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一十二章 朝鲜善后策(2)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第二百一十二章 朝鲜善后策(2)

五、改行阵以练兵卒。

国一日无备则弱,兵一日不练则疲,势也。朝鲜自前明用戚继光《纪效新书》法,一变府兵之制。此为备昔日之倭则可,施之今日,断乎无用,情形不同也。且衣服冗长不利驱走,器械不精不利攻战,队不整不能严肃,马不衔不能驰御。

如欲精炼,则易毡笠以包巾,易长衣以短衫,易棉袜以跣足,矛易长竿利刺,枪易火绳利击,队易散以整使敌不能冲,马易勒以衔使人各自控。

仿中国湘、淮军制,而又实体作进退之义,兼用腾纵起伏之法,使能避敌所长而用我长,舍我所短以攻贼短,此最要之略也。

至于策求尽善,非抽练不可。盖朝鲜兵皆世籍,若沙汰过甚,其人必失业而无以为生。不如就一营之中,选其精壮者若干人,其不中用者别给以生业,如徙其人以实吉州北十邑及郁陵岛,杂用屯垦法,使各务于理农亦可。

或就一家之中,凡五隶兵者选其三,三选其二,二选其一。其与选者量加以饷,使足赡其私,务早贵精不贵多之实。

约计须重兵之地,京圻、咸镜、庆尚三道,每道各四、五千人足矣。王京内外,极少须七八千人。其余各道,可审其当冲与否而多寡之。要之,兵精者一当十,兵精而临敌气盛者一当百,是在将兵者。

六、谨防圛以固边陲。

从来策战必先策守,守之难不亚于战也。而论朝鲜之地守易,揆朝鲜之势守便,何者?以大海为疆场,御之不胜防,得之不能守。此不必效泰西人所为,且费数十万金以购一战舰,朝鲜亦无此余力。而海口及腹地皆重冈叠巘,峻岭崇山,无处不可设防,即无处不可扼要,故曰守便而守易也。

量财度势,因利乘便,譬如十钱,以四分购枪,以三分购炮,又二分购水蕾,又一分购旱蕾。水蕾为防海先声,旱蕾为防阵先声。炮则水陆皆须,而枪又陷阵摧锋之要具。四者惟枪炮必求最坚最利,水、旱蕾但求适用,虽稍笨重者亦可。盖取胜本不必专恃此,节其力亦可多制枪炮也。

至于仁川口内,江华、水原近蔽王京,固须严兵扼堵。釜山近对马岛,元山近海参崴,就近庆源、庆兴、巨济、密阳、江陵,其间险要,形胜不一,而足有兵以扼之,何难收一夫当关之效。边陲固,而后战守之权操之我矣。

翰林院侍讲张佩纶亦奏:倭国贫寒倾危,琉球之地,久踞不归。朝鲜祸起萧墙,殃及宾馆,彼狃于琉球,故智劫盟索费,贪吝无厌。

今日之事宜因二国为名,令南北洋大臣,简练水师,广造战船,台湾、山东两处宜治兵蓄舰,与南北洋犄角。沿海各督抚迅练水陆各军,以备进归倭国。

中国措置洋务,患在谋不定而任不专。朝鲜乱作于内,敌逼于外。吴长庆一军暂留镇抚,殆权宜之策,非经久之图。

臣有理商政、预兵权、救倭约、购师船、奉天增兵、永兴筹备六措施,如若尽施,可解困顿。

一、理商政当简派大员,为朝鲜通商大臣,理其外交之政,而国治之得失,国势之安顿亦得随时奏闻,预谋措置。

二、朝鲜孱弱,嗣后当由中国选派教习,代购洋枪,为之简联犄角。

三、倭约贪于索费,尤狡于驻兵,闻告贷北洋,安知非借中帑以款东兵,应毋庸措置。倭兵屯扎汉城,尤多隐患,应由吴长庆密谋钳制。

四、陆军护汉城,不如水军护海口。应饬部臣迅拨巨款,先造快船两三艘,由北洋选派将领驻守仁川,较为明朗。

五、朝鲜日益多事,辽防亦宜预筹。请饬盛京将军抽练旗丁,归宋庆统之,于所部常满万人,以备缓急。

六、朝鲜之永兴湾,严寒不冰,俄人欲得其地驻船,应会同吴大瀓妥筹力争要害。

慈禧太后观奏,喜曰:江山代有才人出,曾国藩之后,李鸿章、左宗棠可撑大局,李、左年纪稍大,张佩纶、张謇等复脱颖而出。

恭亲王奕訢道:启禀皇太后,启禀皇上,越南北圻战火未熄,法人李维业等愈发猖獗,臣以为,暂不可与倭开仗。

慈禧太后道:速传谕旨,著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六营大军暂驻朝鲜,吴臣务必见机行事,坚杜倭人之肆意妄为。翰林院庶吉士唐景崧联刘永福以御法人之策,甚合时宜,着唐景崧迅至云南,交岑毓英差遣委用。

前有旨,谕令李鸿章既回北洋大臣署任。现闻法人在越势更狓猖,越南孱弱之邦,蚕食不已,难以图存,该国列在藩封,不能不为保护。且滇粤各省壤地相接,倘藩篱一撤,后患何可胜言。叠经谕令曾国荃等妥筹备御。

惟此事操纵缓急,必须相机因应,亟须有威望素著、通达事变之大臣前往筹办,乃可振军威而顾大局。三省防军进止,亦得有所禀承。

著派李鸿章迅速前往广东督办越南事宜,所有广东、广西、云南防军均归节制,应该何路兵勇前往,著该大臣妥筹具奏。

金革毋避,古有明训。目前办法,总以固守北圻为主,倘法人侵及我军驻扎之地,则衅自彼开,自不能不与接仗。李鸿章公忠体国,定能仰副朝廷倚任之重,星驰前往,相度机宜,妥为筹办。

李鸿章接旨,谓张树声道:越南北圻风云多变,皇太后、皇上亦甚惦念;吴长庆奏请出兵琉球,纯属痴人说梦,吾之战舰多否利否?可与倭人一战否?

张树声道:庆军上月倘若不出,朝鲜尽归倭人矣!

李鸿章道:中国与倭,终须一战;吾八千吨“定远”、“镇远”铁甲舰至,再谈战守之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