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十二章 曾国藩拒不出兵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第四十二章 曾国藩拒不出兵

庐州战事,久拖不决,咸丰帝再谕:曾国藩团练各营及江南、江北大营诸军,不论近远,务必分兵急驰庐州,怠慢者严惩。

恭亲王奕忻道:“洪杨生事三载,愈坐愈大,屡剿不克;庐州战事,虽关大局,然乃一地之得失。江忠源胜或转圜时局,然败亦非愈坠愈深。常言道留得青山不怕无柴,吾皇须作长远之算。”

咸丰帝亦知庐州难保,再谕江忠源:如事急危,庐州可失,而卿必不可死。又以六百里加急谕令曾国藩:朕于三日、五日两谕尔出兵救援武昌,尔不至。朕今复命尔即刻驰援庐州,尔切勿不知好歹!

曾国藩连接援庐圣旨,谓诸将道:“发逆已成气候,八旗、绿营已无能应。战火五年难熄,十载亦有可能。湘军成否,事关全局,不得顾友朋之私谊,即君父谕旨所指示,亦有时虽不敢尽逆也。练军半载,陆师吾已无虑,有罗罗山及众弟子,且经实战;塔齐布,吾观之又观,的确将才。唯水师,褚汝航练勇,夏銮造船,杨载福、彭玉麟新招,广西李孟群新至,万事开头,未经实战,吾深忧之。毛羽未丰,不可以高飞。与其将来毫无功绩,受大言欺君之罪;不如此时据实陈明,受畏葸不前之罪。”

郭嵩焘道:“吾衡州练陆勇,湘潭练水勇,万事刚开,仓促一出,绝无胜算。”

陈士杰道:“孤军深入,兵家大忌。黄州、蕲州、九江、湖口、彭泽皆为贼占,衡阳庐州,千里遥远,倾兵相救,后路一堵,全局被动。”

曾国藩道:“张中丞、左季高离湘,吾被迫退至衡阳。国家糜烂至此,骆秉章、鲍起豹之流还念一山不容二虎。湖南提督鲍起豹部,武弁自守备以上,无一人不丧尽天良。左总棠,闲赋湘上,人中翘楚,吾必用之。已邀三次,烦请筠仙再跑一趟。”

郭嵩焘道:“听闻骆秉章亦邀左总棠。”

曾国藩道:“良禽择木而栖。左季高其人,高矣!不与张石卿北顾,路远恐生变数;不依附曾某,恐吾平地激不起风雷。婉拒江岷樵,岷樵强刚,虑一去不返。天下斯人,谁如江岷樵!金戈铁马,孤身突前,刀口舔血,有进无退。吾祝岷樵兄屡有十全好运。岷樵如此,吾亦不恋生死,昨日,吾以‘贼逆浩荡,须四省合防;船炮未齐、不能草率成行’上奏。死则死耳,任凭圣意!”

罗泽南道:“既弗圣意,可有应对之策?圣上急迫,救与不救,一念之间。一拒已是欺君罔上,大人三拒,战事平息,祸亦及身。”

曾国藩道:“即祸及身,吾志不移!今敌往来洞庭湖南北,所费殆二十万,彼纵横江湖,非舟楫无与争利害,且成师以出,当为东征不归之计。九江以上,千里如洗,奈何以仓卒招募之众,执蛊脆之器,徒步三千里,以当虎狼百万之强寇乎?江岷樵意,无水师逆贼难平。罗山兄意:欲取九江,先定武昌;欲定武昌,先图岳鄂之交。得手,高屋建瓴,引军东下,夺九江、占安庆;安庆得,金陵亦失而复得。岷樵与罗兄意,吾固依。此后,誓以此行军布仗。于此算,庐州,计外之城,只得舍弃。不知季高先生何意,吾再修书一封,恭请左先生出山。”

国藩言毕,再咨左宗棠:弟智虑短浅,独立难支,欲乞左右野服黄冠,翩然讨我,转讲练勇一事。此外,概不关白于先生之前。先生欲聋两耳,先生自聋也,吾不得而治之也,先生欲盲两目,任先生自盲焉,吾不得而凿之也。

曾国藩忤逆,咸丰帝怒斥:安徽待援甚急,切勿偏执己见。朕知汝尚能激发天良,故特命汝赴援,以济燃眉。观汝奏,直以四省军务一身克当,试问汝之才力能乎?否乎?平日漫而矜诩,以为无出己之右者,及至临事,果能尽符其言甚好,若稍涉张皇,岂不贻笑于天下?着设法赶紧赴援,能早一步,即得一步之益。汝能自担重任,迥非畏葸者比。言既出诸汝口,必能尽如所言,办与朕看。

咸丰帝怒气冲天,复敕向荣:即刻攻击金陵,以分贼势,否即严惩不贷。

向荣接旨,斟酌再三,疏曰:微臣近来查观,金陵城内,广西真贼不过一千余人,湖南死党亦只五六千人,其余湖北、江西、安徽、江南各处裹挟者,约三万余人。微臣正宜乘贼势之空虚,声张西北,审我军之顺利,直捣东南。

兵科给事中、淮北剿捻大臣袁甲三接旨奏曰:自古御敌之道不外防剿,然必能剿而后能防,所谓能战而后能守也。粤匪窜扰数省,皇上筹兵筹饷无一处不防,究无一处能防者,何哉?地散则难守,兵分则难支。军兴数载,未闻聚各处防兵与粤贼决一死战,而一隅有警,四隅筹防,左支右绌,贼之所至,徒供一溃。即日取失守者而议之,亦属于事无济。此专言防而不言剿者之贻误事机也。

咸丰帝叹曰:朕何尝不知,惟疮疖遍地,剿不胜剿,防不胜防矣!

咸丰帝感叹良久,再敕向荣:现势,扬州之贼久则已窜,金陵之贼断无自窜之理。向荣株守紫金山,自谓东南屏弊,不知果能奋力进攻,贼必惧而返顾,不但南不能窜苏常,北亦何能肆扰淮齐。此人人共知之理,向荣岂不知之!现今,镇江匪情尤为穷蹙,何以但事堵御,并不攻剿?尔若死攻,各地贼匪返而顾之,当获与贼决一死战之机!

清帝令严,向荣不敢再忤,饬令:福兴、张国梁攻右,秦定三、德安居中,吉顺、明安泰击左,兵分三路,攻击朝阳门;又令邓绍良领一军密伏明孝陵,以作机动。

1854年1月2日,向荣兵至金陵城下,抢越沟壕,架登云梯,攀缘而上。韦昌辉急令军士施放弹炮箭矢、抛砸砖石瓦块,以阻攻势。向荣攻击二日,未沾城垣。

3日,太平军一部五千人,自明陵山后迂回,堵截向军之后。邓绍良见状,急出战之,向荣亦分兵助攻,太平军不敌,败退城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