:启禀皇太后,启禀皇上,古人之备蜂虿不灭虎狼,朝鲜琉球均在东洋卧榻之侧,东洋之进退急徐,视华俄之往来疏密,不可不留意也。

军机大臣沈桂芬亦言:启禀皇太后,启禀皇上,伊犁之地久悬不决,琉球之分切勿再延。微臣以为,二分琉球,愧对球人;琉球之北归倭,之南归我,中间几岛留予球人自治,可谓公允。

慈禧太后道:如能彻底厘清两国界限,彼此永不干预,倒也可行。沈卿熟悉倭习,可与倭人再行交涉。

dengbidmxswqqxswyifan

shuyueepzwqqwxwxsguan

xs007zhuikereadw23zw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