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一十三章 刘永福阵斩李维业(1)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第二百一十三章 刘永福阵斩李维业(1)

李鸿章奉命赴粤,中途又接返津与法谈判圣旨,鸿章不敢怠慢,速即回返,与法国驻华公使宝海磋商两月,终签越南入贡中国仍照常例、法国亦仍如约保护越南、中国所发之兵均一律回撤、法人亦不取越南之地、日后中国于越地方如不作为则任由法人前往剿办、增开保胜商埠以供法商买卖货物六协议。

1882年12月下旬,驻法公使曾纪泽密奏:是月以来,法国大选如火如荼,如果前总理菇费理重新组阁,则中法之约甚难执行。

十二月二十九日,吏部主事、驻越特使唐景崧亦请两广总督曾国荃代奏:法人亡越之心未泯,暂且休战,只因突尼斯、埃及民乱,苏伊士运河不通,其军补给不畅。越南君臣昏愚萎靡,战守绝无经营,即议和亦毫无条理。

越将刘永福,本系粤西细民,窜身交趾。及越法启衅,遂纠众相拒,相持数年,大小数十战,屡挫凶锋,馘其枭帅,实为越南之保障,固中华之藩篱,其功亦云伟矣!然独军打斗,终是力薄身单,亟宜充饷、给人、补器,

慈禧太后接奏,急召众军机问计,恭亲王奕訢道:启禀皇太后,启禀皇上,海关总税务司赫徳意,即刻开放红河河谷,宣布河内为通商口岸,西洋各国利益均沾,以杜法人北进之路。

慈禧太后道:赫徳与法人原本一族,其心待察。著两广云贵众督抚速观李鸿章与宝海议略办法,月内覆奏。

云贵署督岑毓英查观李宝议略,速奏:法人盘踞不退,后患无穷期,且环伺而起者不止一法国,相逼而处者不止一越南,此不特边疆之患,仰亦大局之忧也。臣以为,疆界可分而北圻断不可割,通商可许而厂利断不容分,土匪可驱而刘永福断不宜逐。

云南巡抚唐炯不以为然,疏曰:耗三省之力而为越南守土,在彼无丝毫之益,在我有邱山之损。李宝之议略,甚合时宜。

慈禧太后不能决,遂再召李鸿章问询,李鸿章道:启禀皇太后,启禀皇上,越南已阴降于法,且签和约,而我代为力征经营,径与法人决裂,则兵端既开,或致扰乱各国通商全局,似为不值,更恐一发难收,竟成兵连祸接之势。

军机大臣李鸿藻道:启禀皇太后,启禀皇上,法人一日不出越南,北圻一日不得安宁,不防一万,只防万一,吾兵切勿马放南山。吏部主事唐景崧,宜应速至北圻,晤会刘永福,察言观色,相机行事。

慈禧太后道:李卿此说,亦有道理;速传谕旨,粤桂滇三省之军,暂留北圻;无有事端,切勿启衅。

1883年2月2日,法国前任总理茹费理赢得大选,再次组阁,茹费理上任伊始,既于上下议院慷慨陈词:在我们尚未涉猎之地,在一望无际之非洲,在无限生机之亚洲,特别是广袤无垠之中国,我们必须竭尽全力攫取我们应得之财富。今天我们所要攫取的越南诸地,正是我们将要占领富庶之区的必经之路。所以凡属越南之地,凡有中国兵盘踞之所,都要取来,绝不姑息。现在,李维业将军和他的五百勇士,正像囚犯一样困守河内要塞;驻华公使宝海爵士正用他颤抖的双手与清人签署丧权辱国的可耻协议,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我恳请在坐诸位,即刻允准增兵两千,遣舰十艘,火速至远东,增援李维业将军。驻日公使脱利古速至清国,再与清人磋商;原驻华公使宝海,即刻回国述职。

宝海接令,甚是愧疚,李鸿章道:贵国无视《万国公法》,一意开衅,则我大清国不能不奋起抗拒之!

宝海别后,鸿章愤恨难平,道:越北难免一战,淮将黄桂兰系张振轩举荐,现防粤边,所募皆系粤人,而非淮勇。其新购之枪炮,全未探讨;临战若不阵殉,必干重典,殊为淮军丢脸。吾即上疏言明,脱清干系。

众幕僚皆劝未雨绸缪。

鸿章道:此甚艰难矣!两广署督曾国荃虽然知兵,然阵前督战,勉为其难。广西巡抚倪文蔚未经战阵,藩司徐延旭抑或取而代之。然徐延旭其人,既不知兵,又不知洋务大局。其曾言,洋人炮虽快,然一炮只一子,我抬枪一炮可容数十子,是一炮可敌其数十炮矣!如此之人,焉可大用。然李鸿藻一众清流皆曰其乃英武大才,吾参劾不得。

幕客周馥道:刘永福黑旗军所向披靡,吏部主事唐景崧正于北圻游说,或可为一奇军。

李鸿章道;越国惧黑旗军强大,吾国惧黑旗军招摇,左右皆不逢源,偏军矣!

三月初八,吏部主事唐景崧抵达越北山西省,黑旗军首领刘永福赶紧提兵来见,刘永福道:刘某得见大清国特使,实属三生有幸。

唐景崧道:刘将军战越,名震中外,实为北圻之保障,粤滇之藩篱也!吾已奏请吾皇充饷、给人、补器

刘永福道:惟唐大人深明大义,然去岁至今,惟云南布政司唐炯大人暗助一万两饷银,越国王屡欲裁撤吾部,吾军之境地,风雨飘摇也。

唐景崧道:吾有上中下三策,可解困顿。

刘永福道:快快请讲!

唐景崧道:割据北圻七省称王,请求中国册封,此为上;进军河内,击退法军,大壮黑旗军之气势,以作投名之状,此为中;固守保盛,兵败再投中国,此乃下。

刘永福道:北圻吾非王,固守非吾愿,吾即督率大军,与法夷决一死战!

唐景崧擅自径往越南,云贵总督岑毓英寝食难安,速即上疏弹劾毕,又致函景崧,切勿挑刘召衅。

景崧接函,不以为然,以“有祸惟自当之”回之。

四月初五日,唐景崧接“速回云南听岑毓英差遣委用”之圣旨,景崧不敢怠慢,刘永福既骇且疑,景崧道:吾之来去,实不能左右大局。刘将军乃北圻长城,念一身、念子孙、念中国、念越南,自当击鼓而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