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六十九章 赖文光大战尹隆河(1)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第一百六十九章 赖文光大战尹隆河(1)

松、树二军败讯至京,御史穆缉象阿弹劾曾国藩骄妄任性、剿匪不善、督师无功。

慈禧太后道:年余以来,曾国藩所派将领,驱驰鲁、豫、楚、皖等省,不遗余力,歼贼亦颇不少,虽未能遽蒇全功,亦岂贻误军情者可比!该御史所奏,着毋庸议。

慈安太后道:鄂东以外,陕西捻情日益猖獗,张捻一股由许州西上,绕越潼关、商州、秦岭,围扑华阴四十余日。刘松山追剿不及,刘蓉堵截不利,于华州大败,伤亡七百余人后,复于灞桥惨败,三十营湘勇,折损大半,提督杨得胜、萧集山、萧长清、总兵萧德扬、候补道萧德纲皆殁于战阵。

慈禧太后道:现在陕军俱已溃散,别无可调之兵,捻匪到处窜扰,几乎无地非贼。兹着左宗棠即赴陕甘,暂毋庸来京,即就现有兵力,取道入关,妥为筹办,以副期望。六爷何意?

恭亲王奕訢道:权属一人,方能专注。左宗棠一言九鼎,陕甘有望;曾国藩速返金陵坐守,李鸿章方无掣肘。

慈禧太后道:陕甘总督不足以节制巡抚,兹著左宗棠钦差大臣关防,全权总理陕甘军政事务。速传上谕,左臣总棠务必兼程驰往。另,曾臣国藩既经接受两江督篆,所有察吏筹饷及地方应办事宜,均关紧要;且金陵亦不可无勋望素著大员坐镇。着即回驻省城,以资震慑。该督公忠体国,自当仰体朝廷倚畁之隆,勉为国家宣力。一切军情调度,仍着李鸿章随时咨商,以资裨益。

左宗棠接旨,奏曰:现在西事紧急,既不敢逗留武昌不进,致误军机,亦不敢冒昧径行,致贻后悔。微臣不求旦夕之功,但求最后之胜。

臣意,缓进急战,先捻后混,先秦后陇。捻匪飘忽驰突,兼善用骑,甚难扼制。西征大局,非增马队、讲求车营,别无胜算。车与炮合,以车营、步队挡马贼,而以马队抄其后,或有胜机。

臣除自带亲兵三千,复于湖南选旧部三千,奏请刘典为甘肃按察使,帮办陕甘军务,速于湖南募勇六千,高连升一军六千亦火速自广东北上。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臣北上剿捻之饷银:奏请浙江每年协饷84万两,广东、福建各给48万两;其余不足之缺项,由道员胡雪岩于上海向洋商借银120万两。

以上诸项,皆为剿匪之必须,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允准。谨奏。

慈禧太后接奏,道:左臣总棠用兵,善审时机,逢战必胜;此次驻足武昌,缓进急战,亦或得当;着准所议。曾臣国藩,是否已至徐州,与李臣鸿章交接咨商否?军机处务必迭谕催促。曾臣国荃,务必迅饬湘淮诸将,歼赖、任贼逆于唐白河、襄河之间。

曾国藩连接谕旨,再不迁延,正月初六日,启程上路,十五日至徐州。

李鸿章迎出叩见,喏喏连声曰:吾师辛苦,吾师辛苦,快请上房歇息。

曾国藩道:剿匪任重,有劳少荃,可有诛贼良策?

李鸿章道:郭松林军挫于德安,张树珊公阵亡,贼益张,恩师可否饬令霆军火速入鄂?

曾国藩道:闻听张树珊公仙逝,吾即急饬霆军入鄂驰援。

李鸿章道:多谢恩师,刘铭传部已与赖捻接仗,霆、铭合力,无坚不摧,必诛残捻。

曾国藩道:贼中盛传,赖酋善谋,任酋善战;唐酋之兵,所向披靡。任酋之骑最悍,诚项羽之俦,人中之怪杰也;唐酋日荣,原乃石酋达开麾下,逃出升天,出蜀入陕,百战成魔;此二酋,少荃可有专策应对?

李鸿章道:启禀恩师,鸿章探得,唐酋部众强盛,但仍张翼酋旗号,略不肯相屈降;赖酋、任酋口虽不言,心实嫉之;吾已饬令反间。任酋虽铁石心肠,然其麾下,鱼目混杂,绝非铁板一块,大军围诛,恩威并施,必有斩获。

曾国藩道:但愿沅甫能整合诸军,诛赖任贼逆于江汉山水之间。

捻军一败郭松林,二诛张树珊,士气大振。众王再议去处,德王唐日荣道:北有霆、铭二强妖,南乃长江,西为汉水,惟一可行之道,乃东驱入皖,再攻天京,调妖回防,择机围歼。

遵王赖文光以诸葛孔明之《隆中对》否之。

唐日荣愤愤不平,又曰:西路汉水阻隔,吾等十万大军,泅渡不成,必为妖乘!想当初,吾为翼殿前锋、中旗主将,于川地鏖战两载,安不知蜀道之难!

是夜,唐日荣熟睡之时,被赖文光诛杀。

众王不解,赖文光曰:截获唐日荣通款清妖文书,为大局计,不得不为。

德王麾下诸将不忿,私下密议,甲曰:翼王逝,德王不降于米粮坝,以邀翎顶之宠,不降于黑石渡,以保首领之全,非郑勇和、马融和辈也。

乙曰:吾等新胜,江汉震动,巴蜀惊恐,所向摧破,无战不捷,天下之至愚者,不降于主亡国覆,乃降于此际乎?

丙曰:德殿以翼王为重,仍张翼王旗,赖嫉之,遂杀,又得吾等,一箭两雕,何乐不为?

丁曰: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赖某今日可戮德王,明日亦可戮吾等,时机得当,以走为上。

鲍超霆军、刘铭传铭军日益进逼,赖文光再召诸王议论攻防。

鲁王任柱道:妖军七八万众,四面麇集,吾若不能彻歼一部,甚难泅渡汉江。

赖文光查观舆图,沉思良久,方道:臼口镇,地处汉水、尹隆河之间;汉水此段,江面狭窄,水流纡缓,可以横渡;此处,土肥水裕,物丰粮盈,供应充沛;刘妖铭传自东而来,彼若攻,必渡越尹隆河,大炮辎重甚难随行,吾可趁其半渡而击之。鲍妖之军,遣一悍部,牵制即可。

魏王李蕴泰道:分兵则军单,不如合军破刘妖,后再破鲍妖之为稳健。

鲁王任柱亦附。

赖文光道:鲍妖之霆部,刘妖之铭部,皆为妖中最悍者,两部夹击,吾无胜算,必筹划一万全之策,方可分而灭之。传吾军令,大军速至尹隆河西岸,筑垒浚濠,休整待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