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十七章 吉尔杭阿亡命高资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江西西南战场,更是火海炼狱。石达开圈围南昌、南康,曾国藩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四面绝境,命悬一线。

然杨秀清屡令回援,石达开不敢长逆,留黄玉昆固守江西,自率两万大军,由赣入皖,连克祁门、婺源、太平、泾县、宁国。

石达开离赣,曾国藩心安,疏曰:近来吉、袁、瑞、抚、建等府之贼,深濠密签,闭城坚守。近省之丰城、奉新、安义、靖安、建昌、德安等县,亦皆有两广老贼督率新附之匪踞守城池。官兵不至之处,则掳粮催贡,民不堪命;官兵一往,则援贼四集。该逆诡计,盖欲坚守各城,使我疆土日狭,饷源日竭,省会成坐困之势。今当力保广饶,以通苏杭之饷道;先剿抚建,以固闽浙之藩篱。此江西本省之兵勇所能竭力以图者。其南路赣州,则不能不借广东之援师;西路吉、袁,则不能不借湖南之援师。

然石达开万军蜂拥,攻占宁国,两江总督怡良亦惊,急咨向荣:宁国东毗广德,苏浙门户,且系芜湖军营后路,该逆窥伺三年,未能得志。今被占踞,四通八达,处处可虞。

向荣不敢怠慢,速遣副将蔡应龙领一千兵救援。

石达开设伏窑湾,斩杀蔡应龙,灭其大部,顺攻芜湖。

皖南镇总兵江长贵不支,遁逃黄池,急禀安徽巡抚福济:黄池为宁国、芜湖后路,四面受敌,且贼可越赴江浙,不如并守高淳,以资扼要。禀毕,即又飞遁高淳。

芜湖失守,陆师溃逃,水师吴全美部失去依恃,只得凭江游弋,渐成孤注。

向荣忧虑水师安危,急遣水师参将李新明率二十红单船驰援;又遣邓绍良赴援芜湖、宁国,调度防剿。

向荣昼夜苦思,寝食俱废,急急上奏:吾皇明鉴,陆路,上游贼焰肆炽,广建一带处处可通苏浙,我军唯集高淳,仅能截贼入苏之路,相机进剿,而入浙各路仅有秦如虎一军扼剿,力难周密。水路,自金陵以上、芜湖以下之裕溪口、针鱼嘴、乌江一带内河,上通庐州、巢湖,可以绕出安庆,贼船皆于此出江,往来金陵不绝。如将各红单分扼针鱼嘴、梁山江面,则上游之贼源阻绝,下游之贼势自孤,瓜镇、金陵南北剿办皆易。

1856年5月24日,邓绍良偕凯勇五百抵达建平(今安徽郎溪),整合江长贵、秦如虎、都隆阿、周天受各军,迎战石达开,三战三胜。

浙江巡抚何桂清甚悦,奏云:邓绍良自抵皖南以后,先从建平一带严密布置;复会督秦如虎,步步移营进扎,逼近宁国。三次攻剿获胜,办理颇为得手,急宜乘此声威,迅图克复。

东王檄急,石达开不敢久驻,留丞相朱凤魁统筹皖南,抵御邓绍良部;自将大军,兵分三路,一路沿江直插天京近郊,一路进逼秣陵关,一路兜攻溧水,自北、西、南三方逼近江南大营。

杨秀清意诛向荣,敕令秦日纲:即刻肃清镇江,彻歼吉尔杭阿妖军,自东攻击江南大营。违令,杀无赦!

杨秀清严令,秦日纲更不敢逆,率兵自瓜州渡江,二入镇江,谓吴汝孝道:“吉尔杭阿南、刘存厚东、余万清西,三路妖军,先攻弱敌余万清,如何?”

吴汝孝道:“吉尔杭阿、余万清有隙;余万清原本为主将;屡攻我镇江不克,遂以粮财美色,诱惑我三千兄弟。吉尔杭阿至,大肆剿攻,余万清之忠义勇,吉欲杀之。余万清背靠向荣,一拒再拒,两人势如水火。吾以为先攻刘存厚,吉尔杭阿必救。”

秦日纲道:“尔洞察人情事故,守一镇江可惜了。攻其必救,围点打援。尔率一部佯攻,牵制余万清。陈玉成困围刘存厚。吾与李秀成等扼要设伏,静待吉尔杭阿。”

秦日纲兵至镇江,围攻吉尔杭阿,向荣不敢坐视,檄调张国梁救援。

陈玉成围攻刘存厚,吉尔杭阿近在咫尺,提兵即救。

总兵虎嵩林劝:“贼众且锐,不可挡,万不可出;姑且舍之,徐图大举为便。”

吉尔杭阿道:“江宁知府刘仲山,随吾攻镇江,夺银山,破瓜州援贼,争金鸡岭,功皆最。上海围剿小刀匪,误杀夷妇,仲山曰:此不足启边衅,请以一身偿;若欲战,虽死不相下也!如此之人,倘若不救,碌碌何为!高资地险,一战绝贼粮道,贼粮绝则巢穴可覆,镇江旦夕且下。不成,吾宁以死报国耳!”

虎嵩林又劝:“可檄调余万清部襄助,张国梁援军,已在途中,亦可稍等。”

吉尔杭阿道:“张总兵国梁之智勇,旷世罕见,惜远水不解近渴。余某万清,此一败再败之徒率反而忘本之兵,亦为军乎?杀之不能,见之生恶。一发千钧之时刻,万不可迁延。”

吉尔杭阿驰抵高资城外,被围,亲执旗指麾,鏖战五昼夜,猝中炮,殒。

刘存厚闻,泣嚎:“士为知己者死。遂率亲兵拼死杀入重围,携吉尸,力战突围,中道遇伏,杀兵数百,马陷泥潭,中箭而亡。”

秦日纲横扫吉尔杭阿、刘存厚残军,折而东向,又灭参将周兆熊一军,继而回返,围攻余万清之忠义勇。

余万清退亦不能,守亦不能,自知必死,默然怅然,坐而待毙;忽闻帐外喧嚣嘈杂,万清出帐一观,三千忠义勇,整齐列队,赫然肃立,齐呼:“宁战死,勿退生。”生机乍现,余万清如释重负。

秦日纲五攻余万清大营,不克。

李秀成道:“余妖万清,道州遁退,已是必死;今若再退,万劫不复。其下忠义勇,皆反水之徒,亦无退路,势作垂死一挣。另,张妖国梁,已占丁卯桥、五风峰;气势正汹。”

秦日纲道:“暂弃此妖,奔赴天京,入城暂歇。”

李秀成道:“东王有令,攻破江南大营,方能兵入天京,不奉令者立斩!”

陈玉成道:“向妖江南大营,乃一字长蛇曲列。钟山以东之仙鹤门为其头,青马群乃其七寸;钟山大营为其腰,七桥瓮、孝陵卫是其尾。掐头去尾斩腰,向妖必没。”

秦日纲道:“向妖经营三载,大营久扎固坚,欲速则不达,此须从长计议。兵至天京近郊,尔俩入城面陈,细叙款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