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章 左宗棠兴兵入浙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第一百三十章 左宗棠兴兵入浙

太平军肆虐江浙,杭州既失,上海复困,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心虽惴惴,胸却有竹,谓诸将道:安庆既得,吾已高屋建瓴;金陵必克,亦乃顺水推舟。今后路已清,脚跟亦稳,可与粤逆决一死战矣。吾意,四面出击,九路进攻,一举破敌。吾即咨请荆州将军多隆阿、湖北巡抚李续宜、漕运总督袁甲三三路大军,分进合击,围攻庐州陈玉成匪部;陈狗得歼,李部即由淮甸南下镇江,合冯子才部,西可击金陵,东可援上海。左帅宗棠偕蒋益澧新募之湘勇,由徽州入浙,固江规吴之余,彻歼李世贤匪部。曾国荃募勇归后,即刻攻击金陵;曾国荃部,循江北直捣;曾国葆部,沿江南疾进;杨载福、彭玉麟水师,顺流而下,呼应南北;鲍超霆部,自青阳攻击宁国;张运兰部,扼据徽州,拱卫后路。李鸿章募勇归后,暂为各路策应。

国藩令罢,复上疏曰:苏浙两省膏腴之地,尽为贼有,窟穴已成,根柢已固,东南大局,收拾愈难。微臣才疏,只敢结硬寨,打呆仗耳。左臣宗棠,通晓军机,论兵战,吾不如也。若委左以疆圻重任,必能整肃浙防,彻歼贼逆。

国藩疏罢,再咨左宗棠:经营浙事,全仗大力,责无旁贷。

慈禧太后接奏,谓慈安太后道:左宗棠通晓军机,曾国藩、胡林翼、骆秉章、张亮基、潘祖荫等皆曰人才难得。

慈安太后道:既如此,浙江巡抚一职,非左臣莫属。

慈禧太后道:左臣履新,或属初生之牛犊;后力如何,亦待查观。速敕闽浙总督庆端,速速移驻浦城防堵。

闽浙总督庆端接旨奏曰:衢防有李定太七千,左抚进攻开化六千,足为声援。江山、常山已派李元度八千扼扎片岭,参将薛师率闽兵千五百在峡口驻守。蒲城一路先经派总兵关长龄等节节防守。江山、蒲城等处小路纷歧,又添募祝善铨等勇三千协防,而龙泉、松阳、政和三路仅有林文察等勇四千,参将杨三益等勇三百,尚形单薄。

左宗棠初任疆圻,心情大好,上奏曰:浙江军务之坏,在于历任督抚全不知兵。皆穷本省之饷银,助力金陵、皖南各军,冀借其力以为屏障,而于选将练兵,却漫不经心。南营、苏常、皖南颓后,复又广收溃卒败将,馈以重饷,以为笼络,冀复振作。然兵勇日增,饷银日减,军令无行,令守则逃,令战则败,恩不知感,威不知惧,军心益散,致成决裂。

臣奉命督办,必淘汰劣兵,增募新勇,严加磨砺,待机而战。进军之道,宁缓勿速;制贼之略,步步为营。兵事有进无退,一经收复,必严密防守,以保万无一失,不管得尺得寸,皆为实效。否则得而复失,于局势毫无裨益。

微臣查观,江浙皖之现局,之于皖南,则守徽州、池州以攻宁郡、广德。之于浙江,则首克开化,次谋严州,此时若自衢州入手,则坚城林立,既阻其前,金严踞贼复扰其后,孤军深入,饷道中梗,断无自全之理;金华介于衢严之中,城坚贼众,臣军若由金华进攻,则严州之贼必由淳、寿一带潜出包抄,亦非妥策。臣军救浙似以依傍徽郡,取道严州较为稳妥。之于闽军,则严防粤逆自浙窜闽以绕犯江西之路;尔后饷道疏通,军资接济无误,诸路互相知照,一意进剿,得尺则尺,虽进展迂回缓慢,然实效可期。

1862年2月18日,浙江巡抚左宗棠督率楚军,攻克开化;3月9日,再克遂安;距严州不足百里。

李世贤不急救援,反倾全军,再攻衢州。

左宗棠叹曰:侍逆之见,高于诸匪;衢州一战,注定艰难。速传吾令,浙江布政司蒋益澧、衢州镇总兵刘培元,速偕新募之水陆各勇,飞驰衢州,协助会战。

李世贤屡战左宗棠,屡无进展,只得求援苏州。

李秀成接讯,咨告李世贤:上海夷人,船坚炮利,已与清妖沆瀣一气;谭绍光十万大军,竟不能制,吾即亲征,围歼沪妖。左妖宗棠,兵皆速成,不能久持;兄会集全浙之兵,可诛此妖;即不能制,相持亦喜。待吾平定上海,再来助兄。

3月中旬,李秀成咨饬李明成、谭绍光、李容发、刘肇均:上海战事,久拖不决,实乃夷人作祟。欲破上海,必取松江,欲取松江,必先灭华尔洋枪队。然夷人枪炮,确亦胜我。我军总宜先固军机,似不在一时恃强角力,能以善谋计克斯为上策。本王意,六王宗李明成部,务必攻破泗泾、七宝,遣二悍将驻守,切断松江与上海之联,困毙夷妖。攻取泗泾、七宝之后,该处营垒即经屯扎,不宜力攻再进,必于隔江李容发之营盘,声息相同,互为犄角之势。泗泾即固,李明成即偕忠孝朝将陈炳文部,合取松江。松江得克,李明成部即驻松郡,复遣一军扼守太仓,互为应援。西线得固,陈炳文部即至吴淞口,屯兵驻扎,以逸待劳,而为缓步进兵之计。刘肇均部,即由嘉定赶赴吴淞江、黄渡,安扎营盘,深沟高垒,该营须要筑得坚坚固固,飞鸟不入方好;且与李明成部,隔江呼应,互通声气。各方既定,有粮即盘,妖来即剿。待妖内中生变,乘机计取。

众将接令,皆暗嗟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