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国藩划河圈围(4)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国藩画河圈围(4)

易开俊临阵脱逃,曾国藩怒曰:易某轻于去就,不能不予以严参;其下之军,皆交刘松山统领。徽、休、青阳三军闹饷,情同叛逆,宜早裁撤;今金陵之营,仅存刘、朱、朱三军尚在瑞、临,每月由江西盐局发给满饷,不知有他变否?吾即咨嘱沅甫,就近体察,如遇变故,商之少荃中丞办理。

赵烈文道:如此以来,涤帅、九帅之亲兵旧将,所剩寥寥。易开俊部归并后,刘松山所统之军,已近万余。然仍不抵淮勇之二三。

曾国藩道:此次剿捻,吾已押注李少荃之淮勇。为便宜协调,吾令李鹤章管理营务,李昭庆协办军务,另组武毅军;然亦万分棘手,刘铭传以旧恙复发,拒不进驻周口;李昭庆以骑术不精,迟不执行军令。吾已严饬李少荃,淮人倘再反复,吾即军令如山!

赵烈文道:涤帅勿忧,吉营、霆军之精兵悍将,召之即来。

曾国藩道:吉营杀掠太重,霆营为饷哗溃,宜早裁撤。刘松山智勇双全,人才难得,留此一军,足矣。结余饷银,尽予张、刘淮勇并松山各营。

赵烈文道:刘松山所统之军,原本老湘营也,王鑫、张运兰先后统之。骆秉章曰,王鑫之军,纪律严肃,神机妙算,求之古名将,亦少见。胡润芝曰,王鑫之部,百战百胜,锐不可当!

曾国藩叹曰:吾亦曾曰,王鑫虽勇,须受节制,此一定之理;既不受节制,自难挈之同行。此念之差,吾与璞山,擦肩于人海。十余载后,老湘营之蒋益澧、刘松山、王开化、王开琳、刘锦棠等,皆成悍将,与李少荃江淮诸将,撑起大清半壁;而霆、吉二军,行将泯然。吾识军不明,贻误国家,惭愧之极。

赵烈文道:涤帅提挈左季高、李少荃,荡扫苏杭;复偕九帅,诛杀洪逆,功高至伟;赖文光、张宗禹余匪实乃漏网之鱼,假以时日,必定全歼。

曾国藩道:赖、张二匪,一西一北,反向窜奔,故技重施,分吾兵力,诱吾追击,复重困围僧邸之老路也。吾意有三,一、即于临淮、周口、徐州、济宁四地屯驻重兵,重镇设防。二、速组六路马队,蹑踪伴行,扰而不击,击之即走。三、清野查圩,保甲规约,坚壁清野,绝其本根。

赵烈文道:西南二路河网密布,不利逆匪马队机动,涤帅只可着重北路。

曾国藩道:然也!贼逆泅渡黄河,窜扰京畿,天大之事。吾等即行北顾,坐镇徐州,静待赖、张二逆。速传吾令,苏、皖、苏、鲁各地驻军,就近屯扎安徽临淮、河南周口、江苏徐州、山东济宁四镇;刘松山偕张诗日督率各路湘勇,蹑踪西进,追逐张宗禹逆匪;张树声、刘铭传、周盛波三部,并力北进,会合陈国瑞部,围歼赖文光逆匪。

刘铭传得令,督率铭军,先行出击,半月时间,追入山东,前锋进抵济宁长沟。与陈国瑞一军毗邻而居

陈国瑞观瞻铭军枪械,立刻垂涎。是夜三更,国瑞亲率五百蒙面亲兵,杀入铭军营地,砍杀二十余兵丁,抢走三百余枪支。

刘铭传闻讯,暴怒,亲率主军,围攻陈国瑞营帐。

陈国瑞拒不束手。刘铭传一声令下,枪炮轰鸣,围杀陈兵五百。国瑞见势不妙,逾墙、跃登民屋,仍被生擒,囚空屋中三日。国瑞不耐饥饿,跪地哀告。

陈国瑞乃一品武官,刘铭传亦不敢造次,思忖再三,释之。

树军统领张树声闻讯,怒斥刘铭传:光天化日,公然戕杀大清经制兵丁,刘省三,尔死期至矣!

刘铭传道:陈某妄杀吾同里敢战之兄弟,此仇不报,无颜统兵!吾即赴徐,烦请涤帅给个痛快。

张树声道:涤帅威重,首重军法;尔若莽撞而行,事无可绾,万勿赴徐!速遣亲兵,禀报李帅,请其斡旋;吾即奔赴徐州,代尔请罪。

刘铭传道:有劳张公,张公大恩,刘某没齿不忘!

张树声星夜赴徐,叩拜国藩,细诉款曲。

曾国藩道:大敌当前,刘、陈火并,亲痛仇快,处置不当,贻害大局。振轩可有良方消弭?

张树声道:启禀涤帅,陈国瑞杀人越货,按律当斩;然陈历侍袁甲三、吴棠、僧格林沁三公,身经百战,功高卓著;冒然诛之,或为消除异己,易落人口实。刘铭传明火执仗,悍然围杀大清经制兵丁,罪无可赦;然大敌当前,涤帅可否网开一面,令其戴罪立功。

曾国藩笑曰:吾曾正告少荃中丞,脸上有麻者帅才也!刘省三智勇双全,然暴烈如虎,不甘人下,故易退难进,十年之内,难成正果。振选暂去歇息,如何处置二人,吾自有分寸。

张树声欲言又止,忽地跪拜,道:后生张树声,仰慕涤公多年,愿执弟子之礼,谨遵师教。

国藩赶紧起身搀扶,欣喜道:振选振选,快快请起,尔我心有灵犀,毋须繁文缛节;少荃中丞得悉,心潮澎湃耳!

国藩言罢,携手树声,出得军帐,径入月下,把酒言欢,好不快意。

张树声别后,赵烈文道:恭喜涤帅,张树声愿执弟子之礼,淮勇尽可调遣矣。

曾国藩道:张树声者,人颂合肥大侠也;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尔我碌碌半生,可获侠义之名?

赵烈文讪笑,曰:张树声此举,半为刘铭传也。。

曾国藩道:鼎足功收一炬红,半壁江山效死忠。张树声之识略,媲美李少荃也。咸丰年间,李少荃皖地御贼,专以浪战为能;其时,张树声、刘铭传、周盛波之三山团练,独树一帜,肥、舒贼逆皆不敢近。疆场杀敌,吾不如张。张虽区区一禀生,然实乃圭臬之才;吾即上疏保荐,其下之树字营,其兄树珊统领足矣。

赵烈文道:张树声为言刘铭传及周盛波、周盛武兄弟才武,左提右挈,各建旗鼓,淮军之兴实树声之倡也。因缘巧合,李少荃坐享其功。

曾国藩道:李少荃乃人中龙凤,然坐而论道,过犹不及。本为撤离祁门规避祸患,却言‘吾师海量盛德,求勿以此纤芥,致伤天和。’吾虽知其冠冕堂皇,却亦感激涕零。此皆过往,吾已明告张树声,明儿即咨传李少荃,刘铭传擅杀大清五百官兵,大罪祸及九族;惟有竭力杀贼,将功赎罪。

赵烈文道:刘铭传孤军深入,恐有不虞,潘鼎新、周盛波二军,不可再为驻守之师,李昭庆之武毅军,宜以马队为主。

曾国藩道:然也,潘鼎新之鼎军、周盛波之盛军,皆可为游击之师,与铭军合力,围诛贼匪。传吾军令,潘鼎新部速由天津南下,入鲁角逐;李昭庆之武毅军,亦速入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