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十五章 秦日纲回援镇江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秦日纲、陈玉成接杨秀清军令,率兵两万,日夜兼程,于1856年1月23日,抵天京外围,暂驻栖霞一带。

杨秀清恐秦、陈力单,又调李秀成、陈仕章、涂镇兴、周胜坤、周胜富五丞相领一万兵襄助。且令秦日纲:兵出南岸,水陆齐进,声援瓜洲、镇江,倘被向妖扼制,即渡江击北,由六合、仪征而至瓜洲,再行南渡,以图功成。

秦日纲谓陈玉成道:“吾意,兵分三路,一击江南大营,一击殷巷,二皆佯动;吾等督率主力,沿江疾进,声援镇江。”

三万太平军骤集金陵以东,向荣惊悸。

张国梁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向帅不必多虑。”

向荣道:“闻系芜湖两岸外援,及两梁山、金柱关、和含一带,并庐州、三河之贼,接续归并金陵,分布各城。探报,贼克日大股出巢冲窜:一由神策门至仙鹤门抄拒我兵;一由观音门沿江至栖霞一带直走镇江;一由南路扑殷巷、秣陵,以图内犯;并埋伏太平各门附近,俟我兵分股分路,即来围扑大营;又有大小贼船在夹江窥伺下窜。”

张国梁道:“自殷巷、秣陵内犯句容,兵家所不为。贼主攻者,镇江、大营,二必有一,吾即偕秦如虎至仙鹤门御敌。”

向荣道:“面面布置周密,绝不至顾此失彼,吾即饬请吉尔杭阿,速速分兵,扼控宁、镇沿江要冲。”

吉尔杭阿得讯,饬令余万清率兵一千,驰援东阳,虎嵩林领兵八百,协防高资,作东阳后援。

刘存厚道:“余万清部现驻京砚山,远不可及。”

吉尔杭阿道:“反复无常之徒,可有可无。”

1856年1月29日,秦日纲分兵佯攻殷巷、仙鹤门,韦昌辉亦兵出龙脖子、雨花台,诱向荣分兵。秦日纲自率主力,由栖霞疾进至石埠桥。

向荣情知中计,急令秦如虎率部绕至东阳,与守将德安堵截前路;张国梁兵出仙鹤门,自后夹击。

秦日纲重兵在握,轻解张国梁、秦如虎攻势。援军将至,吴如孝振奋,几欲溃围而出。

向荣兵不敷用,饬令邓绍良自芜湖抽调主力驰援。

1月31日,余万清抵龙潭,联秦如虎、德安,围攻石埠桥竟日,不克。

是夜,数千太平军沿江洲东进,步步为垒,直逼镇江。余万清见势急危,驰赴下蜀堵截。向荣查漏补缺,饬令秦如虎进驻龙潭,余万清扼控下蜀,德安、虎嵩林分守东阳、高资,四部互为犄角,节节堵扼周严。又遣副将蔡应龙持令督战,再令张国梁自后跟进,复行夹击。

两军混战半月,胜负不分。向荣疏曰:秦贼势众且悍,我兵经旬截剿,虽未能大挫贼锋,而自东阳以至龙潭、下蜀街,连营三十余里,连日堵截。该逆虽于洲地往来冲窜,既不能飞越内犯,亦无从窜扰镇江。所有河汊沿江,已由吉尔杭阿调拨下游仗船,分泊高资、鲇鱼套一带,拦堵金山贼划,截住贼人出江之路。

秦日纲屡攻难进,嗟叹:“援镇之途,濒江倚山,极难回旋;其间要冲,皆为妖踞;吾三万大军,蜗居此隅,进退不能,如何是好?”

陈玉成道:“吾万兵团簇,日久必变。龙潭、下蜀之间有一村,名曰仓头,滨江扼要,占而据之,妖必来攻,战线广开,多多益善。”

2月13日,秦日纲尽遣主力,兵分三路,进击下蜀。余万清、虎嵩林、蔡应龙分兵接战。两军血战三日,僵持不下。陈玉成乘机攻占仓头。

余万清大惊,即偕秦如虎、张国梁围攻仓头。

秦日纲见状,急遣一军,自三汊河潜袭龙潭。后路告急,张国梁无奈撤军,偕德安联攻三汊河、张杨村。

陈玉成、李秀成等趁机兵出仓头,四下扰击,两军战线蔓延百余里。

张国梁咨禀向荣:兵力愈单,而处处皆关紧要,几于剿不胜剿,防不胜防。

向荣急遣京口副都统绷阔率二百马队驰援,饬令仪征、六合水勇增防高资、下蜀,又令明安泰奔赴句容,再令邓绍良督师龙潭,居中调度。

向荣调兵遣将,秦日纲心烦意乱。

陈玉成道:“吾可佯攻东西榭,做取句容之势。主力实则沿江疾进,打通援道。”

秦日纲道:“此谋甚好。”

太平军转兵句容,余万清不以为然,道:“贼乃声东击西,吾宜分兵扼守内险,重兵堵截江边。”

邓绍良道:“贼逆肆意,随占随弃,并无章法;倘若内犯,苏常不保,吾等担不起干系。”

吉尔杭阿亦附,邓绍良遂令下蜀大部兵勇,转进东西榭一线。

邓绍良分兵,秦日纲喜叹:“镇江城内吴汝孝部,有兵万余,皆为罗丞相大纲属下,凶悍无比。吴汝孝出城西攻,吾倾兵东顾,东西并击,下蜀街敌弱,必不堪一击。惟撼之事,吴汝孝不知吾意。”

陈玉成道:“吾即去吴处。陆路不通,吾一叶扁舟,即可抵镇。”

秦日纲道:“贼船炮淋漓如雨,万要小心。”

1856年3月17日,秦日纲饬令李秀成率军先行迂回,堵截张国梁后路。又令涂镇兴焚毁旧垒,攻占炭渚、桥头。

李秀成道:“不知陈玉成入镇江否?”

秦日纲道:“即便不至,你我亦应歼灭清妖,打通援道。妖中悍者,张国梁也;其若退,妖必溃。惟恐之处,八里铺江北大营之清妖,渡江来助;京口瓜州一水间,半时即至。”

李秀成道:“此不必虑,南北妖孽之不互不通气,久矣!”

陈玉成孤身入镇,进见吴汝孝,言明战况。吴大喜,即点精兵三千,进驻黄泥洲,与涂镇兴部隔河相望。

余万清得讯,急遣游击田宗扬前往堵截,并请邓绍良扼控江滨,邓拒。

3月18日夜,秦日纲发令总攻,张国梁、吉尔杭阿不备,仓皇而退,陈玉成、吴汝孝乘势猛攻,进抵桥头。两军相通,大锐声张,欢天喜地。

19日黎明,秦日纲督率两万大军杀奔吉尔杭阿大营,连破营垒十六座。

吉尔杭阿急令虎嵩林坚守高资,自偕刘存厚退守九华山大营,节节抵御,处处防守。

秦日纲攻坚无力,只得屯兵城外。

向荣斥邓绍良意见偏执,调度不合军心,又不能力图截击,致贼两面通连,蔓延炭渚、桥头,内犯不窜,情形吃紧,檄令张国梁总统各军。

张国梁接令,即刻逼前移扎,进踞姚冈,又令余万清退守高资香口,应援虎嵩林部,再令秦如虎、蔡应龙、杨瑞乾进扎东西堰冈、东堰山;复咨请吉尔杭阿,厚集兵力,严密堵截,时机成熟,东西对进。

秦日纲、吴汝孝接济断绝,货药告竭,所存米粮,仅敷月余,火速告援。

杨秀清敕令秦日纲务必力攻不殆,打通退道,否即严惩不贷。又咨令石达开:翼兄之军,围攻吉安月余,何日攻下?镇江危殆,十万火急,功成回援,切切勿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