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国荃进逼金陵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国荃进逼金陵

1862年3月中旬,曾国荃率六千新募之湘勇,进抵安庆。

曾国藩谓曾国荃道:上海为苏杭及外国财货所聚,每月得厘捐六十万金;弟若赴沪,益善益善。

曾国荃道:兄屡屡催归,原为赴沪事急!舍老巢勿攻,浪战无益,逼城足以致敌。虽危,事有可为。江宁为贼根本,急攻江宁,贼必以全力援护,而后苏、杭可图。先皇遗诏,克复金陵者可封郡王。此机千载难逢,必为兄誓死力争,以成不世之首功。

曾国藩道:上海富甲天下,现派二人前来请兵,许每月十万饷银济我,用火轮船解至上海,四日可到。余必设法保全上海,弟若无意,李少荃即赴沪也!然其精于案牍,行军布阵,似有欠缺。

曾国荃道:参将程学启,多谋善断,剽悍戾凌,其下之开字营,凶悍无比,可补李缺。

曾国藩道:李与程皆为皖人,或可同舟共济。攻逆之军,可分三方六路。左宗棠一方现已入浙,李鸿章一方行将赴沪;弟总统一方,先清后路,稳步推进。待多隆阿进至九洑洲,李续宜南下镇江,鲍超击破宁国,则可分头齐进,合围金陵。

曾国荃道:多隆阿、李续宜、袁甲三部当能攻破庐州,彻歼陈逆?

曾国藩道:安庆战后,陈狗株守庐州,一蹶不振,现又分兵,攻豫入陕;兵聚难扼,兵分易制;如此以来,庐州必破,陈逆必亡!以此看来,安庆城破与否,实乃敌我攻防转换之枢机。

曾国荃道:然也!安庆破前,苗沛霖围攻寿州,李昭寿虎视江北。安庆破后,苗沛霖扼据临淮,围攻颍州;李昭寿击破天长、六和,复克江浦、浦口。江之北,淮之南,军势大好。

曾国藩道:苗、李皆乃反复小人。苗沛霖反复无常,陈狗兵临安庆,厮即谄媚示好,赚得伪王,围攻寿州,擅杀妄为;安庆即破,胜保复临,我势大极,厮必反复。李昭寿反复有常,苗围寿州,邀其共进,李否之;吾破安庆,昭寿攻城略地,此乃顺势而为。然两浦、天长、六合既得,亦为贼之既失,贼江北之屏障,荡然无存矣!洪贼已遣军四万,渡江急救。如此,金陵上游,贼势极衰,机有可乘。

曾国荃道:稍歇时日,吾即提兵东进。烦请兄长即刻咨饬李昭寿,相机应援。

曾国藩道:前日上疏,两浦、六合既得,上可通吾无为、运漕各军之气,下可联袁甲三临淮、滁州各军之援,则江北片段既成,根基既固,然后会合下游分路归取南岸。此之奏言,弟听听即可,不必当真。苗沛霖李昭寿等反复之人,不必为友。

曾国荃道:都兴阿进驻两浦,是何心思?

曾国藩道:去岁两宫斩杀肃顺,吾曾以为自毁长城矣!如今观来,两宫之智,远超须眉。江宁将军都兴阿,进驻两浦,明为剿洗洪贼,实为扼制昭寿与吾等;胜保、僧格林沁兵临江淮,亦有此意。

曾国荃道:如此,吾无近虑,必有远危也!

曾国藩笑曰:金陵不得,洪贼不除,此皆非事。鸟、兔尚在,弓、狗得保。速传吾令,弟与季弟,并鲍超、彭玉麟部,即刻水陆并进,剑指金陵。李鸿章部,待夷船抵达,亦即顺江援沪。

曾国荃道:吾杀人如麻,彭玉麟屡忤,相得或不益彰!

曾国藩道:彭雪琴侠义心肠,岂是你我可比!此君素无声色之好,室家之乐,性犹不耽安逸。身受重伤,积劳多疾,未尝请一日之假回籍调治。终年风涛矢石之中,虽甚病未尝一日移居岸上。治军经年,未尝营一瓦之履一亩之殖。弟每战必休,衣锦还乡,置房筹田,亦是快哉!

曾国荃讪笑,曰:志趣不投,各得其乐矣。

曾国藩道:疆场杀伐,死生难料,世事如棋,人心叵测。彭玉麟倘若作壁上观,吾即以杨载福替之。弟沿江北,直下巢、含、和;季弟于江南,攻鲁港、南陵、芜湖,南北并进;鲍超霆军,围攻宁国,遥相呼应。张运兰部,驻守徽州,佑护后路。彭玉麟、杨载福水师,顺江而下,衔连南北。各部务必齐头并进,相互应援,切不可孤军深入,为敌所乘。

曾国荃道:陈玉成困于庐,李秀成正攻沪,李世贤滞于浙,陈坤书渡江援击仪六扬州;金陵以西,贼匪极弱,或可长驱直入,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曾国藩道:李续宾前车之鉴,尔忘乎?

曾国荃惴惴道:兄长心思,愚弟知晓。

1862年3月24日,江苏布政使曾国荃、记名提督鲍超、兵部侍郎彭玉麟、记名知府曾国葆,督兵五万,浩荡东进,进逼金陵。

四日之后,翰林编修、原按察使衔候补道李鸿章,偕五营新募之淮勇,与曾国藩赠嫁之八营,分乘七艘夷船,顺江而下,依次入沪。

鸿章行前,国藩执手相告:自此以后,少荃自成一军;淮军兴,少荃安;淮军败,少荃危。吾皓首穷年,仅能支撑湘勇一军之用度;少荃淮军之用度,只能赴沪自筹。若如浙江左公之即任疆圻,自是无缺;吾审时度势,必速予少荃周全。

李鸿章眼噙热泪,哽咽道:恩师大恩,鸿章没齿不忘!

曾国藩道:沅甫起兵六载,仅克吉安、景德、安庆三城,即去道就藩,诸人皆哂,吾亦恓惶,今之东进,安知皆福?五载之前,少荃即以按察使任,此次赴沪,倘遇小挫,切勿妄自菲薄;必以练兵学战为性命根本,吏治夷务皆置后图,假以时日,必定一飞冲天。

曾国荃吉字营自破安庆后,威名大震,所向皆靡,二十日之内,连克巢县、含山、和州、裕溪口、西梁山。

曾国藩不喜反惊,急令曾国荃:速将巢、和、西梁山三处派兵守定,作为弟军后路根本,然后亲率七八千人由采石渡渡江,驻军太平一带,与隔江和州、西梁山之兵互为犄角,上可夹攻东梁、芜湖,下可归取金陵,似为得势。

曾国荃得咨,谓归德镇总兵萧孚泗、参将李臣典道:季弟曾国葆,亦克旧县、繁昌、南陵,芜湖已乃孤城,贼逆只能坐以待毙。鲍超霆军,鏖战四月,歼敌逾万,终克青阳;昨日复又攻克泾县,皖南之宁国,亦为孤注。彭玉麟水师,不日即进抵太平江面。江之南北,溃敌如决河。吾意,迅速休整,择日渡河,会合彭玉麟水师,攻占金柱关,斩断芜湖、金陵逆贼之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