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签约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耆英、桂良等至津,接洽四使,耆英轻车熟路,笑曰诸位先生辛苦。

额尔金拍案而起,道:粤府衙内,耆先生之章奏,多掩饰不实,空口托辞,谎话连篇,言我等皆为非人。今与先生相逢于此,实我等毕生之耻辱。我等向贵国所提各条约,必即全部应允,否即兵进京津。

耆英无地自容,悻悻而退,竟自回京。

桂良、花纳沙不谙夷务,心急如焚。

俄公使普提雅廷私晤桂良、花沙纳,道:英法两国,一言不合,即兵戈相向;成何体统!前载,吾国与英法,鏖战克什米尔,血流成河……英法乃俄中两国共同之敌。吾接沙皇谕令,可向贵国供应器械,外抗英法,内剿匪患,俄中两国,唇齿相依,永远向好。

桂良道:多谢贵国襄助,贵使有求之处,吾等万死不辞!

普提雅廷面呈喜色,擎出一纸文约,道:两大人慢观,我去额尔金处,探明英人心思,回头再相协商。

文约十二条:一、大清国大皇帝、大俄罗斯大皇帝今将从前和好之道复立和约,嗣后两国臣民不相残害,不相侵夺,永远保护,以固和好。

二、俄国之全权大臣与大清之大学士及沿海之督抚往来照会,俱按平等。两国封疆大臣及驻扎官员往来照会,亦按平等。

三、此后除两国旱路于从前所定边疆通商外,今议准由海路之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南、琼州等七处通商口岸。若别国再有在沿海增添口岸,准俄国一律照办。

四、俄国商船驶入华境,均照外国与中华通商总例办理。如带有违禁货物,即将该商船所有货物概行查抄入官。

五、俄国在中国通商海口设立领事馆。为查各海口驻扎商船居住规矩,再派兵船在彼停泊,以资护持。俄国与中国会置议买地亩及领事馆责任应办之事,皆照中国与外国所立通商总例办理。

六、俄国兵、商船只如有在中国沿海地方损坏者,中国地方官立将被难之人及载物船只救护。其救护之公费,均由俄国赔还。俄国兵、商船只在中国沿海地方,遇有修理损坏及取甜食、买食物者,准进中国附近未开之海口,按市价公平买取,该地方官不可拦阻。

七、通商处所俄国与中国所属之人若有事故,中国官员须与俄国领事官员,会同办理。

八、天主教原为行善,若俄国人有由通商处所进内地传教者,领事官与内地地方官按照定额查验执照,果系良民,即行画押放行,以便稽查。

九、中国与俄国将从前未经定明边界,由两国派出信任大员秉公查勘,务将边界清理补入此次合约之内。边界既定之后,登入地册,绘为地图,立定凭据,俾两国永无此疆彼界之争……

十二、日后大清国若有重待外国通商等事,凡有利益之处,毋庸再议,即与俄国一律办理施行。

以上之十二条,自此次议定后,将所定和约缮写二份。大清国圣主皇帝裁定,大俄罗斯国圣主皇帝裁定之后,将谕旨定立和书,限一年之内两国换交于京,永远遵守,两无违背。今将两国和书用俄罗斯并清、汉字体抄写,专以清文为主。由二国钦差大臣手书画押,钤用印信,换交可也,所议条款望照中国清文办理。

大清国钦差全权大臣大学士桂良

大清国钦差全权大臣尚书花沙纳

大俄罗斯国钦差全权大臣普提雅廷

咸丰八年五月初三日

一千八百五十八年伊云月初一日

桂良沉思良久,谓花沙纳道:吾皇谕令,示好俄夷,以夷制夷。约文各款,无甚新颖,通商传教而已。权且应允,以俄之手,制衡英法。

花沙纳道:可。

不日,普提雅廷照会桂良:英法美三国已做让步,约可即签。

桂良、花沙纳遂会晤额尔金等,重开五方会谈。额尔金依然坚持定约,不做任何让步。

桂良大骂长毛无耻,火中取粟。

花沙纳道:赔偿以外,英法各款项,与长毛并无不同,长毛某款,甚至更为严苛。

桂良叹道:最毒莫过长毛心,长枪已抵咽喉,罢了罢了,签也签也!

1858年6月13日起,中英法美陆续签订《天津条约》,附约七款。一,公使常驻北京。二,增开营口、烟台、台南、淡水、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三,外籍传教士自由传教内地。四,外籍人士可入内地游历。五,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六,修改税则,减轻商船吨税。七,对英赔款银四百万两,对法赔款二百万两,交清后退还广州。

吏部尚书周培祖声泪俱下:外夷久驻京师,则凡有举动,纤悉必知,既速且详,动为所制。夷人设馆传教,蛊惑人心;民夷杂处,如有争斗,何以讯断?或有奸滑之徒,为重利所饵,挟夷为重,横行都市,其患尤不可胜言。衣冠礼乐之族,夷于禽兽。朝鲜、琉球等国,久奉正朝,若见该夷之桀骜倨悔,必皆有轻视天朝之意。更可虑者,夷人跋扈经年,恶贯满盈,中国之人,无不恨之入骨,今既盘驻京师,逼近宫禁,外间一与为仇,该夷必于京师报复;肘腋之变,可为寒心。

咸丰帝退朝,蜗缩乾清宫,长吁短叹:万国之约,皇父仅允五口,割橡港一隅。而今,外夷进驻辇下,江河通航,夷船游弋,阖国洞开;朕真真无能,愧对列祖列宗,愧对列祖列宗也。

懿贵妃道:夷人兵临津沽,倘再竣拒,兵端复起,津京难保。城下之盟,只能暂许;来日聚兵蓄力,徐徐图之。

桂良奏:吾皇万岁万万岁,与夷之和约,万不可作为真凭实据。不过假此数纸,暂退海口兵船。将来如欲背盟弃好,只须将奴才等治以办理不善之罪,此约不过废纸几张。

奕忻奏曰:天津之约,耆英误国,必即严惩,拟绞监候。

理藩院尚书肃顺亦奏:耆英临阵退缩,祸国殃民,即行正法,以儆效尤。

咸丰帝道:奕忻原参,未免过重,即肃顺所奏,仍拟正法,亦未为是。耆英畏葸无能,大局未定,不候特旨,擅自回京,辜负朕恩。人之必死,情法无有两全,特恩耆英自行了断。僧格林沁,即赴津地,布置海防。两广总督黄宗汉及沿海各督抚等,即刻激烈练民,踊跃制夷。黄卿不必因城中尚有官吏,致存投鼠忌器之心。但剿夷之举,官与民貌离而神合,不必官与为仇,只令民与为敌。当以民心义愤为词,切勿自露兵勇之形,以为夷制。民意浩荡,势如河水之滚滚,夷或知难而退,约亦淡散而去。

一月后,依《天津条约》第六款,各方在上海议订修改税则,咸丰帝谕:以进出口货物课税全免,换条约之一、三、五、七款。

两江总督何桂清奏曰:夷商、夷酋,乃两路货色,课税尽免,夷商乐从;而夷酋必蛮横坚持。剿匪饷银,多自此出,课税尽免,与我乃竹篮打水,遗患无穷。

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纳沙亦奏:夷甚狂妄,条约以外之事,均可商谈;条约既定之说,万不能动。吾等满口藉词,无一实用。即课税尽免,夷亦不会让步。

何桂清等不待谕至,三日时间,即与英法美三国签订《通商税则善后条约》。

条款有六:一、鸦片贸易合法;夷商只准于通商口岸销卖,一经离口,即属中国货物;鸦片入口,每百斤纳税银三十两,进入内地,即由各地征收厘金,夷商不得干涉。二、所有进出口货物照时价百抽五征税。三、洋货运销内地,只纳百分之二点五子口税。四、聘用英国人帮办海关税务。五、公使改驻上海,但可随时进京。六、各细则于《天津条约》缔结一周年之际,经正式换文后生效。

咸丰帝怒斥:览此不觉愤闷,尤堪痛恨!汝辈此行,不但不能消弭,反不如原约。何某桂清,此次办理夷务,独存成见,不准他人入手,殊属胆大,是以视朕旨如弁髦,罪有浮于耆英者。

何桂清疏曰:此定之约,只为退兵之计;欲罢其约,断非口舌可争,惟有兵戈相向。此宜虚与委蛇,使之心欢而退。来年换约之日,即乃图穷匕首见之时。

咸丰帝谕:阖国上下,剿诛粤匪以外,无有夯实天津大沽海防之重者。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务必人尽其才,物尽其力,大沽之防,朕要固若金汤。黑龙江之俄夷,朕暂无力顾,待平定英、法,再与俄罗斯计!

未等大清国计较,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夫已率两艘炮舰驶,抵瑷珲城,会晤黑龙江将军奕山。

穆拉维夫道:英吉利、法兰西纵兵侵华,俄中若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我方即可从容出兵,助华防英。

奕山道:英法二夷犯华,我自戡定。中俄两国边界,已依《尼布楚条约》,议定遵行,百数十年从无更改。今若照你等所议,断难迁就。

穆拉维夫道:贵国常言:岁月如梭光阴似箭,焉有不变之人、物。此乃俄中边界之草案,限你明日答复。

翌日,奕山将条约草案退还俄方,坚拒穆拉维夫于瑷珲城外。

穆拉维夫怒,鸣枪放炮,声言:限期六日,否即纵兵两万,渡江南下,声援英法,此为最后之通牒。

奕山唯恐战火一起,祸及京津,煎熬六日,签订《瑷珲条约》。

条约约定:黑龙江、松花江左岸,由额尔古讷河至松花江海口,作为俄罗斯国所属之地。右岸顺江流至乌苏里江河,作为大清国所属之地。乌苏里江以东之地,由两国共管。黑龙江左岸,瑷珲城对面,江东六十四屯,原住之满洲人等,照旧准其各在所住屯中永远居住,仍著大清国大臣官员管理,俄罗斯人等,无论官民,不得侵犯。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闻讯狂嚎: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夫,功高卓著,未费一枪一弹,即得一块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一条多瑙河一样的河流。疯人院的疯子,恰达耶夫曾言:对祖国的爱,是一种美好的感情,会造就英雄,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夫阿穆尔斯基,就是我们俄罗斯的英雄。

穆拉维夫闻之笑曰:沙皇陛下断章取义,恰达耶夫曾言:对祖国的爱,是一种美好的感情,但是,还有一种比这更美好的感情,这就是对真理的爱。对祖国的爱会造就英雄,对真理的爱会造就智者和人类的恩人。对祖国的爱会分裂各民族,引起民族仇恨,并会马上给大地披上丧服;对真理的爱会传播知识的光芒,创造出精神的享受,并使人们接近上帝。通向天国的道路所经过的不是祖国,而是真理。洽达耶夫之辨,真乃疯人的辩护,若只有真理,没有祖国,没有祖国治下的土地、粮资,我等以何栖身、以何为生?然空手套得大清国六十万沃土,清人若举国讨伐,黑龙江两岸,必定皆披丧服!恰达耶夫,哲学书简,受益匪浅。

咸丰帝闻瑷珲之约,怒斥奕山卖国,且谕:未经议定之地,任意闯越,即是背约。鄂皖苏浙湘各督抚将军,务必倾尽全力,剿灭粤匪。内事安定,诸夷抚平,方与俄夷计较。和春、德兴阿二臣,务必鼎力力攻金陵,此且为致要。攻浔日久,不见得克,胡臣林翼,务必再行督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