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场肃顺显威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十月初七日,御史孟传金上疏:伶人平龄,一无所长,本年顺天乡试,竟高中第七,事出反常,必有妖孽;恳请吾皇明查。

咸丰帝闻奏,钦命磨勘平龄中榜卷宗。

吏部查观,平龄墨卷潦草不堪,朱卷竟有七处篡改。

咸丰帝诏令:平龄收监,彻查此案。

主考官柏葰惶恐,急急进殿面圣。

咸丰帝以兹事体大,拒而不见。

不日,平龄瘐毙。

伶人中榜,朱墨不符;人死口灭,事出蹊跷。咸丰帝嗔,谕令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刑部尚书赵光、翰林编修郭嵩焘等,即刻磨勘所有中榜卷宗。

载垣等复核二日,查获嫌卷五十余,考生罗鸿祀一卷,讹字竟至三百余。

咸丰帝谨慎起见,钦召罗鸿祀,南书房面试。

罗鸿祀资浅才薄,果然名不符实。咸丰帝怒,立将主考官柏葰、副主考程庭桂、朱凤标、考官浦安等暂行革职,钦命吏部即刻查办。

吏部轻描淡写,以去职、罚薪、革名,草草结案。

咸丰帝震怒,敕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全庆三方会审、彻查。

肃顺建言兵部尚书陈孚恩协办。咸丰帝问故。

肃顺道:三十年正月,吾皇即位之初,陈孚恩与怡亲王殿堂争辩,陈大言小义,遂以“乖谬”降级,陈、载二人自此不睦。主考官柏葰乃文渊阁大学士,一品大员,朱凤标、程庭桂非御史即尚书;此次乡试,牵掣甚众。载、陈互相配合,或可厘清此案。

载垣等审查月余,拿获应讯办查议者五十人之多,其中广东考生罗鸿祀,牵扯甚众。罗鸿祀贿赂同乡、兵部主事李鹤龄。李鹤龄复求同榜进士、考官浦安。浦安将罗鸿祀榜文,荐于柏葰。柏葰以文辞粗劣,剔除正榜。浦安收得钱财,心有不安,遂贿赂柏葰家丁靳祥,靳祥借理卷之机,陈仓暗渡。事成之后,靳祥孝敬柏葰纹银一十六两。柏葰不明就里,欣然而纳。

靳祥入狱,不日,竟又悬梁而死。

载垣、陈孚恩提审浦安,大刑未使,浦安既已供认,且又检举副主考程庭桂,暗授其子,收条谋利。

陈孚恩之子陈景彦,亦陷其中。陈孚恩惊,私求载垣、肃顺,跪请相救。

肃顺道:考前送条子,乞求关照。此比照交通嘱托,贿买关节例,斩立决!然查无实据,空口无凭,孰能奈何?

陈孚恩恍然大悟,急至程府,谓程庭桂道:道光年间,愚兄乡试,有人缮写条子,恭奉穆相;此次会试,想来程兄,收条良多。

程庭桂笑曰:此乃陋习,吾虽得条百余,然却一私未徇。吾之犬子,尔之世子,皆乃俗人。世子之条子,言之有据,文理皆通,实乃上乘之作。陈兄请观。

陈孚恩一把抢过,急置嘴中,强行吞下,方道:此比照交通嘱托,贿买关节例,斩立决!程兄宜早作准备。

次日,载垣提审程庭桂,程遂将得条之事,一一供呈。

戊午科场舞弊案,至此全结。

柏葰乃文渊阁大学士,一品大员,勤慎无咎,与肃顺一张一弛,相得益彰,咸丰帝无意处其极刑,曰:柏葰有无屈抑?。

然阖朝上下,竟无一人说情。

肃顺看破玄机,上言道:禁锢久驰,上下容隐;此景再长,天昏地暗。取士大典,关系至重,亟宜执法,以惩积习。柏葰身为一品大员,非正法不足以儆在位!

咸丰帝深思再三,谕曰:科场为抡才大典,交通舞弊,定例奇严。自来典试诸臣,从无敢以身试法者。不意柏葰以一品大员,辜恩藐法,至于如是!柏葰身任大臣,且系科甲进士出身,岂不知科场定例?竟以家人干请,辄即撤换试卷。若使靳祥尚在,加以夹讯,何难尽情吐露?既有成宪可循,即不为已甚,就所供各节,情虽可原,法难宽宥。柏葰、李鹤龄、浦安、程炳采等,着即正法!程庭桂、陈景彦等发配新疆。

柏葰自为一品枢臣,若仅失察之罪,不过褫职而止。然刑部尚书赵光捧谕泣至,方知死期至也。柏葰长叹:是必肃顺弄权,吾其休乎!

程炳采临刑悲嚎:吾为陈孚恩所绐,代弟到案以至于此。陈孚恩谄媚权奸,吾在冥间当观其结局也。

柏葰既死,咸丰帝愁眉不展。

懿贵妃道:乱世须用重典,此举必使功令为之一肃,数十年诸弊端净绝。然柏葰一去,朝堂之上,亦无掣肘肃顺之人。

咸丰帝道:奕忻、载垣、瑞华亦可匡正。

懿贵妃道:奕忻乃皇室正嗣,妄自依怙,喧宾夺主。载、瑞二人不识大体,妄附肃意,不可大用。柏葰此去,大清有失。

咸丰帝忽感此失,不禁垂泪。

懿贵妃跪拜道:臣妾言重,万望吾皇治妾胡言之罪。

咸丰帝道:诸事言明,尔有何罪?何有泪流?风沙迷眼矣!曾国藩、胡林翼、李续宾、邓绍良等,疆场杀敌,马革裹尸,朕尝无泪,况一乱臣劣相!戊午案前,李卿续宾战殁,朕曾竭力谕命胡林翼奔赴黄州,统筹战局,不知胡卿到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