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秀成折戟江浦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秀成折戟江浦

记名总兵萧庆衍急攻江浦,鲍超不允,道:涤帅判断有误,忠酋大军正沿上游东窜,现已至天长县境,吾若骤攻两浦,忠酋大军自后掩杀,吾等腹背受敌,得不偿失。稍歇时日,待彭、扬、刘、毛水陆皆至,再行攻击。

萧庆衍道:提台大人言之有理……

鲍超赶紧打断道:你我同侪,言什么提台,称什么大人,兄部粮饷足否?

萧庆衍道:润帅在时,盆满钵盈;希帅在时,尚能糊口;而今,饥肠辘辘。

鲍超叹曰:尔与吾何其似也!兵多银少,亲少疏多,三江两湖之银两,全集雨花台处,曾九帅浚濠两道,筑墙两面,驻足其里,悠哉乐哉。速遣小队,南渡相告,我军即将渡江而击。

鲍萧二部攻至两浦,曾国荃惊喜交夹,急命记名总兵李臣典、副将赵清河、总兵晏礼周、副将何玉贵攻击雨花台及、聚宝门外石垒,提督萧孚泗、道员陈堤,旁击策应。

6月13日凌晨,李臣典发令攻击,次日黎明,十一石垒,全皆攻破。

曾国藩得报,喜奏:江之北岸,鲍超、彭玉麟等部水陆并进,从此进取江浦、九洑洲,或可剪其枝叶;南岸曾国荃部击破石垒,图拔金陵,大势向好。

慈禧太后闻奏,喜曰:曾臣国荃、鲍臣春霆等两面合击,齐头并攻,金陵洪逆行将覆灭;李臣鸿章,驱逆出沪后,复又进占常熟、太仓、昆山,苏南之地,苏常以外,即将全复;惟左臣总棠,升任闽浙总督后,顿兵富阳,屡击不得,已近两月,速即传旨督促。

左宗棠接旨,道:两宫于千里之外,安知浙地戎机!我军攻占汤溪、兰溪、龙游、金华后,分兵驻守;皖南贼军未灭,又须分兵兼顾;所以攻富阳者,仅有万余。而贼逆之军,各由杭州、嘉兴、常熟、石门,纷至沓来。贼逆相聚如蚂,安能一蹴而就。传令蒋益澧,富阳坚城,如不能骤拔,务必扼要立营,以缀城贼。吾由严州拨兵扼驻新城,护以师船,以遏贼援而通饷运。吾即率军由富阳而下,由新城、临安直捣余杭,以分贼势,调贼回援。

宗棠令罢,即疏:惟以归复杭州局势而言,非重兵由新城、临安直捣余杭,不能扼杭州之吭,而拊富阳之背。

臣原拟刘典一军肃清皖南后,即可由分水、临安直捣余杭。及徽、休、祁、黟虽以此肃清,而贼由池属建德犯江西绕、景,刘典一军势难遽撤,且恐绕、景吃紧,仍须兼顾江西。

臣军水陆马步共有三万余人,除刘典、王文瑞两军之在皖者已一万有奇,蒋益澧全军之攻富阳者亦一万有奇。

臣复拨水师马步助之,其余各营其分拨下游之新城、桐庐及绍郡之义桥一带,上游之淳安、遂安两县外,尚须分防衢州、金华、严州,兵力实不为厚。加以痢疾相寻,是以兵事尚滞。

李鸿章于苏南之地,虽屡战屡胜,叠收失地,然心亦焦虑,上奏曰:微臣可虑者三,可幸者二、

查苏、常、杭、嘉为东南财赋最盛之区,逆众战踞四年,征粮收税,取精用宏,且时以财粟接济金陵,转输各路。金陵是其老巢,而苏、常、杭、嘉又为金陵根本,贼必死守而力争之,以成犄角之势,以获粮饷之源,此其可虑者一也。

江南多水,苏嘉各郡尤甚。湖河荡港,千百通联,津路迷离,桥梁断续,战船有不能遍及之处,陆军有望洋而叹之时,我难进而贼易守即如前次常熟解围,太仓、昆山叠克,擒斩悍逆实不下四五万,苏嘉各贼亦未尝不胆寒,然犹死力抗拒,盖恃地形之险足以自固。臣由松沪进兵,乃为苏省偏隅,嘉兴对面,苏嘉并图则无此兵力,舍嘉图苏则动辄牵制,此其可虑者二也。

伪忠王李秀成为诸王之冠,不甚耐战,而最多狡谋,据有苏、杭、嘉、湖四郡之地,其余各伪王皆其死党,悉听指挥。去年迄今,图救金陵而分窜皖南、北,又欲绕窜扬州、里下河,以取远势。兹我军进逼苏州,该酋乃徘徊金陵上下,不即回顾,遣其心腹党羽分守苏嘉。若此间攻剿过急,则或挈众来援,或另图窜踞,此其可虑者三也。

江、皖、浙东各有重兵堵截,又赤地千里,无所掠食。闻鲍超与曾国荃所派各军连复巢县、含山、和州,已追至江浦、浦口,其另股窜天长、扬州者,人数虽多,饥疲实甚。都兴阿、吴棠等果能竭力堵守,扼断北贼过江之路,则各军分投剿办,较易收拾,此其可幸者一也。

先前,李秀成、李世贤自分踞苏、浙,气势日盛。近岁以来屡挫于官军,各路损伤不下数十万,其精锐计不甚多。各军攻夺不下数十城,其膏腴亦去其半也。但使我军稳扎稳进,得寸得尺,毋再失机,徐图制敌,此其可幸者二也。

一年以来,苏浙沪地日益缩减,洪秀全惊惧,道:朕之地,何将来保?朕之民,何官佑护?天京城外,朕至固之石垒,固若金汤十一载,今日却为妖攻破,为何?

洪仁玕道:湘妖现已启用夷炮,夷炮尖利,石遇即焚。

洪秀全道:苏福之太仓、昆山皆失,苏州岌岌可危;浙省之金华失陷以后,妖军已抵杭州城下,速速发诏,一日十诏,敕令李秀成即由江北回援,近救天京,远救苏州。

忠王李秀成接令,亦急,道:江浦、浦口尚在我手,速撤天长、来安之围,大军由仪征、六合南下,经两浦、九洑洲南渡援京。

李秀成大军汹汹南下,鲍超、彭玉麟、杨载福、萧庆衍、刘连捷等急聚议阻。

鲍超道:贼无水师,十几万之众,横渡长江,如失浦口、江浦之依恃,必定大乱!吾意,即集全力,攻占两浦,釜底抽薪。

杨载福道:此策甚好,贼军势大,又乃穷寇,勿须迎头截击;贼聚江边,无船可渡,无地可依,注定大乱,吾等趁乱诛之。

彭玉麟道:九洑洲横亘江心,北衔两浦,南与下关、草鞋峡、燕子矶互为犄角,金陵水路之锁钥,占此要隘,大局定矣。

鲍超道:九洑洲一得,一劳永逸。速咨曾沅甫,分遣劲旅,遥相呼应。

6月25日,鲍超、彭玉麟、杨载福、刘连捷、萧庆衍五部齐发,水陆并行,围攻浦口、江浦。

湘军势大,两浦守军,肝胆倶寒,不战而退。

李秀成二十余万大军俱至江缘,闻两浦失守,军心大乱。李秀成亦饬各王,孰掩孰护,孰抗孰渡,分工亦明;然各王亦惶,阴奉阳违。

鲍超趁机督促各部,齐出两浦,压向江岸,肆意驱杀。彭玉麟、杨载福督亦率水师,炮轰枪击,横加杀戮渡江之兵。

太平军二十余万大军,拥挤团簇,乱作一团,溃不成军,南渡成功者,不足五万。

李秀成痛哭流涕,面陈天王洪秀全:皖北此行,前后失去十几万战士,因我一人之失锐,致国之复危也。

洪秀全道:再言何益,南北交困势成,忠胞可有别策扼妖?

秀成道:苏、常、杭、嘉,衔连成片,天国唯一完善之区,此域不失,天国无恙。苏州告急,必即驰援!

洪秀全道:忠胞言之有理,速携天军,回援苏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