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一十七章 慈禧甲申易枢(1)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第二百一十七章 慈禧太后甲申易枢(1)

半月之内,北圻之地皆失,慈禧太后怒曰:云南巡抚唐炯、广西巡抚徐延旭、云贵总督岑毓英等,一经遇敌,不能固守,昏聩已极。黄桂兰,日夜酗酒;纵容将弁,强掳妇女,军中妇女多于勇丁,敌来即各顾家口溃退;此乃溃败之根源也。徐延旭株守谅山,毫无备御;唐炯退缩于前,以致军心怠玩,徐、唐二人目无军纪,著即革职拿问,解交刑部治罪;着湖南巡抚潘鼎新调任广西巡抚,贵州巡抚张凯嵩调任云南巡抚;岑毓英降二级留任,以观后效;总兵陈得贵、副将党敏宣即于军前正法,以儆效尤;其余溃兵败将亦按律从重惩治。

恭亲王奕訢等众军机惟恐逆法人逆鳞,即不明发谕旨,又不知照吏部,只将滇粤抚臣任命事宜私传潘、张。。

国子监祭酒盛昱义愤填膺,上疏曰:北宁等处败报纷来,我皇太后皇上赫然震怒,将唐炯、徐延旭拿问,自宜涣大号以励军威,庶几敌忾同仇,力图雪恨。孰料恭亲王奕訢等众军机犹欲巧为粉饰,不明发谕旨,不知照内阁吏部。

奴才细查,唐炯、徐延旭自道员超擢藩司,不二年即抚滇粤,外间众口一词,皆谓侍讲张佩纶荐之于前,而协办大学士李鸿藻保之于后。恭亲王、宝鋆久直枢廷,更事不少,非无知人之明,与景廉、翁同龢之才识凡下者不同,乃亦俯仰徘徊,坐观成败,其咎实与李鸿藻同科。然此犹共见共闻者也,奴才所深虑者,一在目前之蒙蔽,一在将来之诿卸。

夫一月之内更调四巡抚,一日之内逮治两巡抚,而欲使天下不知,此岂情理所有?该大臣等唯冀苟安旦夕,遂置朝纲于不顾,试思我大清二百余年有此体制欤?

有臣如此,皇太后皇上不加显责,何以对祖宗?何以答天下?惟有请明降谕旨,将军机大臣及滥保匪人之张佩纶,均交部严加议处,责令戴罪图功,认真改过,讳饰素习,悉数湔除。。

慈禧太后观奏,叹曰:边防不靖,疆臣因循,国用空虚,海防粉饰,不可以对祖宗。

此后五日,慈禧太后三召醇亲王奕譞,密议对策。

翰林院侍讲、左副都御使张佩纶忧心时局,致函李鸿章谓;此间自徐、唐逮问后,言者纷纷。张华奎、王仁东遍诣其相识之人,力诋鄙人。日来盛昱有封事,言及张之洞,至今不下。盛自云历诋中外有名人,为一网打尽之计,公及吴大瀓均不免,因唐还涉及张之洞,深文周内,不解何意。真伪不可知,其自言如此。请问李公,徐、唐均已逮问,吾此时自劾,如何?

李鸿章接函,回曰:徐延旭做地方官自是能吏,但将关系洋务、军务大局之事轻相委任,在你为失言,在朝廷为失人,不独鄙人不谓然,天下皆不谓然。识者早知其必败。你是言官,论列贤否,朝廷向无严谴之例;枢臣对徐一意信任,则不可解。我与李鸿藻及你皆至交关切,不得不深痛惜之,以后尚望虚衷体察,勿愎谏自是为幸,自劾万可不必。

军机大臣翁同龢看穿时局,亦是惴惴,私语曰:盛昱一件未下,已四日矣,疑必有故也。自巳正迄未正,兀坐看门,尘土眯目。吁,可怕哉!

翌日,翁同龢又曰:前日封事总未下,必有故也!

1884年4月8日一早,慈禧太后召见在京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例行问询毕,迅下懿旨:恭亲王奕訢,始尚小心匡弼,继则委蛇保荣,近年爵禄田崇,因循日甚,每于朝廷振作求治之意,谬执成见,不肯实力奉行。著加恩仍留世袭罔替亲王,赏食亲王全俸,开去一切差使,并撤去恩加双俸,家居养疾;宝鋆原品休致;李鸿藻、景廉降二级调用,翁同龢革职留任,退出军机处,仍在毓庆宫行走。

兹命礼亲王世铎、户部尚书额勒和布、阎敬铭、刑部尚书张之万、工部左侍郎孙毓汶、刑部右侍郎许庚身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慈禧懿旨一下,举朝皆惊,盛昱痛苦流涕,赶紧再疏:启禀皇上,启禀皇太后,恭亲王奕訢才力聪明,举朝无出其右;李鸿藻昧于知人,暗于料事,惟其愚忠,不无可取。以礼亲王世铎与恭亲王较,以张之万与李鸿藻较,则弗去远甚。奴才前日弹章,请严责成而不敢轻言罢斥。可否请旨饬令恭亲王与李鸿藻仍在军机处行走,责令戴罪图功。

监察御史赵尔巽亦奏:启禀皇上,启禀皇太后,礼亲王世铎等甫经入直,何能事事熟谙,是以历来军机大臣尚有学习行走之名目,况现值边疆多事,更未可概易生手,恭亲王可否予以自新之路使之戴罪自效。

慈禧太后弗听,再颁懿旨:军机处遇有紧要事件,著会同醇亲王奕譞商办。兹命工部尚书麟书暂行佩带总署印钥,郡王衔贝勒奕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事务,内阁学士周徳润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

盛昱观旨,再奏:皇太后忧国苦心,以恭亲王等绝难振作,以礼亲王等甫任枢机,万不得已,特以醇亲王秉性忠贞,遂被以会商之命。惟醇亲王自光绪建元以后,当日请开去差使,情真意切,实天下之至文,亦古今之至理。

现奉懿旨入赞枢廷,军机处为政务总汇之区,不徒任劳,抑且任怨,醇亲王骤膺繁巨,怨讟易生。

伏读仁宗睿皇帝嘉庆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圣训,本朝自设立军机处以来,向无诸王在军机处行走者。年初因军机处事务较忙,暂令成亲王永瑆入直办事,但究与国家体制未符,成亲王著不必在军机处行走。恭亲王参赞密务,本属权宜,况醇亲王又非恭亲王之比。

伏恳皇太后恪守祖训,收回懿旨,遇有紧急事件,明降谕旨,发交廷议。醇亲王如有所见,亦可具折奏陈,以资采择。或容召对,虚心延访,不必有会商之名。

右庶子锡均、御史赵尔巽亦以醇亲王乃皇帝之生父,不宜与军机处会商事务,恳请慈禧太后收回懿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