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十七章 塔齐布力挽狂澜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塔齐布扎营湘潭城外,急禀曾国藩:吾部闻炮即伏,炮止即进,数伏数进,纵横血战,尚能撑持。然贼军主力皆至湘潭,万望速援。

曾国藩接告,急招众人议。

左宗棠道:“贼之心思,昭然若揭。林逆此乃以湘潭为轴,北围长沙,南慑衡州,欲一战定乾坤矣!吾亦先南后北,涤荡后路,首固根基。”

陈士杰道:“先北后南,旷日僵持,萧湘必乱。今独可悉兵援湘潭,即不得利,犹得保衡、永,以图再举;若不顾根本,但图进取,一败俱死矣!”

彭玉麟、王闿运亦附。

左宗棠谓王闿运道:“尔一小生,倒有见识。”

曾国藩道:“江忠济率陆师四千,彭玉麟率水师五营即刻南援湘潭,吾领余部殿后。此战,不容有失。倘败,不独省城孤注,难以图存。衡、永、郴、桂及两粤匪党闻风响应,从乱如归。东南大局,不堪设想。”

江忠济、彭玉麟大军刚走,靖港团练来报,靖港仅余七百太平残军。

曾国藩掐指一算,此言不虚,暗忖:都言南辕北辙,北顾有何不可!遂欲督师亲往,攻北牵南,调林回防,以解湘潭之围。

幕僚李元度道:“兵之精者已调剿湘潭,早晚捷音必至,此间但宜坚守,切勿轻动。”

曾国藩道:吾水陆齐动,2000对700,鹰搏兔也。

李元度无奈,密语幕客章寿麟:勿舍涤公左右。

1854年4月27日,曾国藩率战船四十抵靖港。令水师先攻,孰料西南风起,战船驶不近西岸,湘勇遂令纤夫拉靠。

石祥祯看个真切,斩杀纤夫,率船抵近肉搏。石军二百多炭船渔舟,调头回转,迅捷如矢,逐围而战;湘军战船体大炮巨,炮筒高耸,击不中近前之舟。眼见水师将溃,曾国藩急令陆师进击。兵勇争过浮桥,浮桥以门扉、床板搭就,不堪重负,人多桥塌,二百湘勇坠水而亡。

太平军趁势反攻。湘军溃,曾国藩高擎令旗,大呼:“过旗者斩。”

湘军兵败如山倒,纷纷绕旗而退。国藩斩杀二人,亦不能止。水师见陆师溃,亦上岸逃窜。四十余战船,折损大半。曾国藩须髯翕张,羞愧难当,跳水自戕,被章寿麟救起。

李元度闻,赶紧安抚道:“涤帅勿忧!此军虽溃,塔智亭、罗罗山陆师,杨厚庵、彭雪麟水军,足可依恃。”

靖港失利,长沙震动,官吏、士绅、民众惊慌,甚者已携眷带银,奔逃乡下。

湖南提督鲍起豹放声痛骂:“曾氏劳民伤财,致匪入湘,引狼入室。吾令,即刻坚闭四门,勿使衰吏劣兵,入吾长沙城池。”

湖南布政使徐有壬咬牙道:“败军之将,休从吾处觅得一粒米粟。”

湖南按察使陶恩培甫升山西布政使,兴致正浓,即刻叫嚣联奏弹劾。

湖南巡抚骆秉章哀叹:“相煎何急!相煎何急!曾公谋国之忠,不可以一时胜败论也。呜呼,此败,不独省城势成孤注,难以久存,即两粤、江西、贵州各省亦必深受其害矣。”

左宗棠道:“诸位大人勿忧,胜败乃兵家常事,曾国藩湘勇十未去其一,无甚大碍。吾速去曾处,一探究竟。”

左宗棠缒城而出,直入湘营。但见曾国藩蓬头垢面,置柩江边,意欲二死。

左宗棠道:“涤生兄,此若一去,猪仔不如!胜败乃兵家常事,兄之湘勇十未去其一,一去悔否?”

曾国藩道:“论吾贻误之事,则一死不足蔽辜;究吾未伸之志,则万古不肯瞑目。”

左宗棠道:“贻误休再谈,万古再勿论,提刀杀贼逆,方销一世恨!”

曾国藩不语,只令人拿来纸笔,将所存炮械、货药、丸弹、军械之数,一一记下,让左宗棠代为检点。忽又怒道:“吾三邀五请,尔竟依附骆巡抚,心高乎?志远乎?缒城来观吾笑话乎?坚城高墙,尔没摔乎?”

左宗棠曰:“置身湘上,兵扰贼嚣;分毫之差,毙命城下。今之天下,赖兄一人;兄若去兮,罪深孽重。吾已说服骆抚,内定湖南,外援曾兄。吾、胡润芝,必舍命助兄;三人成虎,涤兄信吾言乎?”

曾国藩微悦,道:“季高城府鼎天,润芝百兵抵万,吾打脱牙和血吞,再不忧矣!”

左宗棠道:“如此甚好。”

曾国藩道:“陶恩培、徐有壬皆骆秉章举荐,三子加一豹,协同对吾乎?”

左宗棠道:“然也!长沙一破,吾与四子性命皆绝;所以深恶。兄若大捷,楚人必笑靥如花,俯首恭贺。”

听宗棠言语,国藩心慰。

五日后,曾国葆推门大嚷:“湘潭大捷!湘潭大捷!”

曾国藩以为诳语,信手一摆道:“当真?”

曾国葆道:“塔齐布兵至湘潭,一马当先,大败林贼。贼一蹶不振,闭城呆守。吾水军至,百船千炮,射火焚船。是时北风甚劲,顺风纵火,遇船即着,自卯至未,烧贼船六七百只。贼长发短发,逐波漂流,红巾黄巾随波上下,岸赭水温,同归浩劫,水战火攻,未有痛快如此者。林贼开城迎战,塔将军威武,六日九战,九战九捷,歼敌二万,林贼仅带四骑逃脱。”

曾国藩闷立半晌,突地嗷嚎:“祖宗保佑祖宗保佑!苍天有眼苍天有眼也!”

湘潭大捷,湖南巡抚、布政使、按察使、提督等一众官吏惊喜交夹,齐至长沙城外,把手言欢,拥曾入城。

骆秉章道:“曾大人苦尽甘来。先前大人亦言:在省所办之事,大半侵官越俎。吾湘官之首,小阴稍阻,分内之事,曾大人勿恼。”

曾国藩道:“中丞大人客气,省垣守兵单薄,吾不顾大局,尽率湘勇而去,实有私心。自今而后,你我鼎力同心,再不生隙。”

布政使徐有壬道:“曾大人所欠衡州府十万银两,藩库即行补上。”

是夜,左宗棠宴请胡林翼,胡林翼力邀曾国藩。

左宗棠道:“曾氏,乡土气太重,才亦太缺,更不知兵。若无塔齐布湘潭之胜,冢中枯骨矣。”

胡林翼道:“讨粤匪檄如何?”

左宗棠大笑,道:“那就便宜曾涤生一次。“

三人落座,宗棠呼林翼兄,林翼称宗棠丈。

曾国藩笑曰:“金陵洪杨,诳称天下男儿皆兄弟,润芝逆贼而行,可敬可叹。听闻季高兄独入贼穴,贼皆兄弟乎?”

左宗棠道:“如皆兄弟,焉能于此。蝇营狗苟,欺世盗名,一群虎狼。”

胡林翼道:“何止虎狼,西南半壁,贼过之处,白骨露野,万户萧疏。昔繁华之地,皆鬼魔之所。今武昌告急,恨不能立马提枪。”

曾国藩道:“想当初,座师吴文镕公,如不轻出城垣,绝好之局。劣抚崇纶,等那有朝一日。”

胡林翼道:“吴公与林公并望,匡世之才皆去,纷杂世间,惟余叹息。鄂抚崇纶戕鄂三载,两湖紊乱,集于此厮。”

左宗棠道:“新抚青麟继任半载,崇纶离鄂不得,屡屡阴阻;湖广总督台涌畏敌如虎,拥兵自保,株守德安,死不赴任,武昌已然死棋。”

曾国藩道:“石祥祯守岳州,扼吾东援,扬言秋凉决取长沙。林绍璋占常德、桃源,前锋已抵荆州,阻官文南下。偏师救急,于局无补;倾城而出,湘域成空。”

左宗棠道:“添船加炮增勇练兵,徒耗时日;吾意,武昌不破,兵不疾进,免为他人作嫁衣裳。”

胡林翼道:“黔地之匪,数百一群,聚散无定,真乃为匪。此地之匪,有抗鼎之勇、窃国之才;拾掇不当,天日将换。吾区区六百悍勇,想来只是沧海一粟矣。”

曾国藩道:“润芝,国之圭臬,百兵抵万。吾长沙整军,予你两千兵勇,如何?靖港之战,益知兵贵精不贵多,徐徐而动,多有裨益。”

胡林翼道:“谢过涤生兄。兄霹雳手段,霹雳心肠。水师仅留湘潭获胜之师二千人,陆师只剩塔齐布部三千人,国葆一军,竟被裁撤,湘乡朱孙贻,练勇先驱,亦被驱逐,尔心如铁。”

曾国藩道:“言出必践,令出必行。优胜劣汰,亲疏勿论。曾国葆临战心移,朱孙贻宁乡萎缩,二子皆非将才。塔齐布、褚汝航、夏銮、李孟群、杨载福、彭玉麟等临战有静气、出击具悍气,全皆将帅之才;吾令嘉奖,吾奏升迁。湘潭之胜,看似湘军悍勇,实赖夷炮之力。吾已咨请粤督再购七百夷炮,咨调粤总兵陈辉龙领水师来援。道员李孟群至桂招募两千水勇,亦于近日抵湘。罗泽南、李续宾二营兵马,亦自衡州启程,后日即至。待一切就绪,即东进武昌。明日,吾将奏请吾皇,明言靖港之失,俯首等罪。”

是日,国藩疏曰:微臣,孤愤有余,智略不足。虽有湘潭连获大胜,杀贼万人,烧船千余,大股歼灭,克服县城。但再战靖港,纪纲不密,维系不固,以致溃散,其谬一也。但知轻进之利,不预为败退之地,其谬二也。驱未经战阵之勇,骤挡百战凶悍之贼,一营稍挫,全军气夺,非勇真不可用,乃臣不善调习而试用之故,其谬三也。臣之求效愈急,而其办理亦愈乖谬。靖港此战,臣因湘潭水陆大捷,意欲同时并举,破贼老巢,使贼首尾不能相顾。孰料致于此败。臣忍耻偷生,一面俯首等罪,一面急图补救。

湖南巡抚骆秉章亦疏:此次水陆通剿湘潭,毙贼近万,所获旗帜、器械无算,凶渠伪目除阵斩外,或毙于水,或毙于火,为数极多,被掠解散之人约以万计。

咸丰帝谕:曾臣国藩亲率舟师进剿靖港,虽小有斩获,旋以风利水急,俄船被焚,以致兵勇多有溃散。曾国藩自请从重治罪,实属咎有应得。姑念湘潭全胜,水勇甚为出力,着加恩免其治罪,即行革职;小败微惩,治病救人,曾臣仍督勇剿贼,戴罪自效。湖南提督鲍起豹,自贼窜湘以来,并未带兵出省,迭次奏报军务,仅止列衔会奏。似此株守无能,实属大负委任。鲍起豹着即革职,所有湖南提督印务,着塔齐布暂行署理。现所存水陆各勇仅有四千余人,若率尔东下,诚恐兵力太单。着该革员添修战船,换募水勇,一两月间当有起色。果能确有把握,亦尚不难转败为功。目前,楚北贼寇窜回德安,随州之贼亦回武汉,是鄂省望援甚急,该抚等务当督饬水陆各军迅将此股败窜之匪歼灭净尽,兼可赴援武昌以顾大局。湘潭大捷,曾臣国藩练勇有功,着即单衔奏事,湘文武官员,自该抚以下,视军务亟需,曾臣皆有权调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