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七章 胡倒多、李、鲍、袁散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第一百三十七章 胡倒多、李、鲍、袁散

庐州克复,荆州将军多隆阿奉旨入陕剿匪平乱,过路武昌,拜谒湖广总督官文,却见署理布政使阎敬铭薄被一床,横卧总督府口。

多隆阿赶紧搀扶,道:藩台大人,何故如此?

阎敬铭起身,道:将军见笑,将军血战方归,即遇此糗事,敬铭惭愧!官督手下一将,见色起意,强杀民女,隐匿总督府,官督称病不见,吾卧而候其病好,今儿已是第三天。

多隆阿直入总督府,见官文正与湖北巡抚严树森、武昌知府李宗寿嬉笑磋商。

多隆阿道:为一妄杀妇孺之人,宫保大人这又何必!

官文支支吾吾,尴尬而笑道:晨起占卜,这总督府邸,见不得血光,只要不杀此人,任凭阎大人处置!

严树森、李宗寿出得督府,携手再劝。

敬铭长叹一气,即呼衙役将凶犯剥衣捆缚,杖责四十,具律遣送边疆,即刻执行。

官文欲言又止。

阎敬铭再无言语,拾掇薄被,扬长而去。

多隆阿道:这阎藩台,真非凡人也!

官文诺诺无语,严树森急忙圆场,督抚将军再凡客套后,严树森道:粤匪陈得才入陕,陕地大乱,惟将军可制。

多隆阿道:杀伐为国,理应奔赴。

严树森复道:当今贼势,不患其并力南趋,特虑其潜窥陕境。西、同、凤三府为全陕菁华所萃,宜急趋出关,会合夹击,以保完善之区。

官文道:贼若南趋,复犯鄂湘,中丞大人可有扼制之方?为今之计,惟有首保苏皖。曾国藩、李续宜分为苏皖重臣,为吾等湘楚之屏障。

话不投机,再言无趣,严树森遂偕李宗寿拜别。

多隆阿道:庐州克复,漕运总督袁甲三因病休致,希帅屡屡因母病乞归;苗练沛霖,拥兵十万,雄踞江淮,虎视眈眈;胜保主抚,希帅、袁甲三、曾国藩主剿;剿抚不定,大员乞去,不为好事。

官文道:李公续宜勇毅诸部,其若回籍,后起难继,殊属可忧!袁公甲三剿捻八载,斩获甚巨,因病休致,复被议处,可叹可虑!辛酋以后,胜保益骄;苗沛霖之反复无常,路人皆知;然胜保力陈苗沛霖无他,而为李续宜等所疑;胜保之识量,尚不如一稚子。

多隆阿叹道:吾与陈贼玉成相持八载,接仗百余,战皆流血漂橹,伤亡惨重;吾之八旗健将,几近折光。袁甲三剿捻十年,力保皖北,最后却落个交部议处。胜保好命,借助苗练,缚得贼首玉成,成就不世之功。

官文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机缘如斯,孰人匡扶?江淮之地,发捻交互,苗练反复,袁甲三休致,李续宜冀去,胜保此人,绝无能制!胡润芝公曾曰,续宜将军夜宿将军帐中,并不归营,将军与续宜将军之和睦,如一鼻孔出气。胡公若在,江淮风平。

多隆阿道:吾与希帅,相得益彰也。

官文道:李公确属人杰也!吾皇诏曰,前任安徽巡抚李续宜,由诸生带勇剿贼,忠勇奋发,沉毅有为,与其兄原任浙江布政使李续宾,戮力行间,受文宗显皇帝特达之知,洊擢封圻,转战湘鄂江皖数省,屡克名城,战功卓著。咸丰十年间,逆匪石达开窜扰湖南,该员统师援剿,力解宝庆之围,厥功尤伟。朕御极后,调任湖北、安徽巡抚,办理一切,深合机宜。

多隆阿道:胡公逝后,一切犹如流水落花。吾留石清吉十营人马留守庐州,随时东援,亦属兼顾。

官文道:胡润芝公,心地公忠,能顾大局,吾与其相处最久,相知最深;倘胡公还在,何有此等乱局!

袁甲三因病于陈州休致,接交部议处圣旨,怅然道:咸丰三年,吾奉旨赴皖平捻,颍州之乱,乃吾首平。及秋,先战高公庙,复战标里铺,斩获两千。十月,再擒捻首宫步云。咸丰四年,吾进据临淮,一载不到,皖北捻匪,几近肃清。福济、和春却劾吾株守临淮、粉饰军情、擅截饷银、冒销肥己。咸丰六年,沉冤昭雪,吾入豫剿捻,三战皆捷,擒获匪首苏天福以下两万余人。咸丰七年,复斩捻首李寅,剿洗多股逆匪,又助胜保克复正阳关。咸丰八年,解围固始,收复六安,斩杀捻首孙大旺;再至宿州,复诛捻首王绍堂;七月,代胜保督办三省剿捻事宜,大战太和李兴集,彻将捻匪逐出豫境。咸丰九年,复被胜保弹劾。咸丰十年,再入皖北,复剿捻匪。再攻定远,战庐州,直至城破方知狡兔死走狗烹耳。

袁甲三长子袁保恒劝:常言道有过自担,居功勿傲。父亲最末一句,可谓画龙点睛,然若时机得当,足以灭吾袁家九族。

袁氏父子言语间,捻军一部偷袭陈州。

甲三于病榻之上,闻声筹划,两拒攻城之捻军。

其侄袁保庆喜曰:二叔上马定国,下马安邦,躺亦拒贼,实我袁世家族千古未有之俊才!

袁甲三愁眉稍舒,道:自吾入仕,袁家日隆,尔与保龄皆为举人,保恒亦中进士,一门二进士,弟兄两举人,甚慰吾心。

一日,袁保中携幼子探访袁甲三。

甲三观稚子而笑,曰:此子年虽四岁,然喜怒有常,聪而不黠,将来必成大器也。

袁保中道:此子出生日,正逢二叔捷报至家,所以取名为凯,是乃袁世凯也。

袁甲三道:志九耀三,保世克家,启文绍武,卫伟国华;吾祖乃三国袁绍也。所谓气宇毋须轩昂,无精亦不打采,惟安然做事矣!

多隆阿入陕,袁甲三休致,安徽巡抚李续宜亦是不快;其下之将众口纷纭。

候选提督成大吉道:启禀希帅,润帅逝后,吾等滞皖,左宗棠攻浙,李鸿章入沪,鲍超围攻宁国,曾国荃抵近金陵,全皆各自为战。贼若集兵攻吾一处,如何应对?

李续宜道:勘定皖北,大军东顾,为时不晚。苗沛霖者,拥兵十万,公犯不韪,围抚臣于寿州,陷其城,屠其众。乃复诡言求抚,此岂足信?不过假称反正,号召近县,养成羽翼。若正彼叛逆之名,人人得而诛之。宽其党羽,使为我用,彼势孤,终成擒耳。

湖北布政使唐训方道:满洲统领胜保,主抚苗练;吾若强攻,之于胜部,必成水火之势。

李续宜道:苗沛霖不除,安徽永无宁日,吾再奏请诛苗。

慈禧太后接奏,谓恭亲王奕忻道:李续宜意诛苗患,可否允准?

奕忻道:苗沛霖拥兵十万,妄自称王,勾结发、捻,攻围寿州,觊觎淮、淝上游,以图肆毒中原,罪应立诛,然其诱捕逆匪陈玉成,亦属有功。陕西巡抚瑛棨急奏,粤逆陈得才入陕,陕地盗匪四起,前江西巡抚张巿孤身相劝,却被斩杀于渭河滩。

慈禧太后道:陕匪之猖獗,不亚于粤逆也。速速传谕,着授胜保钦差大臣,专职督办陕西军务;荆州将军多隆阿,速于武昌整顿兵马,亦做入陕之准备。安徽巡抚李续宜,着颁给钦差大臣关防,督办安徽全省军务。

奕忻道:苗沛霖练勇,可否剿洗?

慈禧太后道:苗沛霖诱捕逆首,亦属有功,其部固于属地,不可擅动。

李续宜擢任钦臣,益奋,即令成大吉、蒋凝学、萧庆衍等部,分兵而击,剿捻扼苗,笃定皖域。

然世事叵测,李续宜钦任不久,其母病逝。

李续宜闻之,身心倶颓,遂举湖北布政使唐训方代领其军,三疏回籍丁忧。

慈禧太后不许,然顾念忠孝或可两全,允续宜百日假期。

李续宜回湘,望慈母棺椁,悲伤欲绝,咳血良久,一病不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