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1856年9月4日凌晨,陈承镕引韦、秦大军径入东王府,斩杀杨秀清及54王娘。

韦昌辉喜曰:“杨逆一死,乾坤已定。待天王诏告天下,我等便可兵戈入库,酣眠三日。石翼达开,只宜常驻安庆矣!”

陈承镕道:“吾已密禀,天王即刻昭告天下。”

韦、秦大军盘踞东王府竟日,不见洪秀全发诏。

是夜,东殿尚书傅学贤、吉文子集军四千,扎营峨嵋岭、虎贲仓,遥峙东王府。

韦昌辉道:“天王不语,与傅、吉血战难免。”

秦日纲道:“天王迟不发诏,是何心思?再迟,天京血流成河矣!”

陈承镕道:“天王斟酌语词,或许明日即发。”

韦昌辉叹道:“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螳螂委身曲俯欲取蝉,不知黄雀于其旁;黄雀全神贯注于螳螂,却不知人已撒网。两位兄弟,天网恢恢,欲罩吾身。今夜先斩傅学贤、吉文子,鱼死网方破!”

韦昌辉等血战一夜,斩杀傅学贤全部,韦、秦之军亦损大半。

秦日纲道:“东殿余部多如过江之鲫,如此下去,不出两日,吾皆亡矣!”

韦昌辉道:“无毒不丈夫,天不下诏,吾即矫诏。以秀全名,宣我叛逆,枉杀东王;午时三刻,斩我于市。杨逆昭雪,其下必观,关门杀之!”

陈承镕道:“矫诏欺君,天王必怪;事成与否,我等皆无退路矣!”

韦昌辉道:“生死存亡,不敢多顾,我等兄弟齐心,先解燃眉之急。东殿人去府空,吾兄弟刀枪在握,天王亦当三思。”

秦日纲道:“别无旁道,仅此一途!干!”

天王诏诛北王,天京沸腾,东殿余部,纷至沓来,皆欲围观昌辉死状。午时三刻,东殿四门忽闭。一声炮响,矢弹齐放,四千东殿将士,毙于刀枪之下。

陈承镕放下屠刀,竖立拇指,媚对昌辉,啧啧称奇。

秦日纲道:“东殿余部万余老幼妇孺,该当何置?”

韦昌辉道:“昨死之人,皆其儿孙父子;这万余妇孺老幼,恨不得剥吾皮、食吾肉、吸吾髓,一不做二不休,斩草再除根!”

是夜,天京城里嘶哭震天,韦、秦、陈挥舞刀矛,将八千老幼妇孺,全皆杀死。

石达开闻讯,三骑入城,诘责韦、秦、陈滥杀无辜。

韦昌辉不忿,道:“出尔反尔,乃何居心?鹬蚌相争,谁人得利?吾侪无能,方致此步!”

石达开词穷,拂袖而去。

秦日纲道:“石达开兵逾三万,提军临城,我等危矣!”

韦昌辉恍然大悟,后悔不迭,道:“乍见石某,气贯脑际,这一恍惚,险误大事。速追石达开,杀之。”

韦、秦、陈兵至翼王府,搜遍犄角旮旯,独不见石达开。遂将石府一众老小,全皆杀光。

石达开悲恸万分,亲领两万大军,浩荡开来;兵停芜湖,上书天王:举兵靖难,杀韦、秦、陈三恶,以平民愤。

安徽宁国。朱凤魁一军已被邓绍良围困半载,闻石达开至,火速求援。达开分兵,攻克泾县、宣城。又令陈玉成兵出金坛,驰救宁国。

张遂谋道:“杨国宗万余大军,鏖战徽境,救否?”

石达开道:“非敌非友,任其死生。”

石达开兵至芜湖,浙江巡抚何桂清急疏:贼军久思占据皖南,窥伺江浙。现石贼已下宣、泾二县,各乡村贼势已蔓延百余里,思与宁郡之贼联为一党。邓绍良饬令各营伍,以五成扼守营盘,兼顾宁城攻剿,以五成迎击石逆。邓部兵不足五千,实属万分支拙。

咸丰帝谕令和春分兵援宁。和春以江南攻剿万紧,分兵一千,应援邓绍良。

陈玉成领石达开令,率兵八千,驰赴宁国,于团山、七里冈、夏家渡,一字排开,结营26座。

邓绍良亲赴督战,先攻团山、夏家渡,引玉成分兵,忽又集全力夜袭七里冈,玉成猝不及防,弃营而遁。

邓绍良再无顾虑,半月时间,九攻宁国。

陈玉成整军二至,于团山、妙葛山扎营10座。邓绍良不为所动,仅分少兵牵制,主力继攻宁国。是夜酋刻,宁国四门火起,朱凤魁疑细作入城,惊惶不迭,探报东门已破,凤魁斗志全无,再无心战,汇集余部,突围而去。

石达开兵临芜湖,洪秀全密召秦日纲、陈承镕,道:“杀东一人,杀其兄弟三人,原清、辅清而已。如此杀戮万余己之兄弟姐妹,天堂无二位位矣!”

秦日纲、陈承镕跪拜,道:“启禀天王,实乃迫不得已,全皆北王唆使。”

洪秀全道:“朝闻道,夕死足矣!悬崖勒马,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秦、陈复跪,皆道:“任凭天王差遣,天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秀洪全道:“翼王兵临芜湖,二位危矣!”

秦、陈再跪,齐道:“请天王相救!”

洪秀全道:“缚得韦逆昌辉,朕保二兄弟无恙。韦逆昌辉,天京城内,除你二人,别无友朋。日纲兄弟,听闻尔母寿诞将至;将功赎罪,绝好之机。”

1856年11月1日,秦母寿诞,秦日纲大宴宾客,韦昌辉来贺,被缚。

洪秀全谓昌辉道:“朕本无杀渠意,尔矫诏滥杀,天怒人怨,朕亦无奈耳!兵丁勿算,万余老幼妇孺,血漫秦淮,尸横大江,抵尔一命乎?“

昌辉直目斜睨,挺胸昂首,冲天一呸,道:“事至于此,无尔匹夫事乎?尔匹夫嗜人鲜血、贻误天国!尔乃最恶之人!畜生不如!复又叹:金田何其盛,吾产千万顷;六载空耗命,鼎食大钟鸣?天兄杀天兄,原来一场空!尘世万千怨,如梦亦如幻!“

韦昌辉被五马分尸,肢体切做方寸小块,暴晒城墙之上,旁有铭文:北奸肉,只可看,不可取。其首匣装,送至石达开处。达开观瞻确属,复又上书秀全:首恶必除,无辜勿殃;秦、陈不死,哀兵不息。

洪秀全无奈,斩杀秦日纲、陈承镕;含泪诰谕:东王蒙难,千古奇冤。韦逆昌辉,矫诏弑杀,罪该万死。

翌日,洪秀全再谕:爷遣东王来赎病,眼蒙耳聋口无声;天历三重识东王,降托东王是父皇;爷前下凡空中讲,爷今圣旨降托杨。谢爷托降赎病主,乃埋世人转天堂。七月念七东升节,天国代代莫相忘。

11月下旬,石达开奉诏回京。

洪秀全一见达开,泪眼婆娑,道:“翼兄至,天国有望矣。朕无能,眼见天兄阖家老小被屠,竟无力阻,悲矣怆矣!韦逆部属、亲朋,无论老幼妇孺,朕已圈定,任凭兄治。”

达开叹道:“举兵靖难,只惩首恶,不咎部属、亲朋,况老幼妇孺乎!经此巨变,天国上下,人人自危。天王亟需下诏安抚,收服民意;敛兵收戈,平复民心。各地将士,务必谨守驻地,切勿轻出,以为妖所乘。向妖已死,江南无虑。天京此变,伤筋动骨,再令陈仕章、涂镇兴、石镇吉回京护驾,李世贤兵援芜湖。吾镇江兵厚、瓜州军强,句容、溧水,区区小县,一周胜富足矣。”

洪水秀全道:“前时皖北告急,朕已令李秀成驰援无为、桐城。经此巨变,天国已危如垒卵。秀清阴鸷,昌辉暴戾,王兄早至两月,何有这等干戈!今后,朕之天国,即兄之天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