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秀成回天乏力(1)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第一百四十七章(1) 李秀成回天乏力

李秀成东西奔波之际,淮军各部,渐已逼近苏州。

1863年8月下旬,李鸿章亲至吴江,召集各部,商谈攻苏事宜。

李鸿章道:苏州城大而坚,四面多水,惟水陆配合,战事方顺。北路,李鹤章偕刘铭传、骆国忠部,水陆进击江阴、无锡,拊击苏州西北,断苏常之联。南路,程学启开字营、戈登先生洋枪队依托吴江,进逼苏州东南。黄翼升率淮扬水师,李朝斌率太湖水师,飞驰水路,往来应援。此之布置,可有瑕缺?

程学启道:吴江南连嘉兴,北接苏州,西濒太湖,面面皆为贼窟。我于吴江以南扼扎二营,以挡嘉兴之贼;再于吴江西北扼扎二营,以挡苏州来贼;何安泰部驻守城中,总统吴江战事;我即回老营,偕戈登先生,自昆山攻击苏州。

李鸿章道:吴江乃苏浙要冲,贼逆定会复至。吾即抽调一部,侧击嘉兴,以分贼势。攻苏拒援,宜自吴江开启。江阴之城,扼江海之冲,拊常州、无锡之背,为南贼北窜咽喉。刘铭传、李鹤章等合击半月,未见起色;速传吾令,黄翼升水师,即刻水路应援,助攻江阴。

淮军合攻半载,江阴城摇摇欲坠,广王李恺顺飞书求援。

常州距江阴一步之遥,护王陈坤书亦知唇亡齿寒,亲率四万大军,飞驰来援;潮王黄子隆闻讯,亦出无锡,会合陈坤书部,攻击江阴之南;苏州、溧阳、丹阳各王,接广王求援文书,亦纷纷出兵,进援江阴。

刘铭传内攻江阴,外抗援军,鏖战半月,攻守皆乏。

李鸿章察观战局,饬令李鹤章率亲兵营、郭松林率松字营、张树珊率树字营,三部分头并进,疾驰江阴。

记名总兵郭松林得令,率兵四千,攻破祝塘、璜塘,进驻无锡、江阴之交。

郭松林至,刘铭传如释重负,亲至寒喧。

郭松林道:江阴城坚,援贼势大,省三兄可有制敌良策?

刘铭传道:江阴城阔墙厚,自不易取;西自江边,东至山口,贼逆沿河扎木城十余里,其中石营、土垒、木卡大小百余座,亦甚难攻。江阴城外,贼援十万,虎视眈眈。

郭松林道:欲取坚城,必先拒援。

刘铭传道:我亦此意,子美兄速率松字营,绕伏贼后;我督全军,正面攻击。

9月11日,刘铭传督军叫战,陈坤书、黄子隆等率部倾出,两军接仗之际,郭松林突率骑队自后杀出,太平军猝不及防,乱了阵脚,四散而去。

次日,李鹤章、刘铭传、郭松林等合攻江阴,鏖战一日,不得。13日,再战,无果。是夜,淮军趁黑潜行,攀缘入城,俘杀广王李恺顺以下二万余人。

李鹤章、郭松林皆感叹杀戮肆意。

刘铭传道:贼逆攻占江阴之时,屠杀蒋庄三千余众,老幼妇孺,皆未放过,吾等杀降,乃为祭奠无辜之亡灵也。

李鸿章闻,不置可否,咨饬刘铭传、李鹤章、郭松林等:江阴光复,攻苏伊始;无锡攻克,始能由此路进。是故吴江为南路咽喉,无锡为北路咽喉。欲披其腹心,须先扼其咽喉,庶可渐逼渐近。吾令,刘铭传即率铭字九营,进扎青阳镇;此镇介于江阴、无锡、常州三县之间,刘部固守之余,谨防护酋袭后,芙蓉山高地,务必遣军守护。郭松林督率松字六营,适时进扎缑山一带,大军开攻无锡,自此开始;张树声、滕嗣武部,进扎张泾桥周边,守护松字营后路。黄中元、周寿昌三营,即攻大桥角,防贼北进常熟。李鹤章,偕黄翼升水师,往来调度,兼保饷粮通畅。

江阴失陷,李秀成心如火焚,急至金龙殿,面陈红秀全:江阴失守,苏常门户大开;杭州来报,左宗棠妖军围攻富阳半载,守军弹尽粮绝,城垣亦将不保。

洪秀全叹曰:苏浙不保,天国危矣,天国危矣!忠胞速速提军援救,时限四十日,四十日后,忠胞务必回师援京。

9月23日,秀成复至苏州,与众王协商江浙战事。

慕王谭绍光道:妖军攻破昆山,逼近娄门;攻破吴江,逼近胥门;妖军倘若攻破无锡,苏州再无通途!

纳王郜永宽道:启禀忠王殿下,妖军围攻江阴之时,吾部攻击荡口,意取常熟,调妖分兵;无奈妖军势大,屡屡铩羽。

秀成道:曾国荃、李鸿章、左宗棠三妖,分攻我天京、苏州、杭州,其势汹汹。江浦败后,吾兵不足;现只能会集各军,先破李鸿章妖军。吾令,谭绍光固守苏州;李世贤、林绍璋会同黄子隆,里应外合,彻歼围攻无锡之妖;陈坤书部,攻击江阴,以为牵制。吾率主力,合取大桥角,北进常熟,断妖后路。各军速为战备,下月开攻!

10月9日,侍王李世贤、章王林绍璋督兵五万,进至无锡,大军自南门铺开,绵延三十余里;潮王黄子隆,亦率万人,出城助战。

太平军势大,郭松林无惧,谓李鹤章道:吾军可分三队,吾率一队,诱贼深入,其余两队,埋伏左右,待贼进前,季荃兄即令各部,摇旗呐喊,开炮放枪。贼虽六万之众,然皆乌合,闻声必溃。

李鹤章道:子美兄、方忠兄屡履阵仗,逢战必胜,鹤章佩服之至。

郭松林道:季荃兄客套,疆场杀伐,吾等本分

10月10日,郭松林自率一队,且战且退。

李世贤、林绍璋等求战心切,拼命追赶,直入伏圈,伤亡惨重。

李世贤等溃败,李秀成叹息之余,速率郜永宽、陆德顺、黄章桂、黄隆云、黄金爱五王及忠二殿下李容发六部,合兵十万,水陆并进,围攻大桥角。

淮军兵不足两千,黄中元、周寿昌高接低挡,艰难撑持。

李鹤章看穿秀成意图,即自各地抽调六千大军,驰援大桥角。

是夜,周寿昌率敢死队百人,潜至河岸,燃爆太平军弹药仓,只听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数百太平军顷刻殒命。

秀成叹曰:天不助我,徒呼奈何!速传吾令,大桥角不破,誓不回营。

秀成督兵再攻,大桥角岌岌可危。

周寿昌、黄中元督率守军,拼死不退。10月13日,淮军各部陆续抵近,李鹤章一声令下,张树声、张树珊、滕嗣武、黄翼升等水陆各部,即刻前后包抄,左击右攻。太平军不敌,复又溃散。淮军趁机追至大运河一线,进逼百渎港,距苏州一步之遥。

秀成不馁,再自苏州、无锡、溧阳、宜兴,调兵八万,即行决战。

10月20日,扬王李明成率援军二万,驰至。

李明成私谓秀成道:清妖势大,洋妖炮利,百战无胜,可有万全之策?

秀成道:无有旁门,山未穷水未尽,惟战耳!

李明成道:吾与侍兄、陈坤书接战程学启、郭松林、刘铭传三妖,逢战皆败,军心大颓。

秀成道:程、郭、刘妖之猛,不亚于鲍妖;之智,远超鲍妖。程、刘未至,吾可集中兵力,剪除郭松林妖部。

10月23日,扬王李明成率兵三万,围攻松字营,不胜;李秀成亲率主力增援,亦无进展。秀成遂令侍王李世贤、护王陈坤书、潮王黄子隆、守王方宗海,咸来助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