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十七章 曾国藩无奈分兵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汉阳复失,武昌告急,曾国藩哀呼:“两载戎马,付之一炬。诸位将军辛苦,此过此失,皆记国藩名下。吾即请旨交部严加议处。胡林翼、李孟群二部,即刻返鄂,声援武昌。李元度,投笔从戎,速至平江募勇。萧捷三,进驻康山,即于鄱阳湖里,添造大船,添募水勇,各小舟有所依附,乃能自成一军,外防大江之贼驶船入湖,内防饶州之贼掳船出湖,相机拊湖口、梅家洲之背,应援九江战事。塔齐布、罗泽南复攻九江,长蛇之腰,务必切断。彭玉麟督率水师,上驶沔阳新堤修复;兼及援鄂。杨载福即赴岳阳,洞庭湖上,再造水师。吾即至南昌,执邀抚臣,筹措粮资,造船募勇。”

是夜,国藩上疏:奏为内河水师三获胜仗,恭摺驰奏,仰慰圣怀事。

窃水师于十二日焚烧湖口卡内贼船,乘胜冲入内河。萧捷三、段莹器等及各营长龙、三板百二十余号,挂帆上驶,行至大姑塘,尚无贼艨,即行宿泊。十三日,上至平风地方,见贼战船、民船共二百余号,图起击之。该逆自恃在湖口卡内百里,不虞我军之猝至也,大炮、群枪抵死抗拒。我军先烧其民船,贼阵既乱,及焚其战舟。凡焚船二百余号,夺获三十五号,夺炮七十余位。各三板自先日出队,小艇不便宿食,至是始得一餐。

十四日,该逆以前夕所抢我军之船,冒为官兵,自湖口驶上袭我内河之师,辅以小划百余号。时萧捷三、段莹器等已闻十二日夜老营被烧之信矣。因约各哨,寂静以待。逆船扑近,众炮齐发,群子喷飞。该逆立刻败下,纷纷凫水,击沉、烧去小划、三板共五十余号。追至湖口,见该逆搭浮桥二道,旧卡一道,关锁牢固,势难冲出,收队回泊大姑塘以上。各营官以十三所抢民船,恐其累重,为贼所乘,至是尽数焚之。外既与九江大营隔绝,内又与江省远离,银两、子药,俱无所出,不得已就取于南康。

十九日入至吴城镇,探悉逆匪由彭泽湖口而来者,约有数千人。窃据都昌县城,筑城挖壕,掳有大小船只四百余号,停泊县河,装载辎重。二十六日,水军各营官在罐子口熟商,以都昌既有逆船窃踞,倘我军一出,仍复滋扰,转不能一律肃清,不如趁此时烧尽。因派定三板、划船四十余只,营官萧捷三、孙昌国、段莹器、贺虎臣、邓冀升亲督之,于二十七日五更即开行,并派熟悉河道之翟秉茂前往指引。是晨,烟雾迷漫,严戒各船不准放一炮,出其不意,突而袭之。巳刻,抵都昌县,见逆船排于河面,大小数百号,黄旗飘拂,该逆尚未惊觉。各营蜂拥而前,枪炮齐放,火球、火箭并发,时值东南风,顷刻之间,火光贯日,将逆匪辎重船只数百号烧毁清净。贼匪击死者、扑水死者不计其数,生擒五十一名,即时正法,余匪奔入县城。因无陆兵,不敢上岸穷追,师还路过鸡公湖,有小划船三百余号,各营官带勇下水,概行烧尽,免为贼有。此搜剿都昌河内,大获全胜之实在情形也。

伏查水师自冲入内河,日夜辛勤,三获全胜,搜洗鄱湖支河,劳勤可嘉。然冒险冲入,与外江水师相隔,疏失实甚。目下外江苦乏小船,即拟赶添民划。内河水师,饬令决战冲出,两面会剿,务期力破湖口一关。所有内河水师屡胜缘由,谨会同江西抚臣陈启迈恭摺由驿驰奏,伏乞皇上圣鉴,训示施行。谨奏。

报喜折子呈上,曾国藩寝食难安,遂又奏道:水师三胜两挫外江老营被袭文案全失自请严处摺。

奏为水师三次获胜,两次败挫,恭摺驰奏,仰祈圣鉴事。

窃水师攻破贼排,陆军在梅家洲获胜,业经驰奏在案。初十日,胡林翼、罗泽南等锐意欲攻破梅家洲贼垒,负布袋囊土,人持火包,一拥而前,冲突于贼炮攒簇之间。前者虽伤,后者犹进,逼近贼墙,超跃而入。已入数十人矣,抛掷火包,误伤同入之侣,以数人负送而出。在外者误认为败退,适南头一垒贼队冲出,西路官军相率退奔,入垒者恐外队挫失,亦即退出;奔溃至三四里之遥,始行卓旗驻立,回军与战。该逆亦反奔,我军追之更急,杀贼三十余人,该逆遁入坚垒,固匿不出。

水师自初六攻破贼排后,该逆连夜将大船凿沉江心,实以砂石,仅西岸留一隘口,拦以篾缆。初十日陆军攻垒之时,约水师同攻此卡,彭玉麟、孙昌国、萧捷三等督三板各船,斩缆冲入,焚其战船三十余号,民船三百余号,毙贼约百名。我军受其隘口三面之炮,伤亡亦数十人。

十二日,陆军复攻贼垒,功逼终日,以炮多垒坚,卒不能破。水师复冲卡内,燔贼战舟三十余号,民船约五十号。自是,贼所夺江西战舟焚烧略尽,仅余夹洲内十余船。自湖口至姑塘四十里,贼艨肃清矣。此初十、十二日陆军攻垒、水师战胜之实在情形也。

营官萧捷三、段莹器、孙昌国等,欲速清鄱湖以内,遂乘胜追至大姑塘以上,从之者各营长龙、三板百二十余号,皆轻便之舟,勇锐之士,扬帆内驶,日暮不归。讵料该逆窥我军小船冲入内河,即出小划二十余号突出卡外,围我军快蟹大船,保升都司史久立首当其冲,被围良久,船只延烧,力战死亡。

是夜三更,该逆复用小划三四十号攒入老营,烧我船只,两岸贼匪数千,火箭喷筒,迷乱施放,呼声震天。

我军以内河百余小船未归,无以御之,被焚大战船九号,小者数号,杂色坐船十三号。各勇狃于屡胜之余,变起仓猝,快蟹、长龙等船挂帆上驶,李孟群、彭玉麟不能禁止。次日,悉回九江大营。

臣国藩闻信之下,不胜愤懑,战船焚失虽属无多,而百余轻捷之船,二千精健之卒,陷入鄱湖内河,业被贼卡隔绝,外江所存多笨重船只,运棹不灵,如鸟去翼,如虫去足,实觉无以自立。

副将杨载福自攻破田家镇后,即在武穴养病,因飞调来营,十七日力疾往下游进剿。行抵浔城十五里之张家洲头,贼船已分两路上犯。杨载福派哨官张荣贵、陈金鏖等由新河下击,自率各哨由老河下击,澄海营官何敦五亦由老河随剿。鏖战良久,该逆败退下窜。追至老湾,其快蟹船贴靠北岸,陆贼护之,不能夺取。炮毙贼数十名,我军哨官沈光荣阵亡。

张荣贵等自新河下者,遇贼三板及小划约三十只,我军九船胜之,追至湖口县,绕出老河,与杨载福会合。两路凡焚船二十六号,夺船五号,四更收队。此十二夜水师败挫、十七日进剿获胜之实在情形也。

自十二夜水师失利后,贼之凶焰顿长。梅家洲之贼,夜夜往扑胡林翼、罗泽南等营,赖并力坚守,得搓凶锋。湖口之贼,渡江上犯,扎营九江对岸之小池口。二十一日,臣等派副将周凤山渡江击之。四更渡毕,黎明开仗,该逆猝不及防,踏平贼营一座,杀贼百余。江边一支,追出街外;堤内一支,因抢夺马匹、衣物,为贼所乘,先胜后挫,被迫七八里之遥。

臣等酌商,以水师既陷内河,陆军复挫小池口,遂调胡林翼、罗泽南三军由湖口回剿九江。

二十五日驻扎南岸官牌夹。是夜三更,浔城与小池口两岸之贼,各抬小划数十只入江,乘月夜迷漫,攒入我军船夹内,火蛋、喷筒、百支齐放,右营被烧战船一只,各哨慌乱,挂帆上驶,臣国藩坐三板督阵,禁黑夜不许开船。江阔船多,莫能禁止。该逆已用小划数十,将臣坐船围住。管驾官广东把总刘盛槐、李子成,监印官安乡县典吏潘兆奎,文生葛荣册阵亡,文案全失。臣国藩遂饬各战船与罗泽南陆营紧相依护,而遣人四出追回上驶之船。黎明陆续归队,复将贼船追击,夺回船三只。此二十一日陆军先胜后挫,二十五夜水军复挫之实在情形也。

伏查水师自岳州以来,屡获大捷,武汉、田镇,声威尤震。自至湖口,苦战经月。破排焚船,费尽力气,贼舟所存无几。讵意各营长龙、三板过于勇鸷,冲入内河,竟夜不归;而外江老营,两次为该逆所偷袭,实堪愤恨。皆臣国藩调度无方所致。应请旨饬部将国藩交部严加议处。

广东保升蓝翎把总刘盛槐、保升把总李子成、典吏潘兆奎,请交部照例议恤。哨官保升都司史久立,奋勇忠直,为合营所推服,请照都司从优议恤。候补把总李允升、李选众,或中炮阵亡,或烧伤殒命,均请交部议恤。蓝翎军功沈光云,田镇案内拟保把总,尚未出奏。文生葛荣册,襄办劳勘,田镇案内拟保主簿,尚未出奏。吁垦天恩,沈光云即照把总例赐恤,葛荣册即照主簿例赐恤,其余查明案例办理。除内河水师屡获胜仗,另摺奏报外,所有水师三胜两挫缘由,谨会同湖广总督臣杨霈、江西巡抚臣陈启迈恭摺由驿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训示施行。谨奏。

咸丰帝谕曰:曾臣自出兵衡阳后,与塔齐布等协力同心,扫除群丑,劳苦功高;此次水师锐气过甚,由湖口驶至大姑塘以上,长龙、舢板各船与外江师船隔绝,以致逆氛顿炽,两次被贼袭营,办理未为得手。实属偶遇小挫,尚于大局无损;自请严议之处,着加恩宽免。联攻九江两月,贼已至疲,竭力再攻,定能克复。朕阅前摺,曾臣屡曰:能保武昌,则能扼金陵之上游,能固荆襄之门户,能通两广、四川之饷道;若武昌不保,则恐成割据之势。今武昌岌岌复危,曾臣亟应分兵再援!江南向荣,再不宜怠,即刻督饬吴全美水师上驶,联通九江曾国藩部。庐州福济、和春,围庐之际,务必分击舒城、巢县、庐江等城,拱卫沿江航道,应援吴全美水师。

和春领旨,即令秦定三再攻舒城,李鸿章袭扰含山。

向荣接旨,疏曰:现在红单等船攻上,料可牵制芜湖之贼,不敢复乘内犯。一俟邓绍良回抵黄池,即统率兵勇出取芜湖。并抽兵驰会高淳防兵,出剿天平、金柱关之贼,并上芜湖,就彼水陆屯扼,则苏常门户以固,江皖贼援以断。再分舟师、陆兵上剿安庆,迎合九江楚师,下扫沿江,合围金陵巢穴。

曾国藩接旨又叹:“三月以内,吾固于长江、执于九江,意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无奈时势骤转、圣意难却。速传吾令:王国才督率本部人马,再援武昌。”

一日,常州人士周藤虎求见。

曾国藩道:“林公则徐曾曰:弢甫我辈中人也,未可以平常幕客蓄也。快快备茶。”

周藤虎进见,道:“自古成事,皆用心人。周某遍历下游无一人知此,必致溃败后已。公虽暂息,然成事者必公也。”

曾国藩道:“水师新败,周公可有力挽狂澜之策。”

周藤虎道:“舍弟赵烈文,青年才俊,略有雕虫小技。”

曾国藩道:“吾即咨文叩请。”

周藤虎笑曰:“曾公客套,黄口小子,何须用叩!吾已书信嘱之,不日即至。兵者,近研甚少;况曾公属下之胡、塔、罗、杨、彭等人,皆是旷世难逢之将才。粮饷经济者,有王来取法,无佛处称尊。征商税,纳者以厘金,饷大裕,数十年间海内踵之,虽名臣巨公勿能变也。刑部侍郎雷以諴于扬州首创纳厘金以充饷银,曾公试行否?”

曾国藩喜,遂请周藤虎随郭嵩焘筹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