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国荃急流勇退(3)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国荃急流勇退(3)

不日,曾国藩裁湘军、建满营、筹科举奏折至京。慈禧太后观览,叹曰:功成,名遂,身退,孰人做的?曾卿国藩,真乃完人也。

恭亲王奕忻道:启禀皇太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三部,已近十余万众;裁撤三四万人,以节靡费。金陵已得,粤逆大部已灭,李鸿章、左宗棠二部,剿灭余匪,绰绰有余。

慈禧太后道:粤逆既灭,湘勇即撤,先皇早已界定。然一呼即应,或有卸磨杀驴之嫌。扶酋陈得才,督率三十万众,麇集皖鄂之交,僧格林沁如不能制,势必复启湘勇。速传上谕,江之南北,匪患未息,浙江巡抚曾国荃务必督率湘勇,再接再厉,剿杀余孽,再立功勋。

奕忻道:曾、李、左皆乃一系,曾左奏章先后而至,是否已经互通款曲?

慈禧太后道:江浙沪毗连一体,曾、李、左互通款曲,亦属常情。左宗棠发此奏折,曾国藩不加拦阻,左部似以独军而立。此之于.大.清,天大之喜事。左臣之奏折,务必转至金陵传阅。

慈禧太后言罢,即敕军机处,再传上谕:曾臣国藩,裁撤兵勇,虽为节饷起见,然骤撤三四万人,恐此辈久在戎行,不能省事,必至随处啸聚为乱。

从川、楚善后,积至数年,方始肃清,可为殷鉴。不若先汰老弱,而以精壮各军分赴江、楚,俟江、楚一律肃清,再议裁撤归农,或挑补各营兵额,使不致复生枝节,方为尽善。

曾国藩、曾国荃观左宗棠奏折,怒气未息,圣旨复至,曾国藩看罢,复拟疏文曰:七月二十四五日,臣在舟次,迭奉七月十一、十四、十五等日寄谕,训饬之事甚多,而遣散勇丁及查伪幼主下落二事,尤属迫切。

湘勇招募之初,选择乡里农民,有业者多,无根者少,但使欠饷有着,当可安静回籍,不致别生枝节。

至挑补兵额之说,近多建此议者,臣窃不以为然。盖勇丁之口粮,一倍于马兵,三倍于守兵,马粮之缺极少,守粮月支一两,断不足供衣食之需。谁肯于数千里之外,补一衣食不敷之缺?

欲以湖南朴实之勇,补三江绿营之兵,必不情愿。其愿补者,皆懒惰无家可归者也。臣愚以为勇则遣回原籍,兵则另募土著,各返本而复始,庶为经久可行之道。

另,金陵城破,仅逸出数百人,伪幼主以十六岁年纪,纵未毙于烈火,亦必死于乱军,当无疑议。

且杭州省城克复时,伪康王汪海洋、伪听王陈炳文两股十万之众,全数逸出,尚未纠参。金陵此次逸出数百人,亦应暂缓参办。

曾国荃观文,曰:此疏文口气之强硬,兄长真乃东南之主也!

曾国藩道:左宗棠自谓气候已成,金鸡独立矣!沅弟浴血两载,方克此坚城;此功之巨,无人可撼!左宗棠以伪幼主名,道三言四,实属自讨无趣。只因金陵银尽,吾等一再退让,退避三舍,是为以退为进,讨人欢心。两宫倘若再行威逼,军即不裁,拥兵自保,孰能奈何?

曾国荃道:兄长疏文如此之刚直犯上,两宫倘若用强,该当如何?

曾国藩道:一张一弛,立身之本。吾以为,为一未成气候之幼主,两宫毋须用强;调拨反间、分崩离析吾十万之湘军,方是两宫孜孜之必求。如无意外,裁军谕旨,近日即至。弟可未雨绸缪,先行试裁;吾即去安庆,了却诸事,月初即可回返金陵。

慈禧太后接奏,欣喜无比,复敕军机,将曾国藩折子,抄传杭州。又谕:曾臣国藩,所奏裁军、筑营、开科三事,着即实施;曾臣国荃,秣马厉兵两载,克复金陵,功绩卓越。然经年戎马,曾臣国荃恙病缠身,急于求退;朕再三思量,著即允准;着送曾臣国荃六两人参,慢服常饮,以杜顽疾。

曾国荃接旨,大骂三日。

左宗棠阅曾国藩奏折,且叹且曰:曾氏谬语,不值一哂;攻破湖州,再争短长。

蒋益澧道:启禀左帅,堵酋黄文金,凶悍无比,思溪、双福桥之战,中外联军,伤亡七百,此后三战,又皆败北;必筹四面合围之策,亦如安庆、金陵,长久困围,待贼粮尽,再行攻击。

左宗棠道:铁通合围,惟沅甫一军做的,吾部不为。思溪、双福桥势难力攻,可分一军,绕至荻港,侧击旁路,或可有得。邓光明之洋枪队,此时不用,更待何时,悉数而上,死拼堵酋。

蒋益澧道:启禀左帅,邓光明自闻逆首洪秀全毙后,萎靡不振,整日吸食鸦.片,人已废矣。

左宗棠道:邓乃性情中人也!速咨李鸿章,请其再遣兵马,合击湖州。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资用度,有劳雪岩兄。

粮台总管胡雪岩道:启禀左帅,火.药、粮米、军饷,业已筹足,但等左帅一声令下。

左宗棠道:雪岩兄高才,左某感激不尽。

蒋益澧道:听闻上月金陵宴席,鲍超索饷,曾涤老甚是不快。

左宗棠叹曰:人生天地间,不快之事甚多,吾与涤老互参,彼此几成仇雠,非吾本意矣!

蒋益澧道:幼洪逆确属逃遁,左帅据实上奏,何过之有,左帅遣人言明即是。

左宗棠道:不可!

胡雪岩道:左帅戎马倥偬,顾不得潇湘家小,何不接来暂住?左夫人过路金陵,与那两江总督夫人小叙,何事无解!

左宗棠拍手称快,道:雪岩兄好主意,吾即遣人赴湘。

胡雪岩道:启禀左帅,胡某久仰楚天风光,愿效绵薄之力。

李鸿章接左宗棠求援咨文,道:黄文金、杨辅清、李远继三匪,确属凶悍,不集全力,难以剿除。速传吾令,潘鼎新、李朝斌二部再攻晟舍,断贼东南退路;刘铭传、郭松林、张树生、刘秉璋各部,速即倾出,趋重泗安,彻断皖浙之联,断贼西窜之路。

金陵城破,干王洪仁玕偕幼主洪天贵福逃至湖州,与黄文金、杨辅清、李远继等,商议天国后事。

洪仁玕道:湖州北濒菱湖,四面皆敌,恐难建都立业。

杨辅清亦附,道:然也,速弃此城,转战皖赣,与李世贤、汪海洋、陈炳文部会合,再行入鄂,会合扶王陈得才二十万大军,占据荆、襄,再图中原。

黄文金道:干、辅二兄言之有理,然左、李二妖重兵合围,退亦艰难。吾意,遣一劲旅,护送幼天王先行出城;吾等集合十万之众,以雷霆万钧之势,与左李二妖,决一死战,胜而再退。

洪仁玕道:堵、辅二兄积年戎马,攻守有方,烦请速即统筹湖州战事。

杨辅清道:吾在湖州及周边之军,约十万余,湖州以北之菱湖外围,乃我第一防线,现已被妖击破;东北之荻港、袁家汇,为我第二防线;东南之思溪、双福桥、晟舍、长超,西北之泗安、梅溪、安吉,皆由吾兵把守。现贼四面合围,吾等何去何从,烦请堵兄速定。

黄文金道:辅兄屡摧大敌,兄定即可。

杨辅清道:天王临终遗诏,言堵王黄文金可当后路;烦请堵兄迅即下令。

黄文金泪眼朦胧,泣曰:天王既召我匡扶天国,我即万死不辞。速传吾令,首王范汝增、养王吉庆元、昭王黄文英,各率本部,护送幼天王,至广德暂歇。我即与辅兄,督率主力,收拢各处兵将,先战荻港,再战思溪,尔后西进梅溪、泗安,徐徐而退。

1864年8月8日,黄文金、杨辅清会集主力,于荻港大败蒋益澧部。14日,复于思溪大战蔡元隆叛军,鏖战一日,斩杀游击杨应龙以下六千余人。20日,黄杨大军浩荡西进,攻至梅溪,复又击伤提督郭松林以下三千余众。

28日,黄文金、杨辅清、洪仁玕率军十万,弃城西走,29日抵达广德,会合幼天王洪天贵福,并昭王黄文英、扬王李明成、偕王谭体元、首王范汝增、养王吉庆元及忠二殿下李容发等部,南进宁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