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九十章 同治帝孤行己见(1)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第一百九十章 同治帝孤行己见(1)

左宗棠攻取肃州,同治帝甚喜,迅谕:左宗棠剿匪功高,着授协办大学士,一等轻车都尉世职。金顺,加恩开复革职处分,赏还黄马褂、花翎清字勇号。提督宋庆,尤为奋勇,着赏戴双眼花翎。刘锦棠直捣金积堡,功不可没,着赏一等轻车都尉世职。詹事府詹事袁保恒,筹措军饷,始终无误,着赏给头品顶戴。

恭亲王奕訢上言:启禀皇上,甘陇平定,吾军气势正炽,正宜鼓行而西,剿洗阿古柏、白彦虎及罗刹国诸丑虏,一战而定西陲。

同治帝道:治天下之道,莫大于用人。然人不同,有君子焉,有小人焉,必辨别其贤否,而后能择贤而用之,则天下可治矣。大军出关,牵一发而动全身;左卿宗棠近来眼目昏花,心神恍惚;其之衰态,甚难统筹全局。朕意,金顺率所部迅速奔赴古城,会同景廉进剿。穆图善赴安西、敦煌、玉门一带驻扎,妥善防剿,以为后援。宋庆、张曜督带所部疾驰哈密,与文麟、明春会同剿贼。各军转运粮饷,由左宗棠督办,源源接济;倘因粮饷不继,致误戎机,朕唯左宗棠是问。

奕訢道:启禀皇上,军无主将,累死三军;权责不明,互相推诿,接战必败。西征主将,非左宗棠莫属。

同治帝道:非朕不择,左宗棠顽疾在身,自请开缺,孰能奈何?

军机大臣、武英殿总裁文祥道:启禀皇上,已革提督成禄于权家囤庄屠杀二百余人,为害甚巨;思规百年之安,不敢急一时之效!成禄其人,苛派滥杀,情节极重。御史吴可读以为,成禄可斩之罪十,不可缓之势五,臣以为极是。恳请吾皇斩杀成禄,以儆效尤而壮大军西进之声势!

奕訢道:已革提督成碌于征粮外,复照粮摊捐,民人不服,既诬为叛逆,捕杀二百余人,实属可恨,宜应斩立决!然成禄究系误听人言发兵,并未亲往攻打,与实在诬民为逆者不同,应否改为斩监候,恳请吾皇圣裁。

同治帝道:成禄倘真滥杀无辜,当斩!先前有旨,成禄本应会合陶茂林、联捷、鹤龄、骆秉章四部,整军西进。奈何饷单银乏,成禄仅组三千之军。成碌至肃州,初时,亲统前队行抵玉门,搜剿窜匪,于新墩子滩地方,将护粮悍贼数百击毙。肃州逆臣勾结土匪围攻金塔,经成碌派兵救援,大获胜仗。以此看来,天下无一无是处之人。

成禄抑或起死回生,御史吴可读怒不可遏,再奏:已革提督成禄,肆行矫诬,戕民屠村,即乃奸臣。对其缓诛,不仅无以对临难死事各员,抑且无以服获咎被戮诸臣。恳请皇上宸衷独断,将成禄即行正法。

臣欲有言,则恐无以厌议者之心;臣欲无言,则又恐无以塞言事之责。仰屋窃叹,无所控告。每读宋臣张咏劾丁谓奏语,辄不胜流连慨慕。想见古人忠君爱国、奋不顾身之义,臣亦愿效此愚枕,奏请皇上先斩成禄之头,悬之藁街,以谢甘肃百姓。然后再斩臣头,悬之成氏之门,以谢成禄。

同治帝观奏,怒谕:吴可读欺朕矣!大不敬矣,斩立决也!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各堂官争相画诺,惟大理寺少卿王家壁弗,家壁奏曰:吴可读因桑梓受害,措辞不无激切,终究出于公愤,发于愚诚。吾皇设言官,监察本乃职守,若使无言者不得言,有言者不敢言,相顾缄默,日久成风,恐非国家之福。微臣实不敢随同画稿。

两宫太后闻悉,赶紧劝慰。

慈安太后道:吴可读其人,斩杀不得,执意而行,必堵言官之路也!

慈禧太后道:西疆祸乱,惟左宗棠能定,左氏东戡闽越,西定甘陇;纵观寰宇,才无出其右者!吾皇切勿孤行己见。

同治帝道:亲政伊始,左以辞呈挟制,吴以气势凌压,左、吴皆无天良矣。

慈禧太后道:国事蜩螗,如沸如羹;吾皇新政,军机处、六部九卿本应排忧解难、鼎力襄助!奈何管窥蠡测者,多如过江之鲫也。皇上传西北之谕,传既传矣!左卿宗棠即有放轶,然亦必知吾皇用心之良苦。成禄之案子,事关吾皇威权,误听与否,滥杀与否,已无关紧要矣!著御前大臣醇亲王奕譞,速召六部九卿再行核议。

同治帝道:多谢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垂怜!

1873年9月28日,同治帝谕曰:上奉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懿旨,两宫皇太后保佑朕躬,亲裁大政十有余年,劬劳倍诸,而尚无休憩游息之所,以承慈欢,朕心实为悚仄,是以谕内务府大臣设法捐修,以备圣慈燕憩用资颐养。

一月后,同治帝再谕:朕念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十一年以来,朝夕劳惕,倍极勤劳,励精以综万几,虚怀以纳舆论,圣徳聪明,先被四表,遂致海宇升平之盛世。

自本年正月二十六日,朕亲理朝政以来,无日不以感戴慈恩为念。朕尝观养心殿书籍之中,有世宗宪皇帝御制圆明园四十景诗集一部,因念及圆明园本为列祖列宗临幸驻跸听政之地,自御极以来,未奉两宫皇太后在园居住,于心实有未安,日以复回旧制为念。但现当库款支继之时,若遽照旧修理,动用部储之款,诚恐不敷。

朕再四思维,惟有将安佑宫供奉列圣之所及两宫皇太后所居之殿,并朕驻跸听政之处,择要兴修,其余游观之所概不修复。即著王公以下京外大小官员量力报效捐修。著总管内务府大臣收捐后,随时请奖,并著该王大臣等核实办理。庶可上娱两宫皇太后之圣心,下可尽朕之微忱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