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十二章 石凤魁一意孤行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湘军兵临武昌,地官副丞相、副将黄再兴谓国宗石凤魁道:“先前,吾守险不守陴;现今,金口、羊楼司、咸宁等险地皆失,守城事急,国宗兄可有打算?”

石凤魁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吾兵逾万,曾妖来战,寻机斩之。”

黄再兴道:“兵败人惶,一发不可收。武昌城高墙厚,可抵万军。吾之主力,不可集于花园、鲇鱼套。全皆入城,留一悍军机动,余则四散城墙之上,多备擂木滚石箭矢货药大炮,居高临下,敌攻则杀,敌疲则扰。环挖深沟,蓄满江水,敌掘地则贯通。多备沙石砖块,广招民勇,城毁则堵。”

石凤魁道:“城阔兵少,按下葫芦浮起瓢,吾厚集兵力踞守花园、鲇鱼套,筑坚垒,一枕大江,一频青林湖,一跨长堤,深沟重栅,峙江东岸,与虾蟆矶对垒。列巨炮向江内外,分阻水陆两路,如此险地,焉能不守!专守此处,妖能奈我何?即奈我何,自湘潭始,连战连败;退守田家镇,与燕王共扼险地,再行杀妖,有何不可?”

黄再兴道:“万万不可,东王令严,不战而退,杀头之罪。”

石凤魁道:“吾坐镇一方,不听军令者,杀!黄副丞相急,急有何用!城防之事,吾乃主将,一言九鼎。”

石凤魁四六不通,黄再兴不敢怠慢,急遣亲兵飞驰天京,禀求东王调换骁将。

天音未至,广西平乐府知府李孟群已率水师攻破白沙洲、金沙洲,进逼鲇鱼套水营。

罗泽南攻占花园,再击鲇鱼套陆营,被石凤魁击退。李续宾驰援,会合罗泽南,攻破鲇鱼套,复助李孟群攻破水营,焚烧石军兵船五百。嗣后,李孟群挥师西渡,围攻汉阳。杨载福亦率水师,攻击汉口。

石凤魁连战连败,怯惧横生,决意退城而去。

黄再兴道:“胜攻败退,古今常理。退勿慌,否即兵败如山倒。国宗先行,吾自断后。”

石凤魁慌不择路,沿洪山东撤,被塔齐布截击,折兵千余。

黄再兴血战一日,打退湘军多次进攻,又将撤退事宜告知汉口、汉阳,方令大部撤退,自领亲兵断后。

汉阳守将古隆贤接文,亦即自西门撤出。

江中战船,撤退不及,被李孟群、杨载福围追堵截,逐一击沉。

曾国藩喜曰:“省河上下,无一贼船,武汉城外,无一贼营;贼逆辎重丧失,粮资无存,胆落心离,分踪四窜,吾大功成矣!”

塔齐布道“:两军对垒,死生平常,即流血漂橹,吾亦心如止水。万没想到,罗罗山,尔一书生,竟怂兵食人肝心,俘杀乐呼?”

罗泽南叹道:“刀光剑影,生死攸关,文弱书生,敢杀人呼?夫屠夫如尔,一见褴褛稚子,即嚎啕泪流。吾心如刀剜。”

曾国藩道:“嗜血厮杀,非我所期;然两军对垒,非生即死,昔岷樵诸公死生历历,敢不杀乎?即取人性命,睚眦状、嫣然态,可有别乎?”

武昌大捷,曾国藩上疏:昨日克复武昌、汉阳两镇,事机之顺,处处凑泊。此则仗我皇上威福,天心笃佑,不特非臣等筹谋所能到,亦非臣等梦想所敢期也。

咸丰帝闻奏,眉色飞舞,喜谕:览奏感慰实深。获此大胜,殊非意料所及。朕唯兢业自持,叩天速赦民劫也。此次克复两城,三日之内,焚舟千余,踏平贼垒净尽,运筹决策,甚合机宜。尤宜立沛恩施,以彰劳功,曾国藩着赏给二品顶戴,署理湖北巡抚,并加恩赏戴花翎,塔齐布着赏穿黄马褂。钦此。

曾国藩接旨,喜不自禁,碍因人之常情,亦作客套,拟疏道:窃臣办理戎务,过多功少,武汉克服,有提臣塔齐布之忠勇,有李孟群、罗泽南之谋略,有杨载福、彭玉麟之勇鸷,故能将士用命,迅克坚城。微臣实无劳绩。至于纵火多顺风之时,西岸得荆兵之助。廿三剿洪山之贼,廿四烧里河之船,事机之顺,处处凑泊,则由我皇上忧勤所积,默挽天心,非臣筹谋所能及,尤无劳绩可言。荷温谕之褒嘉,只惭悚以无地。至奉命署理湖北巡抚,则于公事毫无所益,而于私心万难自安,有不得不沥陈于圣主之前者。水师前军业于初七日启行,沿江剿搜,已过黄州以下,臣率后军亦拟即日起行,鄂垣善后事宜,既不能一为兼顾,转瞬出鄂如皖,湖北巡抚之关防,仍须委员赍回武昌,此所谓于公事毫无裨益者也。臣母丧未除,葬事未安,若远就官职,则外得罪于名教,内觅讥于宗族。微臣两年练勇、造船之举,似专为一己希荣教功之地,亦将何以自立乎?上月谢折内,申明前奏,不敢仰邀议叙。

拟毕,递与陈士杰观。

陈士杰道:“言恳词切,情真意殷。惟谦让鄂抚一事,恐弄巧成拙。”

曾国藩讪笑,曰:“吾真谦让矣,奈君无戏言、覆水难收。吾须再上一折,细剖心思,以正视听。武昌克服,吾师吴文镕公,明眸半瞑,恨只恨那劣抚崇纶,犹自逍遥。”

国藩言罢,又疏:臣更历忧患,屡经败挫;又常奉圣谕,以好名为诫,岂有漫不省察之理,顾自维累然素绖,遽绾符绶,大义亏损,何以临民?康熙间夺情之案,李光地为彭鹏所劾,于养志为陆拢其所劾,载我国史,懍然可畏,揆之大防,返之方寸,均觉悚惶无已。此所谓于私衷则万难自安者也。臣与督臣杨霈熟商,恐出境在即,关防交替,徒费辗转,是以不敢接受,仍由督臣将关防收存,并吁恳皇上天恩,简派贤员接任湖北巡抚,以重疆寄。俾臣得专力东征,感荷生成,实无既极。倘借圣主如天之福,此后剿办得手,廓清江面,不致陨越,则微臣供职之年尚富,受恩之日方长,断不敢矫情要誉,上负圣慈谆谆之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