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国荃急流勇退(1)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国荃急流勇退(1)

1864年8月1日,曾国藩自安庆乘船抵达金陵。

曾国荃甫见,迅即私语:东南半壁无主,兄有意乎?

曾国藩道:尔口吐狂言,荒唐之极!孰人撺掇?

曾国荃笑曰:擒获贼首李秀成,吾叱勇割其臂股,血汩汩涌出;忠酋无一丝痛状;斥曰:各为其主,此又何苦。又曰:倘有生机,甘愿招降旧部,附我等麾下,前锋杀妖,匡扶汉家朝堂。

曾国藩道:弟无脑乎?焉能被人蛊惑,如此轻于去就!惠甫、晓岑何在?

少顷,赵烈文、欧阳兆熊至。

曾国藩怒气未息,将曾国荃言语委婉托出。

赵烈文道:忠酋出尔反尔,只为脱身耳!三国蜀灭,姜维反间复国,功亏不只一篑,大势定矣。

欧阳兆熊道:金陵城克,大功成矣,意中事也,可喜也。顾所以善其后者,于国如何?于民如何?于家如何?于身如何?必筹之已熟,图之已预矣。

曾国藩道:惠甫、晓岑二兄诉之有据,言之有理,沅弟切不可再存此灭门诛族之念。当下最紧要之事有三,一、金陵城内是否有海量金银?二、洪逆尸首是否确认,是其真身?三、伪幼天王当真自焚,寻得尸首否?

曾国荃道:多方辨认,确乃洪逆尸身;伪幼天王活不见人死未见尸;发逆圣库金银如山,但等兄长一声令下。

曾国藩叹曰:我若两宫,必治尔欺君罔上之罪。惠甫兄与忠酋相谈良久,可有斩获?

赵烈文道:启禀涤帅,忠酋之将死,无非图延旦夕之一命,涤帅问讯便知。

曾国藩至秀成关押处,观其惨状,心生怜悯,道:舍弟一介武夫,尚望海涵。

秀成心自生暖,凄然道:囹圄之徒,刀俎之肉,中堂何须海涵!

曾国藩道:造化弄人,尔我势不两立;然各为其主,不得不为。尔我皆为通情达理之人,我亦不愿为难与尔,旬日之间,尔之天国毁灭,尔即生离死别,此冰火之两重天地,十余年来,复重复复重,尔无憾乎?

秀成道:十五年来,天国之得与失,天朝之功与过,吾将罗列记述,以供后人观瞻。中堂观之,若有驱鞑之心,吾今生无憾矣!

曾国藩道:人生世事,苍狗白云,如此而已,吾静待尔供。

秀成道:中堂情深意重,仁爱、德化之心,李某铭记不忘;今世已误,来生再报。

出了囚室,曾国藩道:惠甫何意?

赵烈文:生擒已十余日,众目共睹,且经中堂问讯,当无人复疑,而此贼甚狡,不宜使入都。录供完毕,就地正法。

曾国藩道:国法难绾,不能开脱;李乃忠义之人,误入歧途久矣!毋须凌迟,斩首示众,厚葬其身。

8月5日,两宫谕旨终至金陵。

曾国荃曰:粤寇之据金陵也,文宗显皇帝金口许诺,谓有能克复金陵者可封郡王。两宫食言也。

曾国藩道:意料之中,传吾密令,发逆圣库之银,尽先抚恤遇难将官兵勇,如有结余,可作饷银,分发诸军。鱼即不可死网亦不能破,吾即上疏,细叙款曲。

是日,曾国藩奏曰:李秀成之就擒也,各营之降卒,,附城之军民,人人皆识,观者如堵。臣二十五日甫至金陵,亲讯一次,令写亲供,多至数万字,叙发逆之始末,述忠酋之战事,甚为详细。又力劝官兵不宜专杀两广之人,恐粤贼愈孤,逆党愈固,军事仍无了日。其言颇有可采。

日来在事文武,皆请将李秀成槛送京师,即洋人戈登等来贺者,亦以忠逆解京为快。

臣窃以圣朝天威,灭此小丑,除僭号之洪秀全外,其余皆可不必献俘;李秀成自知无可赦,在途或不食而死,或夺路而逃,或为余贼强劫,均为隐然巨患。

询问李秀成权术要结,颇得民心。城破后,窜逃乡间,乡民怜而匿之。萧孚泗生擒李逆之后,乡民竟将亲兵王三清捉去,杀而投诸水中,若代李逆报私忿者。李秀成既入囚笼,次日又擒伪松王陈德风到营,一见李逆,即长跪请安。

臣闻此二端,恶其民心之未去,党羽之尚坚,即决计就地正法,遂于初六日执行。

伪天王两兄,虽据李秀成供,在贼中暴虐专权,而如醉如痴,口称天父不绝,无供可录。因其抱病甚重,已于初四日先行处死矣。

又钦奉谕旨:洪秀全尸身觅获后,锉尸枭示,仍传首于被害地方,以雪众恨。钦此。

臣细观洪逆尸身,遍身皆用绣龙黄缎包裹,缠脚亦系龙缎,头秃无发,须尚存,已间白,左股右膀肉犹未脱,乃戮尸,举烈火焚之;残骨掺与火药弹中,开炮轰于天际。

有伪宫婢者,系道州黄姓女子,即手埋逆尸者也。臣亲加讯问,据供,洪秀全生前,经年不见臣僚,四月二十七日因官军攻急,服毒身死,秘不发丧。而城里群贼,城外官兵,宣传已遍,十余日后始行宣布。

所有伪玉玺二方,金印一方,臣当专差奉送军机处,俾方略馆有所考焉。

历年以来,中外纷传,逆贼之富,金银如海,乃克复老巢,而全无财货,实出微臣意计之外,亦为从来罕闻之事。目下筹办事宜,需银甚急,为款甚巨,如抚恤灾民,修理城垣,驻防满营,皆善后之大端。其余百绪繁兴,左支右绌,欣喜之余,翻增焦灼。

慈禧太后接奏,怒曰:金陵全无财货,曾氏兄弟欺君罔上,信口雌黄。

恭亲王奕訢道:事不宜迟,速速密谕官文、僧格林沁、福明阿、李昭寿等早为预备。

慈安太后道:牵一发而动全局,此万万不可!金陵虽克,余孽未尽,财散人聚,且观曾氏作为。

慈禧太后道:先发伤人皮毛,后发制其死地!杀人须诛心,杀鸡为骇猴,此事不宜迟,速发上谕:逆掳金银,朝廷本不必利其所有,今据奏称,城内并无贼库,自系实在情形。惟帑藏空虚,兵饷匮竭,而善后应办之事尚多,应如何筹策万全之处,该大臣仍当悉心经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