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十三章 向荣、琦善南北分营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向荣、琦善接旨,更不敢怠,东攻南进,昼夜疾弛,不日,两军会师安庆。

向荣不屑琦善,上奏道:钦差大臣琦善所带各兵,虽系生力,然素未经大敌,不敢骤令当先。臣之兵先行,琦善之兵权且在后作为接应,看前队兵勇数仗,使之眼明胆壮,知贼伎俩,然后再令独挡一面,方为万全之策。

1853年3月30,向荣追至金陵,探看地势,疏曰:该逆先于城外多掘陷坑,密布竹签里许,并于长寿桥左右筑有土城,连扎营数座,防备甚严,以阻我兵进路。此外俱系小河,无可绕越之处。大兵须从桥上攻进。该逆坚壁固守,我兵进攻,势难施展。非避实击虚,不能得手。因查东路孝陵、淳化镇一带,地势宽敞,进攻较易,兼可扼贼窜苏常之陆路。当即统兵绕从秣陵关一带,驰往东路,度地扎营,相机进剿。

31日,向荣率军至金陵城东沙子冈、钟山南麓孝陵卫一带,建江南大营。琦善率兵至扬州外围,建江北大营。

江宁将军苏步通阿谓向荣道:“琦静庵已驻扎扬州城外,南北二营既成,向帅可有制敌良策?”

向荣道:“江北江南两大营遥相呼应,伺机攻金陵、夺扬州、取镇江。此乃遥思。贼众十几万,而吾兵单,势难多拔。逆首现在江宁,唯有攻其必救,悉力赶紧进兵,若日内能夺占钟山,即可进攻省城。谅分股之贼必然缩回,为围魏救赵之计。吾意,天津镇总兵李瑞、副将瑞格率兵两千,驰赴常州,汇江阴杨文定部,扼贼窜犯东南,相机攻击镇城。”

苏步通阿叹曰:“先夺钟山,以据形胜;涤荡外垒,再图攻城。此唯一之途、然亦遥遥无期矣!”

是夜,苏步通阿密召江南提督和春、广西提督福兴、河州镇总兵吉顺、鹤丽镇总兵音德布,道:“吾皇密诏,且观向荣动向,勿使汉人专柄。”

和春道:“吾皇若授吾等专攻金陵,吾等可有过人之策?向军门一路战来,有勇善谋,实乃统军之将。”

4月10日,向荣发令攻击,钟山太平军总不接仗,仅于墙内开枪放炮。清兵靠近,徒然受伤,无益于事。向荣无奈,只得暂缓攻击。

13日,苏步通阿率部佯攻钟山、中和桥,和春、秦定三、邓绍良等率主力攻击通济门外营垒,张国梁捷勇绕后迂回,连破三垒。杨秀清调集重兵出城接战,和春不敌,败退回营。

18日夜半,雾气弥漫,向荣兵分四队,偃旗息鼓,偷袭七桥瓮营垒;守军不备,旋即四散。向荣倾兵再攻钟山。七桥瓮失,钟山失去犄角,守军遂不再守,烧营而退。

城东险要尽得,向荣大喜,再击雨花台。杨秀清惊,遣重兵守护。向荣连击五日,不克。就地扎营,浚濠困围。

天津镇总兵李瑞进至常州,以城垣太旧,难以守御,迟不进击;已革抚臣杨文定亦以海上各船未至,不能贸然攻镇。

向荣怒罢李瑞,饬令邓绍良进击镇江,随即再疏:金陵贼逆屡战失利,其势日孤,万一自知难守,竟从江上他窜,追剿更难为力。不如缓攻金陵,先从水上去其船只,使江宁、镇江、扬州三城之贼,首尾不能兼顾,然后可以制其死命。

查三城形式,镇江最为扼要。盖镇城与瓜洲遥遥相对,而镇城又为上海兵船进攻必由之路。先复镇江,则扬州、江宁之贼,应援自多中阻。

臣遣邓绍良部,由马陵、辛丰进攻镇城,镇江之贼现已被困,不能更扰苏常。至金陵城南,我兵现又陆续安营,相机进剿,此系东坝必由之路,自可无虞窜往。

至溧水、高淳等处,抚臣许乃钊亦已札饬该县团练乡勇,以助声势。臣坐观时局,省城一有可乘之机,即当因势进攻,力图克复,不敢拘于先复镇江之成见。

邓绍良接攻镇江令,偕京口副都统文艺进抵甘棠桥,罗大纲率军出击,两军接战,大纲佯败,绍良追至镇江城南,一股太平军忽自釜鼎山后杀出,抄袭清军后路,绍良首尾不能兼顾,损兵三百。

文艺奏报小胜。咸丰帝严饬:此明系攻前遗后,被贼兜冲,一大败仗,何不详细声叙?

向荣复遣和春督二十只艇船攻镇,吴如孝率三百战船围击。和春不敌,败退丹徒。

向荣再派鹤丽镇总兵音德布率一千二百兵勇驰援,邓绍良气振,移营京砚山,居高而击,然亦不能进。

长江北岸,琦善以北营兵乏炮钝,不能克期奏效,目前只可缓图,迟不攻击扬州。

江北帮办大臣胜保嚷:“吾心急如焚,恨不能日日出队!”

直隶提督陈金绶亦曰:“一鼓攻城,即时可复。”

琦善无奈道:“尔等意攻,即攻!”

1853年4月19日,胜保攻破城东营垒,进驻司徒庙,再击观音山。26日,游击冯景尼,率勇五百,冲进徐凝门里许。琦善惧怕埋伏,急令撤出。

5月7日,胜保、陈金绶击破西门、南门土城,攻陷二十四桥营垒。胜、陈急于再攻,琦善恐中埋伏,怒斥胜保、陈金绶攻击太猛,过犹不及,息兵数日,待机再攻。

胜保怒疏:每当进攻吃紧之时,琦善已传撤队。奴才虽昼夜督阵,而为所牵制,孤力难成。其意似不欲奴才在扬目击克复。琦善之为人,才具似裕,不免矜伐,少能容物,颇不虚心,遇事多疑,惟恐人居其右。每遇折奏,百端改窜,极力铺张。但求自立脚步,不计实功,而不知暗中贻误已甚矣,以致扬城贼匪未能迅就扫荡,实为可惜。

琦善不以为然,亦疏:大股匪众盘踞江宁、镇江、扬州,三城恃为犄角。臣与向荣分攻江宁、扬州。南北之军皆在陆路,声势既难联络,其水路艇船又远在镇江。现江宁、扬州击败之贼往来江中,无所阻挡,且浦口、六合、仪征等处,随在皆可登岸。贼若由江宁而至镇江,计程尚隔一百八十余里,若到浦口等处,则对江径渡,一水相通。况镇江续调上海艇船一经到齐,拦截大江,则逆踪不能南窜,势必群趋北岸。浦口、六合、仪征防兵甚单,仅有马队,无步队,不能收相辅而行之益。为今之计,与其分兵远防,莫若合兵迎剿。仰恳天恩,迅速添兵北路绿营官兵,兼程前赴浦口、六合、仪征,使逆贼知我有备,不敢萌北窜之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