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六章 鲍超顿兵宁国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第一百三十六章 鲍超顿兵宁国

三日之内,太平军各部陆续撤至苏州,李秀成急召陈炳文、谭绍光、郜永宽、李明成、蔡元隆、吉庆元、刘肇均等,商议战局。

李秀成道:上海之战,功败垂成,实因李鸿章妖儿作祟。上海、天京、浙江,我军屡战不顺,可有别策御敌?

郜永宽道:李鸿章、左宗棠二妖,皆乃湘妖遣出,实难撼也。

李秀成道:李鸿章守沪,左宗棠攻浙,曾国荃围京,三路湘妖,并驾齐驱,我可厚集兵力,歼其一路。

逢天义刘肇均道:儒士黄畹禀言,英法洋人,非真欲与我为难也。我何不可以舍之?夫用兵之道,当舍坚而攻暇,避锋而挫弊。与我争天下者,清妖也,而非英法也。于今天下未宁,方将经略中原,中原之疆土十仅克复二三,所需兵力甚多,则我之待夷宁和而毋战,不宜轻失外援以启边衅。

李秀成叹:中原之疆土,暂且不议,上海必不可取乎?

刘肇均道:黄畹献计曰,明告而严讨之,阳舍而阴攻之,徐以图之,缓以困之。天朝恢复旧物,尺土弹丸莫非我有,岂有上海片隅独外生成!无他,以洋人在,故缓之耳!

谭绍光道:吾若缓之,李鸿章、华尔并英法妖军,势必步步进逼;苏州毗邻上海,最近处不过数十里之遥,坐以待毙乎?

李秀成道:曾国荃妖军,由上而下,利在水军,我劳其逸,水道难争,军常胜,其势甚雄,此须从长计议。然天王诏急,不得不援,吾令,李明成部,速速西进,援救天京;其余各部,整军理械,稍歇时日,再战上海。

曾国荃督率两万余众,屯集雨花台月余,心亦惊怖,急寻彭玉麟、曾国葆,且道:金陵城阔,仰望不见,只能围其西南两面,深沟高垒,以水师为根本,以江面为粮路,先为自固,徐图制贼。

曾国葆道:雪琴兄之水师,实攸关我等之死生。

彭玉麟道:季洪兄之识量、之知遇,玉麟至死不忘,玉麟不死,水路必畅。战场杀伐,生死有命;破城妄杀,于心何忍!沅甫务必严厉约束麾下,切勿复重安庆之覆辙。

曾国荃道:琴兄言语,极是极是;再有犯者,吾必诛之。

彭玉麟道:援军不至,吾乃呆兵一支,倘贼全力围攻,其势必危!

曾国葆道:李昭寿部肃清两浦、天长、六合,复又渡江攻占石埠桥、龙潭、东阳,现正偕吴全美水师,围剿九洑洲;都兴阿亦遣部克复观音们、燕子矶;三部虽行程缓慢,然皆为我军声援。

曾国荃道:此乃见风使舵矣!吾部稍有反复,李等必即溃奔。涤兄屡屡奏清多隆阿部攻击九洑洲,朝廷却诏令多部入陕,实寒人心。如今看来,鲍超霆军,乃吾等唯一之依恃;吾即咨请涤帅,咨饬鲍部应援。

曾国藩接咨,再饬鲍部务必迅克宁国,转进高淳、溧水。

幕僚赵烈文道:润帅逝后,鲍部再无昔日之勇。

曾国藩道:鲍超心猿意马,吾再奏请两宫严旨督促。

两宫闻奏,即行协商。

慈安太后道:哀家曾言,多隆阿部入陕,曾国荃湘部孤军奋战也。这金陵洪逆,实乃诸贼之首。

慈禧太后道:李鸿章入沪,左宗棠入浙,皆为曾部臂膀,鲍超霆部,务必移营进逼,速拔坚城,一俟宁郡克复,即由广德进至高淳、溧水,节节扫荡,会同金陵水陆各军,捣穴擒渠。江北都兴阿、李昭寿,虽已攻占两浦、六和,江面亦已肃清,然营垒布置,未可稍涉大意,江北情形防重于剿,务于进取之中寓固守之意。

恭亲王奕忻道:太后圣明。多隆阿部入陕,袁甲三因病休致,胜保一心主抚,曾鲍并彭杨李左全皆东顾,皖省衔贯湘鄂苏浙,此省事务,宜须一得力大员督之。

慈禧太后道:李卿续宜,治军严整,淡于荣利,实数不可多得之才,实授安徽巡抚,协助满洲统领胜保,戡定安徽军务。天子守国门,君臣死社稷,亦属本分;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亦为根本;前安徽巡抚翁同书,剿匪不力,屡致地失,交部严处!

奕忻道:曾国藩之弹劾翁同书片章,合情合理,甚有见地。

慈禧太后道:然也!寿州失陷,袁甲三与翁同书共办一事,且有督办军务之责,降旨交部议处。然维念该大臣督办安徽军务三载,时值艰危,竭力支持,一切尚属稳练,所议袁甲三应得之处分,着加恩宽免。湘楚皖苏诸臣,言即多公为龙鲍超虎,鲍超之霆军,务必再行督促,砥砺前行。

鲍超再接急进金陵圣旨,黯然神伤。

众将问故。

鲍超道:润帅逝后,吾部已为偏师矣!粮饷不继,军心不稳。

宣化镇总兵宋国永道:庐州克后,荆州将军多隆阿屡不奉令东征,涤帅亦无可奈何。

鲍超道:多隆阿乃满人,依恃官文,进退自如;吾仅识一鲍,多勇少谋,何去何从?惟有死攻宁郡,博人欢心。

正定镇总兵娄云庆道:杨辅清、刘官芳、洪仁玕、童容海等皆乃悍匪,吾等攻坚,注定艰难。

鲍超道:迎难而上,何惧艰危!欲破宁郡,必先清理城外诸垒,城西之望城冈,扼要突出,必先拔之。吾令,娄云庆部,即出林冈;陈得胜部,即出宜口,埋伏于望城冈城下;宋国永、周永胜、王衍庆三部,同发并击,力战而退,诱敌出冈。黄庆督率十营,待望城冈敌至,即行两翼包抄。望城冈危,宁郡守贼必出而救援;待敌倾出,韦志俊部,即刻游走后路,截断贼军归途;贼军后路被截,必然大乱;娄云庆、陈得胜部,趁机再行包抄,彻歼杨辅清贼军,攻取宁郡。

1862年6月11日,鲍超发令攻击。

望城冈太平军出垒迎击,反遭伏击;辅王杨辅清、襄王刘官芳出城救援,亦陷重围,鏖战一日,折损无数;杨刘无奈,只得尽弃外垒,入城自保。

霆军趁机四面困围,梯城而攻,连击五日,无果。

6月22日,保王童容海,奉李秀成军令,督率六万大军,汹汹来援。

鲍超无惧,密召降将张遇春,面授机宜。

张遇春携鲍密令,乘兴而出,乘兴而归,言童部愿剃发反正,一心为国。

鲍超亦喜,却谓众将道:城高墙阔,屡攻不得;援贼亦至,孰能奈何?昔之多龙鲍虎,已然往事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