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鸿章扼地兜剿(2)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鸿章扼地兜剿(2)

淮军倚河株守,山东巡抚丁宝桢甚恼,急告李鸿章:胶莱河通运之议,创自元人,开之数年即罢。明朝时屡试,而终不通航。何也?水甚浅也!胶莱河北缘,濒海口处,浅滩沙丘,不能筑墙;贼若于此突破,再越潍河,西进潍县,则李大人之河防大策,转瞬成空!

李鸿章接丁宝桢函告,急饬潘鼎新部南移设防;潘部潍河之缺,由鲁军王心安部接防。

赖文光、任柱督率东捻军跨越运河,长驱东进,横穿齐鲁,六月下旬,越胶莱河,分兵数股,围攻招远、栖霞、黄县、蓬莱,赖文光自领一军,直抵烟台近郊。

道员潘霨、副将邓启元、知县吴恩荣等督率津勇、福勇、练勇及百余英法联军,各持洋枪,依托山隘、石圩之炮台,誓死相抗。

不日,丁宝桢率军一万,倾越胶莱河,加入战团。

东捻军城未攻破,复迎援敌,前挡后抵,力有不逮;赖文光见势不妙,召集诸王,再议去处。

魏王李蕴泰道:此隅三面环海,甚难周旋;胶莱河以西,淮妖密布;吾等不可于此久留。

鲁王任柱道:这有何难!大军西进,择水浅出,打马趟越,复将清妖抛之身后。

赖文光道:探报,胶莱河南段,麻湾口以北,近海口处,沙集难除,大潮一来,沙壅如故,大潮甫退,涉水可渡;莱阳、即墨亦是沃腴之所。大军南进,筹措粮资毕,渡河西攻。

任柱道:登州蓬莱之地,日出千杆旗,日落万盏灯,绝好之地,可惜了。胶莱河北之入海口处,亦应可渡。

赖文光道:丁宝桢、潘霨二妖甚悍,吾等于此硬耗,相持日久,淮妖东渡,一发不可收。兵无常形水无常势,大军南下,以走疲妖,择机围歼,渡河西走。

李蕴泰道:胶莱河以西,清妖麇集;泅渡以后,吾将何去?

赖文光道:迅疾南下,舍鲁入苏,声南击北,择机强渡运河,一路西进,入陕与梁王会师。

1867年8月1日,赖文光、任柱率军南下莱阳、即墨,强渡胶莱河不成;迅疾北上,于海神庙外海滩,强渡胶莱河,一路西进,再越潍河,一举突破胶莱河防线。

四万大军扼守胶莱河西,千方经营,竟成画饼。李鸿章怨气冲天,怒劾丁宝桢无视河防,单兵擅进,肆意妄为;鲁军王心安部,堤墙未竣,致贼窜溢,不斩不足以儆效尤。

丁宝桢亦怒,反劾李鸿章株守河防,不思进取;临战换防,贻误军机。

总兵王心安赶紧道:丁大人息怒,捻匪先窜运防,后越潍防,皆卑职之过,丁大人切勿因吾区区之项上人头而贻误军机大事。

丁宝桢道:千里运河,防无可防,岂是尔一人之过;尔军现今扼守之所,原乃潘鼎新汛地;临战换防,仓猝难就。吾非曾氏兄弟,一味偏袒推诿,任由李鸿章胡作非为。鲁东膏腴之地,岂能任贼蹂躏,吾即上疏皇上、皇太后,胶莱三百里尚难堵御,临运千余里亦无把握,请饬即撤运防,驱捻省外。

丁宝桢欲撤运防,李鸿章怒,再疏:撤防以示弱,弃险以资敌,更令以惑军心,皆兵家大忌,且捻一旦复渡运西,则数省流毒无穷。今使罢运而另有制贼之法,臣必速罢,若更无可制贼,似不若得守且守,得战且战,尽人力以待事机。

鸿章疏罢,急令刘秉璋部由台儿庄泅渡运河,会浙军防守清江。

李、丁二人腾章相诋,慈禧不悦,谓恭亲王奕訢道:尹隆河一战,孰人贻误,军机处可否查明?

恭亲王奕訢道:禀皇太后,查阅霆、铭二军往来函件,原是刘铭传抢功心切,率先出击。

慈安太后道:尹隆河一役,李鸿章不问是非,包庇纵容;此又一味株守河防,纵贼误事。

慈禧太后道:运防若撤,捻必西溢,若再与陕甘逆匪会合,复成大患。李鸿章河防之策,不可更改。然李鸿章意存忌刻,询私诿咎,倒置是非;不罚不足以正臣纲。丁宝桢不守军令,擅自妄动;亦属可恨;丁宝桢著即褫职,李鸿章着交部议,两皆暂留剿匪,以观后效。

奕訢道:禀皇太后,左宗棠部入陕,秦城西安暂且无恙;然张捻贼匪北窜富平一带,复又蔓延。

慈禧太后道:富平之地,南濒渭河,东乃洛水、黄河,西靠泾水,北乃大山。速谕左宗棠,即刻调派良将重兵,务必将此贼逆围裹于富平狭小一隅,寻机围歼。

曾国藩闻李、丁龃龉,致书苦劝:兄弟阋墙,大局有恙;亡羊补牢,及早思变。

李鸿章亦知剿捻事大,即令莱防之军,皆转运防;又令刘铭传、潘鼎新、李昭庆等五路游师,厚集五万兵力,蹑踪追剿;复又奏请直隶总督刘长佑、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协防黄河,漕运总督张之万固守苏北六塘河。

李鸿章令、疏皆毕,复又急书一封,自检己过;六百里加急,送丁宝桢处。

丁宝桢接鸿章示好文告,借坡下驴,以以10营之军扼守胶莱河防,20营之军追剿逆匪,确属驱捻出鲁之目的,私心作祟之初衷;此后剿匪诸事,必以李大人马首是瞻。

东捻军泅渡潍河毕,赖文光分一部西进,佯攻运防。赖文光自领主军,狂飙行南,经潍县、安丘、诸城、莒县、日照,入江苏境,于邳州、宿迁、沭阳等地西渡运河,先为姚广武、程文炳河防之军顽拒,又被刘铭传、潘鼎新追击之师堵截;赖文光无奈,复返山东,经临沂,入兖州,西逾运河不成,复北进泅渡黄河,亦不成功。时值初秋,阴雨绵绵,河水暴涨,食短物缺,军心大乱。

遵王赖文光回天乏力,愁思茫茫。

鲁王任柱道:启禀遵殿,此隅窘蹙,务必另觅去处!

赖文光道:西、北皆河,淮妖踞南;因循老路,东走疲敌,回马一枪,择机围歼刘铭传妖军,再闯运防;西入陕甘,会合梁王,再图大业。

赖文光言罢, 血书数封,驰送陕西。

赖文光血书求援之际,梁王张宗禹、幼沃王张禹爵、怀王邱远才等正踯躅于陕西富平一隅。

张禹爵上言:启禀梁王殿下,去岁入陕,首战华州,设伏诱击;次战灞桥,声东击西,示北而南,所向披靡。富平依山傍河,阡陌纵横,定有扼妖之所。

张宗禹道: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然事不过三,过三了然。刘松山、郭宝昌、黄鼎三妖集散自如,昼夜疾趋,兵势凛冽,甚难挡阻;左妖宗棠复携万兵,汹汹而至。稍有不慎,吾等将万劫不复。

张禹爵道:吾等以走疲敌,屡摧悍妖,今何不复重此道,扼妖攻势。

张宗禹道:山河阻隔,行走甚难。富平以北,荒山野岭,荒无人烟,不能筹措粮资;秋汛将至,泾水暴涨,西渡亦多困窘;刘典妖部驻临潼、高连升妖部屯咸阳、扼渭水,南渡亦难;刘松山、郭宝昌二妖部移扎蒲城,截洛水、扼黄河,东走不易。

张禹爵道:泾水蜿蜒千里,河床平缓处甚多,定有可渡之口。

邱远才道:刘效忠妖部屯泾水西岸,正待吾等入瓮。

张宗禹道:为今之计,惟有西走;刘妖区区三千之兵,能奈我何?传吾军令,大军西渡泾水,折而南奔,择机再赴鄂豫,会合遵王,再谋大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