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一十一章 张树声临机决断(2)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第二百一十一章 朝鲜善后策(1)

1882年9月2日,吴长庆、张謇等简从少随,返旆归津,谒见署直督张树声,吴长庆寒暄一二,既将《壬午事略》、《条陈朝鲜事宜》奉上,手指张謇,道:此皆张季直大作,确属勘定朝鲜之良策,烦请振轩兄代为奏请。

张树声道:李鸿章大人夺情复出,不日即至,是否待李大人阅后,再行奏请?

吴长庆道:万万不可!于外,李大人一向仁义,断不会擅启兵戎。

张树声道;筱轩兄意,既乃吾意。李大人倘若久督直隶,吾等焉能出兵朝鲜。

吴长庆道:此《朝鲜善后六策》,亦属抗鼎之作,时机得当,恳请振轩兄另行奏请。

张树声观瞻《壬午纪略》、《条陈朝鲜事宜》、《朝鲜善后六策》,亦是感慨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张謇公之论朝鲜诸事,超越时贤矣!

吴长庆喜曰:吾庆一军,人才辈出,文有张季直,武有袁世凯,袁慰亭其人,治军严肃,遇事争先,在朝鲜尤为奋勇。

张树声道:此事万急,吾即函告总理衙门奏请吾皇、皇太后恩准。

诸枢臣查观《壬午纪略》及《条陈朝鲜事宜》,皆曰张謇实乃不世之才。

内阁学士宝廷偶阅《朝鲜善后六策》,迅即代为陈奏:朝鲜今日之变,无不知由外交。而覆霜坚冰,其渐之积,不自外交始也。善其后者,苟斤斤外交是务,而不复求诸本原之地,甚至如倭国变其数百载之衣服制度,以优俳西洋,自谓可立致富强之效,此其弊非徒无益而已。

昔欧阳文忠遇小疾,则敛神整气,整矜端坐,以为正气舒申,外感自去。此言之理,可喻治国。夫居今而泥于古,如御方椭之轮,格碍而不可行也。蔑古而逐乎今,如饮攻伐之药,伤贼而不可为也。

潜现时局,证以所见,次第标本,分为六条。世有知者,引而申之,核而循之,斟酌以尽乎善,吾知必有裨于朝鲜万一也。

一、通人心以固国脉。

目前之变,虽倡乱者一二人,附和者数千百无知之辈,然自入朝境,体察人心,大约恶见外人十居八九。原其心迹,亦惟恐国家受人挟制,愤愤不平。必执其不通时势之一端,而概加以罪,立国者将何从易民而治也。

且民心所向,视士大夫为转移。朝鲜人士服习程朱之学已数百年,一旦目为迂远而骤革之,非特理所不可,势亦有所不能。就使强之,而其心不服,则日积月累,终必有溃决之虑。以弱小之国而屡试于祸乱,尚可为乎?

故欲善外交,必先固国脉;欲固国脉,必先通人心;欲通人心,必自士大夫始。而通之之道有四:不苦人以所不乐为,不炫人以所不习见,不愚人以术,不视人以私。

一切作为,恳恳勤勤,使人绝不疑,于君相而晓然知屈意外交特一时权宜之举。如此则大可收卧薪尝胆之效,小亦泯朋党构煽之萌。否则远而五六年,近而三四年,祸且踵至,何治之可图!

二、破资格以用人才。

朝鲜门第之见甚于六朝,其为锢蔽,人所共晓,然登俊求才之教屡下,而卒不闻实有所获者,何也?二三执政平时之绝不留心,固己。世官世禄积数百年,凡向不登仕版之家,其人自知必无路可以进身,守其业而不复知何者可造于才俊之选,亦势也。因其求之不获,而卒欲示人以大木之信,则必随举塞责,贤愚并进,而其弊适与相等。

为目前计,除其平日所恃以考试人才之漫不中用者,用汉策士法,令八道布告士庶,各得条陈近日救时良策,封进以抉择之。复就其所言而试以事,察其实用者官之,尤者不次擢之。此一法也。

其武者,仓卒无从而知其能将与否,则设为事以考其方略,验其胆力,又必求其不侵剥、不纵驰者,不次擢之。其有才而或有所偏,及才不足而行美者次之。仍于将校末秩中,随时甄引其优者任用之。此一法也。

然其要,实揽于宰相大臣及八道观察使之公忠明恕者时时留心。而所以重宰相大臣及观察使之权者,又在国王之寅恭虚己,推诚相待矣。不然,于新进则旁求维亟,于老成则倚任不专,何以尽破格之量耶!

三、严澄叙以课吏治。

吏治为生民之本,吏多则民扰,吏贪则民困。朝鲜国小财贫,闾阎窘蹙,而考其官职,可裁可并者甚多。即外任结交朝官者,苞苴干谒,亦复相习成风。此而不治,民何由奠?

是澄叙之方,莫亟于汰冗官、惩墨吏。等一事而数名者,省其同名之事;等一官而数员者,省其备员之官。并小以重大,并烦以归简,冗员去则职事专矣。

贪之风兆于上,必先大吏之贞廉以为表;贪之害中于下,必循草野之谈议以为凭。甚者屏以遐荒,次亦终身不用,墨吏惩则政治修矣。

然若官司俸禄本少,而强以伯夷、叔齐之行,则其事为不近人情。而恩未至者用威,亦不能尽法。莫如即以所裁冗员之俸,量给于奉入校啬之官司,俾贤者劝于功名,而不肖者养其廉耻。是亦澄叙中仁至义尽之一道也。

四、谋生聚以足财用。

朝鲜今日练兵设防,无在不需巨款。民间瘠苦,赋税既必不可加,骤以借债开矿设关为兴利之图,其势又必至违众而召乱。

古人理财,只有因利。闻咸镜道吉州以北十邑,其地与俄接壤,赋税不贡王京。近来官吏贪纵,民苦其扰,渐弃其业,而遁于俄。荒废之地,几数百里。又江原道郁陵岛周回二百里,废弃亦久,其中树木繁盛,百谷咸殖,向以山国称著。

若及此时选公正朴实、明于事体之大官经营两处,招募就近人民次第垦辟,恩以抚之,勤以督之,必使国获其利而民遂其生,官任其劳而民欣其便。

至于蠲土木之工,慎贵倖之赏,剂银钱之贵贱而使不偏壅,酌物产之盈虚而使之流通,兴水利以便农,广树艺以生息,是在户曹得人,悉心筹画,徐以收钱流满地之效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