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九十六章 左宗棠复陈海防塞防折(2)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第一百九十六章 左宗棠复陈海防塞防折(2)

乾隆二十二年,高宗先平准噶尔部,再平茴部,开拓疆土二万余里。北路之西以伊梨为军府,南路之西以喀什噶尔为军府。

当时朝廷诸臣颇以开边未已,耗费滋多为疑,而圣意高深,不为所动。盖立国有疆,制置方略各有所宜也。

天山南北两路,旧有富八城、穷八城之说。北自乌鲁木齐迤西,南自阿克苏迤西,土沃泉甘,物产殷阜,旧为各部腴疆,所谓富八城者也。

其自乌鲁木齐迤东四城,地势高寒,山溪多而平川少;哈密迤南而西抵阿克苏四城,地势狭小,中多戈壁,谓之穷八城。以南北两路而言,北八城广,而南八城狭,北可制南,南不能制北。

故当准噶尔部强盛时,茴部被其侵削,后为所并。高宗用兵准部,以救茴部。准部既平,茴部降臣大小和卓逆匪又公行背叛,妄冀踞其旧有腴疆,自成戎索。天威所临,凶竖授首,遂并茴部而有之。腴疆既得,乃分屯列戍,用其财赋供移屯之军,节省镇迪以东征,防徭费实亦不少。

今若画地自守,不规复乌鲁木齐,则无要可扼。即乌城速复,驻守有地,而乌鲁木齐以南之巴里坤、哈密,以北之塔尔巴哈台各路,均应增置重兵,以张犄角,精选良将,兴办兵屯、民屯,招徕客、土,以实边塞,然后兵渐停撤,而饷可议节矣!

届时户部按其实需经费,酌拨各省兵饷,严立程限,一复道光年间旧制,则关内外或可相庇以安。若此时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不独陇右堪虞,即北路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处恐亦未能晏然。是停兵节饷,于海防未必有益,于边塞则大有所妨,利害攸分,亟宜熟思深虑者也。

论者又谓,海疆之患,不能无因而至,视西陲之成败以为动静。俄人禳我伊梨,势将久假不归。大军出关,艰于转运,深入为难;我师日迟,俄人日进。宜以全力注重西征。俄人不能逞志于西北,各国必不致构衅于东南,其于海防情势言之甚明,而于边塞情势却知之甚少。

俄人之窃踞伊梨也,乘我兵势纷繁,未遑远略,因借口代守,图攫其财利以为自肥。其肇事伊梨,亦艳其土沃泉甘,川原平衍,物产丰饶,夙号腴区;又距其国南界稍近,伸缩得以自如也。

自甘茴尽歼,安西州县收复,官军迭进哈密、巴里坤、济木萨,关内外声息渐通,中间仅乌鲁木齐、红庙子为逆贼白彦虎所踞,尚稽天讨。此黑子着面,何足轻重!

俄罗斯,北方名邦,非如寻常无教之国,谓将越乌鲁木齐、红庙子挟逆茴与我为难,冒不韪而争此不可必得之瘠壤,揆之情势,殆不其然。

喀什噶尔茴酋之叛附土耳其,与俄、英两国通商,闻海口已刊入新闻纸,此间尚无闻见。果如新闻纸所言,喀什噶尔附其同教之土耳其,与英、俄通商,我既兼顾不遑,无从问及,则将来恢复后能否久守,原可姑置勿论。

但就守局而言,亦须俟乌鲁木齐克复后查看情形,详为筹画,始能定议。若此时先将已经出塞及尚未出塞各军概议停撤,则实无此办法也。

先有谕旨:中国不图归复乌鲁木齐,西、北两路已属堪虞,且关外一撤藩篱,难保茴匪不复啸聚肆扰近关一带,关外贼氛既炽,虽欲闭关自守,势有未能。

皇太后、皇上于边塞实在情形了如指掌,臣本毋庸再赘一词,特以事关时务大局,不备细陈明,必贻后悔。身在事中,有不敢不言,言之不敢不尽者,耿耿此衷,良非有他。至规复乌鲁木齐,非剿抚兼施不可,非粮运兼筹不可。

陕逆白彦虎由西宁、大通窜遁关外,能战之贼至多不过数千,计该逆自陕至甘,未尝占据城池,遇吾劲军未尝恋战,有时见劲军蹑踪而至,绐诸逆目断后,白自挈党伙先逃。

白逆所犯之处,未尝久留,专为觊便窜逸之计。观其过肃州不赴马四之招见,踞红庙子不踞乌鲁木齐,亦可概见。此贼长于用伏,官军计划稍疏,辄为所陷。

臣前接关外诸军函牍,言贼可取状,曾告以无论贼势强弱,且自问官军真强与否,贼之以弱示形,须防其羸师诱我。此贼如败,必乘机窜逸,如阵前击毙,乃为了局。此为盲剿者策也。

南路辟展,吐鲁番至阿克苏地狭民贫,土茴暗弱,近为浩汗贼人阿古柏所制,吐鲁番头人帕夏,与白彦虎逆相勾连,首鼠两端,此时蜷伏未动,且貌为驯顺。如遽加以兵,则减后劲之军,增前路之贼,非计之得也。

军屯哈密,修水利,兴屯田,一为会集哈茴以固藩卫,一为置于中央杜贼勾结,而取粮资、节运输犹其小者。此为言抚者策也。

甘肃、凉州、肃州向来富庶,乱后人少地荒,关外安西、玉门、敦煌则尤甚焉。今采买粮十九万石,抵承平时全省一年额赋,犹疑其尚可加采。夺民食以饷军,民尽而军食将从何出乎?

以运输言之,车骡负粮多而饲养所耗亦多,骆驼负粮少而饲养所耗亦少。以所运程途计之,车行三十日而所负之粮尽,而驼行三十日而所负之粮尚可稍余,以济待饷之军。

自来军行北路之粮,无由关内运济北路者。今肃州、甘肃、凉州运安西,由安西运哈密,已为从前承平时所难,若尚责其逾天山运巴里坤,更由巴里坤运古城,劳费固不必言,试思关内之粮除人畜食用,无论骡子与骆驼,能运至哈密者几何也?能运至古城、巴里坤者更几何也?

臣之所以拟从北路采运军粮,而指乌、科一带为言者,盖以北路商旅往来,均问途乌、科。乌、科、归化各城所属蒙地,多屯庄,蒙汉杂处,自为聚落,产粮之地颇多,雇驼亦易。

臣意若此路粮运可办,于前军有裨,而关内之粮递运安西、哈密,亦可由巴城用骆驼接运。庶前军粮资以两路供之,不虞缺乏。但求于事有济,得免诿谢之愆,虽艰阻劳费,固不恤也。如天之福,此后哈密屯务可兴,敦煌、玉门耕垦渐广,庶粮、运两事尚不至束手。臣惟尽其心力所能到者图之。

谨将海防、塞防实在情形及现在关外应剿应抚、筹粮筹运实在情形披沥陈之。其应密复者,谨按垂询次第附片条对,以清眉目而便省览。伏恳皇太后、皇上训示施行。谨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