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十章 赖汉英援救扬州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林凤祥抵近京畿,石达开攻占安庆,咸丰帝怒,再谕向荣、琦善,扬州贼匪日渐穷蹙,屡次缒城冀图逃窜。自肃州镇总兵徐双来失事后,未闻有攻城之举。而安庆又被贼踞,江西匪船分扰楚、皖。江北一带若不赶紧肃清,贼势蔓延,何所底止!朕思移缓就急,必以先克扬城为要,着向荣于和春、苏布通阿二员内酌派一员管带精兵,驰往江北,于琦善大兵协力攻剿,迅图收复。扬州既复,镇江匪势自孤,当不难次第克复。

向荣以金陵、镇江战事紧急,迟不分兵北渡。

琦善接旨,即联四川总督慧成、漕运总督查文经、左副都御史雷以诚,统兵一万,强攻扬州;连击五日,无果。琦善遂将杨州围个水泄不通。一月下来,扬州粮尽。荒草树皮,猫狗鼠鸟,皆被吃光。

扬城守将曾立昌血书求援,杨秀清饬令春官又副丞相曾锦发救援。

曾锦发率兵三千,突飞猛进,一刻无歇。兵士怨,曾锦发身先士卒,单骑突前,直闯三汊河,忽有炮弹飞来,曾锦发躲闪不及,中炮身亡。

杨秀清遣赖汉英再救。赖汉英率兵五千,舟行瓜洲,合尹谦吉守军,分击三汊河、仪征,又令曾立昌,兵出扬州,以作接应。

太平军三路夹击,琦善顾此失彼,疏告:瓜洲通江之河向分三道,中路一道为瓜洲河,分东西两岸;西路一道为仪征河,分南北两岸;东路一道为扬州运河。昨贼已踞其二,复会合金陵、镇江、瓜洲各路之贼由两河分路齐进,贼船不下千只。今贼窜踞仪征,距扬城止数十里,仪征北门复有山路可直达扬城西北,以袭我兵后路。而官兵除伤病不满一万,各路防剿实觉应接不暇。

咸丰帝谕曰:攻其必救,围点打援,战之常态。扬州城内贼粮将尽,穷蹙思窜,势所必至。该大臣等亟宜妥筹协剿,合力进攻,万不可再事稽迟,致令窜逸。无论该逆由何路窜出,该大臣等均不能辞罪。半载以来,劳师糜饷,蕞尔扬城不能迅图克复,岂坐待贼匪全窜,又复滋蔓他处,乃以收复城池入奏为卸责地步耶?向荣坐镇江南,攻而不攻,援而无援,朕不知该臣是何心思!人曰老而弥坚,二臣却老而无志,如再不知愧奋,朕必用遏必隆刀将汝等正法!和春一部,勿于镇江蹉跎,着即北进徐州,扼捻匪北窜。

和春奉调行北,向荣奏请已革提督余万清提领镇江军务。

向荣谓余万清道:“余兄即攻镇城,欲以何策破击?”

余万清道:“剿抚并行,以抚为主。”

向荣道:“长毛皆兄弟,人人皆平等,势难抚平!”

余万清道:“三千年尘世,生老病死、吃喝住行、婚姻嫁娶,人之常情事,绝无人人平等之说。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或可有成。”

向荣道:“吾以身家性命担保,余兄切勿负我。”

余万清道:“已死之人,幸蒙向帅提挈,敢不以死相报!”

咸丰帝闻之复叹:“余万清乃一败再败之将,向荣之识,犹如井底之蛙。”

赖汉英激战二十余日,谍知扬城东路清军赢弱,遂避实击虚,渡河而击。行前,赖汉英血脉忿张,道:“今日行兵,只救扬州兄弟,杨州围解,同回天京。扬州陷落,一并战死,誓不生还!全军随我,血战清妖!”

是夜,赖军绕赴扬子桥下游渡河,攻击游击冯景尼部,景尼无备,单骑逃亡。赖军复击施家桥、陈家港、湾头,雷以諴、查文经、慧成等亦无防备,一触即散。

赖汉英率军进抵扬州城,歇息一日,即偕曾立昌一军,开启南门,出走瓜洲、仪征。

一夜之内,战局骤变。琦善目瞪口呆,竟不敢追,只五百里急奏:启禀吾皇,扬州业已被奴才克复。

咸丰帝诏斥琦善:攻围半载之贼,一旦窜出,成何事体!尚此铺张,无耻已极,粉饰入奏,已属有意掩饰,若被贼闻,岂不成一场笑话。非尔如此,向荣、余万清更甚,扬州战酣,贼匪屡自金陵、瓜州、仪征分道增援,向荣既有所闻,何以不急攻金陵掣贼后路?镇江匪情尤为穷蹙,何以但事堵御,并不攻剿?二臣似以东南暂保无事,遂从宽宥?

太平军血战扬州、仪征、三汊口,损兵甚多。杨秀清敕令石达开分兵回援。又道:皖地庐州,十分之重要,占此,可北接豫鲁,西进湖北,南援天京。翼王兄弟何日攻庐?

石达开接令,即召胡以晃、曾天养议攻庐州。

石达开道:“安徽巡抚李嘉瑞,上月解职;新抚江忠源,各地窜援,至今未至。周天爵老朽,病死亳州。帮办团臣吕贤基,文人书生,全不知兵。此机可乘。”

胡以晃道:“这吕贤基,就知道慌,慌地一沓糊涂。听闻此妖受翰林编修李鸿章蛊惑,感念桑梓之祸,上疏清妖首儿,誓剿我等‘匪逆’。孰料尚未赴皖,即嚎啕如丧考妣。挽李鸿章手道:君祸我,上命我往,我亦祸君,奏调偕行。“

石达开道:“李鸿章,父子练兵,齐整悍勇,翰林作绿林,屡阻吾行,不可小觑。皖北袁甲三,接周天爵之职,逢战必胜,整肃亳州、蒙城、标里铺,更不可等闲视之。”

曾天养道;“李、袁皆小妖,无头乱飞,撞了大运;江忠源未至,皖地乱作一锅粥。吾合力一攻,妖必作鸟兽散。”

石达开道:“江忠源,屡戕我天国兄弟,南王冯云山大哥,更是命丧此妖手。今吾攻庐,其新晋巡抚,万死必救,吾设重兵,弑杀江妖。”

1853年11月10日,胡以晃、曾天养领一万精兵,先攻安庆北部重镇集贤关,斩清将赓音太、伍登庸。又攻桐城,杀士绅马三俊五百练勇。

11月29日,太平军兵临舒城。

翰林编修李鸿章正于舒城劝募团练。护勇劝:至皖练勇,无守城责,且未辖一兵,贼锋甚锐,可退守以图再举。

李鸿章思忖半晌,策马独走。

江西帮办团练大臣吕贤基闻李鸿章遁,愤然道:“吾奉命治乡兵杀贼,当以死报国。敢避寇幸免乎?”遂登城守御。城陷,贤基投水死。

12月1日,曾天养率前军进击庐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