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国藩欲罢还休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国藩欲罢还休

慈禧太后接李鸿章奏折,思索再三,复传谕曰:曾国藩著回两江总督本任,暂缓来京陛见。江苏巡抚李鸿章著授为钦差大臣,专办剿匪事宜。张宗禹逆匪进逼华阴,左宗棠、乔松年务必火速入陕。

曾国藩接旨,奏曰:即日即交卸钦差大臣关防,赍送徐州,交李鸿章行营。钦奉谕旨,饬臣竟回本任,臣自度病体不能胜两江部督之任,若离营回署,又恐不免畏难巧取之讥,请仍在军营照料一切,维系湘、淮军心,庶不乖古人尽瘁之义。

慈禧接奏,谕曰:曾国藩请以散员仍在军营自效之处,具征奋勉图功,不避艰险之意。惟两江总督责任綦重,湘、淮军饷,尤须曾国藩筹办接济,与前敌督军,同为朝廷倚赖。该督忠勤素著,且系朝廷特简,正不必以避劳就逸为嫌,致多顾虑。

赵烈文观瞻谕旨,谓曾国藩道:涤帅迟不回署,李少荃难以钦任,烦请三思而行;沅甫弹劾官文,涤帅切勿袖手。

曾国藩道:徐州距此六百里之远,吾若骤撤,此地虚空一片;且待前方稍有胜机,再论去留。凡权要之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沅甫糊涂,左帅虽横行一时,尚未弹劾如官文、胡加玉之显贵者。吾即上疏,大加褒扬官督之余,严斥沅弟蛮横,以为转圜。

赖文光与张宗禹别后,穿越黄河古道,再返鲁西南,自郓城至沛县,自北而南,纵跨四百里,往返攻扑运河防线,鏖战月余,无能破防。

赖文光谓鲁王任柱道:妖军四散,曾妖孤驻周口境内,何不速去圈围,取妖狗头,一了百了。

任柱道:擒贼先擒王,事不宜迟。

赖、任言罢,即集全军,千里奔袭,五日即抵陈州城下。

曾国藩急遣亲兵迎击。

赵烈文道:启禀涤帅,贼势浩大,不可轻出,负城顽抗,以待援军。

曾国藩道:鲍超霆军屯驻荆紫关,防张捻回窜;刘松山湘部由汝、洛北进,力保黄河,扼张犯晋;二部皆不可撤。铭军炮队辎重巨,十日难至。周盛波、张树珊二军,亦是一二日行程。吾若示弱,匪必猖獗;传吾军令,亲兵营速出城外,锣鼓喧天,列炮结阵,以慑敌胆。

曾兵气盛,赖文光不敢接战,遂泅渡沙河,一路长驱南下,直奔湖北而去。

曾国藩急饬周盛波、张树珊二军蹑踪追剿。

12月初,刘铭传率铭军追至周口,谒见国藩,客套几许,铭传急欲入鄂。

曾国藩不允,道:铭军往返奔波,疲劳太久,歇息三五日,赴鄂不迟。去岁以来,省三克复黄陂,鏖战济宁、雉河、阜阳、扶沟,战功最伟,劳苦尤甚。吾即五案并保,为省三开单请奖。

刘铭传道:启禀涤帅,刘某无能,剿匪无力,致使涤帅功败垂成。

曾国藩道:无关省三事,所谓庙算有遗,良图不果,降龄何足!赖捻入鄂,气数尽矣!盛、树二军已先行追剿;郭松林、彭毓橘二部正于德安堵截;刘秉璋军至,省三即与其合为一路,挥师入鄂;张捻如不回返,鲍超霆军,亦可入鄂接应;另,李昭庆一军,亦由皖赴鄂,夹击贼匪。

刘铭传别后,国藩再疏:钦奉谕旨,恭折驰报,再陈下悃,仍请开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缺……

未几,国藩附片又奏:赖、任一股窜扰孝感,鄂军接仗获胜,檄调刘秉璋与刘铭传合为一路,探踪追剿。吏部主事钱应溥在营效力,请加四品卿衔。去岁刘松山、张诗日等军在西华、上蔡、新野等处大胜,汇案请奖。酌提安徽丁漕,加该省兵勇之饷……

慈禧太后接奏,怒曰:曾国藩剿匪无力,竟扯鸡毛蒜皮。速传上谕:曾国藩当仰体朝廷之意,为国家分忧,岂可稍涉疑虑,固执己见!著即懔遵前旨,克期回任,俾李鸿章得专意剿贼,迅奏肤功。

两宫谕旨切责,曾国藩不得不从,思忖再三,奏曰:臣即遵旨回驻徐州,暂接两江总督关防。臣病体未痊,仍恳另简江督,而臣以散员效力行间。至中外交涉事件,素未讲求,请旨令两淮运司丁日昌护理通商钦差大臣关防,必能有裨时局。

赵烈文再劝:启禀涤帅,探报,张宗禹逆匪,围攻华阴月余,现已渡过渭北;鲍超自请移师赴鄂,先剿赖、任一股。战事紧急,烦请涤帅速与李鸿章交接。

曾国藩道:前方危急,吾岂能置之不理。速传吾令,刘松山、张锡嵘等速由潼关入秦,蹑踪追剿;张逆倘不复返,鲍部即行赴鄂。

赵烈文道:涤帅钦任已卸,若有胜仗,功在李少荃名下;然战事倘有不顺,涤帅必为他人作嫁衣裳。

曾国藩道:吾岂不知,临近年关,不便妄动;年关一过,即行赴徐。鲍超霆军南下,会合铭、盛、树及郭松林、彭毓橘五部,湘、淮二军,合有七万余人,于鄂东会剿赖、任逆匪,其之盛状,不能亲历,甚撼甚憾!

慈禧太后接奏,怒曰:曾国藩不识好歹,以病为因,屡屡推却;江督之任,哀家倘若赐予他人,其睚眦之怒,必定直贯云霄。

慈安太后道:推却一二,谦谦君子;再三执拗,腐儒钝拙。曾国藩诛灭洪逆,功成裁军,大节无亏;所谓狡兔不死走狗不烹!捻匪未灭,一切隐忍待之。曾国荃以后,左宗棠亦弹劾官文与左右上下皆无一正人,绵森、谭廷襄查证,官文确有擅用捐银之过。

慈禧太后道:姑念官文前劳,原其尚非贪污欺罔,优与保全,解总督,仍留大学士、伯爵,罚俸十年。湖督一职,暂由谭廷襄署理。速传上谕,李臣鸿章、曾臣国荃务必竭尽全力,剿除赖捻于入鄂之初,切勿致贼复溢,肆虐两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