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九十二章 李世贤鏖战皖南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三河大捷传至芜湖,李世贤益奋,分兵3000,猛攻黄池。

邓绍良即遣湾沚、石硊清兵驰援,又咨请郑魁士分兵牵制。

是夜,世贤亲率万兵,进击鸦山;又分一部自小荆山攻孤山坝。绍良抽方山兵勇,救援孤山坝;再调湾沚、石硊兵勇,救援鸦山;又自南陵,调兵400,补充湾沚;再自泾县抽兵400,填补南陵。黎明,世贤忽又攻击石硊,绍良再调鸦山兵勇回援。午时,世贤遣预备队,再击孤山坝。绍良动作稍迟,孤山坝已破。翌日,世贤汇集主力,围击鸦山。绍良再遣石硊兵勇、吴全美水师驰援。世贤分兵,打残援军;鸦山守将见大势已去,突围遁走。鸦山失,石硊、方村清兵不敢再战,纷纷退往湾沚。

绍良剜肉补疮,缓不济急,急咨和春:宁防要隘皆与贼巢为邻,近则芜青繁铜可以呼哨而至,远则无为、和滁亦可渡江而来。兼以禄口、秣陵、溧水败匪勾合金柱关、东西梁山逆党,而潜太舒桐相继克复,枞阳逆垒、土桥贼营又为上游官兵踏平,窜身无所,直以宁郡为下流之壑。今时将仲冬,而兵饷仅领至七月,勇饷尤仅发至六月初旬,饥寒交迫,糊口无资,纵极奋勇,亦难用力。若援不急至,粮饷不解,宁防大局,决裂恐即目前。

和春接咨,谓张国梁道:高淳东南为东坝,西南为水阳镇,此由宁国东趋苏常之要道也。水阳之西为乌溪,又西为黄池。黄池西南为湾沚。湾沚东南即为宁国郡城。相距百余里间,水道湾环,路路可通。冬令水落滩高,可以徒步往来,尤有防不胜防之势。吾即调总兵戴文英率兵5000,驰援绍良。邓、郑、戴三相携手,兵逾二万,足以制敌死命。

张国梁道:李世贤四面出击,皆为掩人耳目,主攻地,乃湾沚大营;郑魁士资高历深,邓绍良万难调遣;邓困守囚笼,危矣。郑魁士者,非大人不能节制也。

和春道:邓绍良,百战悍将,足智多谋;戴文英,勇锐善战;两相携手,足可应付。浙江巡抚胡兴仁来咨,言已令游击冯日坤率三千兵援,不日当至。

张国梁道:胡乃佯动,不可奢望。胡昨宣停饷,邓部不特前此之欠项终属无着,即将来之口粮亦属无望。兵勇互相传说,军心已动。

和春厉喝:兵者,事关死生存亡,胡某焉能不知!小肚鸡肠!救得绍良,再劾胡厮。

李世贤占得孤山坝、鸦山、石硊、方村四营,歇息一日,忽又分兵乌溪,东击东阳。郑魁士遣副将朱承先至乌溪防堵,又令副将蒋锡光至官屋徒门驻防,以固高淳、东坝之来路。

戴文英率军至高淳,邀郑魁士分兵同援。

郑魁士道:贼击东阳,欲拊江营之背,吾已自顾不暇;倘贼确攻湾沚,吾必施救。戴文英长叹一气,留1000兵于竹塘,以通宁郡饷道,自率主力,驰赴湾沚。

郑魁士按兵不动,李世贤大喜,遂命攻郑之军,转占盘龙甸,切断黄池、湾沚之联。邓绍良困兽犹斗,饬令黄池守将萧知音,分兵反击。萧知音得令,亲率800兵勇,死攻盘龙甸半日,不克;遂返城自保。

李世贤持续用兵,芜湖、太平将士倾巢而出,沿乌溪、黄池、方村,扎营数十里,步步进逼;繁昌、峨桥与江北无为州二摆渡及裕溪口处数万太平军士,亦蜂拥而来。

湾沚、黄池全面接仗。绍良兵不敷用,再调南陵兵援,复令游击仲孙懋、冉正祥换队接应,又饬方山、红杨树壮勇退缩湾沚,负隅顽抗。

李世贤督率六路大军,连攻湾沚五日,不克;遂分兵助攻黄池。探报戴文英率兵4000,汹汹而至。李世贤道:放入湾沚,一并围歼。

戴文英兵入湾沚,绍良痛哭失声,执戴手,道:兄至,湾沚得救也。

文英亦怆,道:提台大人以千余冻馁之卒,敌数万悍贼竟月,苦矣!冯日坤三千人马,日益抵近,郑魁士之军,或可来援,吾四军用命,贼逆必破。

绍良道:郑不可望,浙不可期。大战未至,浙抚骤断吾饷,釜底抽薪,抵妖万兵;鏖战半月,未见高淳一兵。吾亡,于浙、郑可有裨益?

文英道:和大人言,破得妖孽,再请圣裁!提台大人务必再饬萧知音死守黄池,黄池固,湾沚亦牢。吾即占北面之土山,居高临下,炮轰贼逆,取李逆狗头,战事或可转圜。

戴文英枪炮箭矢并施,短兵相接数十次,连攻二日,伤亡逾千,进展甚微。黄池守将萧知音力战半月,弹尽粮绝,再不能支,率部遁逃。

世贤即令攻黄池之军,兵分两路,一路攻击竹塘,断湾沚补给;一路潜水暗渡,绕至戴军营后,纵火袭击。

营垒起火,文英惶急回救,却被乱枪爆头,其部四散。湾沚八面被围,绍良再无指望,北向三拜,恸焚其营,督率亲兵,血战至死。

浙江巡抚胡兴仁闻湾沚失,急令冯日坤部驰至宣城,以作补救,随即疏曰:湾沚贼逆屯踞东、北两路,逼城增垒,又于水阳、新河庄、油扎沟一带,叠造浮桥,有绕出宁郡之后,直犯洪林桥、建平之信。

咸丰帝闻绍良卒,亦又陨涕,谓肃顺道:邓卿以宁国为浙藩篱,泾县为皖南咽隘,自提兵遏其冲,相持至两年,贼死争不能入尺寸。此之良将,举世有几?不意竟又殒落。何也?贼逆凶悍?和、桂、胡、张相援不力?

肃顺道:宁郡三省交接,各方事权不一,以致相互推诿,遂成蹉跎。

咸丰帝叹道:江忠源、塔齐布、罗泽南、李续宾、邓绍良、曾国华诸公,文能安邦,武可定国,大清不亡,皆赖诸公矣!今皆遽去,朕心碎矣!

肃顺赶紧跪拜,道:奴才等大清子民,誓为吾皇,前仆后继。郑魁士者,每临大阵,皆冲锋于前,创伤积鲮,亦不言退;虽桀骜不驯,然仍可独当一面。

咸丰帝颔首,谕令:郑魁士擢任浙江提督,督办宁郡防务。江、浙、赣、皖、郑,四地五方,务必竭尽所能,坚持宁国,扼贼蔓延;违令懈怠者,迁延萎靡者,交部严惩。鄂皖孔棘,胡卿林翼,终止丁忧,暂且夺情,即至黄州,署抚督军,卿家一切未尽之事宜,朕必亲督料理善后。曾臣国藩,石逆达开踞于赣南瑞金府境,于近作何窜动?曾臣亦应细细研磨石逆之动向,饬将督兵,就近剿之。一旦有成,即赴皖鄂之交,统筹大局。曾臣亦可将统筹之思,说于朕听。

徽宁池太道邓瀛接旨,不敢怠慢,即调周天受、米兴朝速至宁国防御。

两江总督河桂清咨文江宁将军和春:湾沚之贼将分三股:一犯高淳、东坝,一窜江宁镇等处,一窜秣陵关、溧水县等处。民情甚为惶惑。正当办漕吃紧之际,有此波折,几将催输无术。

和春回咨:郑魁士移防宣城,周天培驰至高淳,吾再调张玉良增援东坝,刘季三驰赴溧水。以固苏常门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