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章 义律拒不具结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义律暂居澳门,惶惶不可终日。

边度道:“总监先生,牙片业已倾缴,切勿再生忧虑。那清国钦差不会赶尽杀绝的。”

义律道:“总督先生不知,那钦差手段了得,不缴会出人命,我也是不得为而为之。虽然这样,但我还是认为,这害人利己的牙片贸易,是无比耻辱极其罪恶的!我非常讨厌且深深地厌恶之,可我还是顽强地选择了与那些可恨的强盗为伍。”

边度道:“强盗?谁?查顿颠地马地臣?”

义律道:“其它勿论,但就这牙片。如果这毒物是粪,那颠地他们就是蛆,蛆是以粪为生的;如果这牙片贸易是粪,那那些清国官僚就是蛆。现在,粪已销声匿迹,而蛆们却都堂而皇之。韩肇庆没被砍头,邓廷帧正耀武扬威;清国人眼中的铁头老鼠早溜了,颠地、马地臣等也都乘兴而去。”

“乘兴而去?”

“烟贩们每箱摊派一磅,总共集资二万英镑,作为活动经费,游说正甫议员去了。”

“游说什么?”

“争取正甫赔偿损失,争取我战舰云集此地。两万多箱牙片呀,数百万英镑啊,都统统化作了灰烬。此失谁来补?我?维多利亚女王陛下?清国正甫?恐怕只能战场上见分晓了。”

“战争?义律先生,可不要乱讲。”边度窥了窥四周,小声道,“您的女王陛下同意战争了?您们做好准备了?总监先生不要信口开河,蒋立昂时时刻刻都在注视着我们。澳门这弹丸之地,如有可能,一小时之内,林则徐就能将此团团包围,您我都将成为瓮中之鳖。”

“边度先生,勿委曲求全,我亦不是随便一说。律劳卑先生之后,那些清国官员得出了经验:封锁商馆,断水断粮,我们就得乖乖就范。所以不做十足的战争准备,就向清国正甫挑战,是非常愚蠢的。我抵十三行时,颠地他们已被困了六天时间。林则徐不分青红皂白,把我们所有的人,包括我,都当成了人质。生死存亡之际,我选择了妥协。可林则徐却还苦苦紧逼,非要签一个‘具结’的生死约。边度先生,您知道什么是‘具结’吗?”

“知道,如果签了,您之脑袋就伸到他之刀口上了。”

“以前的日子,我只能苦苦地等待。现在好了,阿鲁斯图克战役已圆满结束,进攻阿富汗的大军正连战连捷。过不了多久,我战舰就会莅临。总督先生,您这地还是人家清国皇帝‘暂行赏借’,到时我们枪炮一响,清国皇帝还不乖乖割一块送我女王陛下。”

“是呀,我们是寄人篱下,每年还要缴五百两租金呢。可,义律先生,咱只说现在,你是不是还暂住我之这寄人篱下之所?”

义律眉皱,气短地笑了。

则徐巡视澳门,边度闻讯,赶紧让义律躲了,亲把那百丈红毯,延铺至必经之处,沿街鲜花点缀,洒水沐路恭迎。。

则徐喜曰:“都如这葡萄牙人样,何有今日之夷事!“来人,赏银五十两,以资褒奖。”

边度道:“谢钦差大人赏。牙片具结事,已谆谆告诫,想必义律深思熟虑后,定有答复。烦请大人再耐时日。”

则徐道:“此来可谓最后之通牒,义律勿再冥顽不化,此事总有分晓之时。”

则徐走后,边度据实告之,并掷出那白花花的银锭。

义律苦笑道:“林钦差是细心正直用心良苦之人,我们都没有耗尽最后的耐心。”

7月7日,相纲九龙尖沙咀,一群酗酒的英国水手正自狂欢,一姓林名维喜的村民匆匆走过。

水手们醉眼朦胧,讽维喜走姿忸怩。维喜怒,率众理论,言语不和,殴斗遂起。维喜重伤不治,延宕一日,撒手人寰。

义律欲以一千五百银两私了。

边度道:“这时间点,私了恐怕不妥,不如让林钦差审一下,聚众斗殴,不会杀头的。”

义律道:“我遵女王陛下之谕令,按照我国之律例,彻查情由,秉公办理。现有相关公文,请转交林钦差。”

人命关天,新安知县梁星源不敢擅自主张,急急禀报。则徐认为其中必有蹊跷,令梁星源严查。

梁星源不敢怠慢,亲至尖沙咀,细询当事人,不日便探得真相。

则徐怒,照会义律:兹阅尔禀词,藉称该国律例,以为不交罪犯系其国主之谕等语,尤属谬妄。查该国向有定例,如赴何国贸易,即照何国法度,其例甚为明白。在别国尚当依该处法度,况天朝乎?尔国律例亦应诛死,可见杀人偿命,中外所同。且从前内地所办命案夷犯,历历有据,各国无不懔遵,岂尔独可抗违此例乎?若杀人可不抵命,谁不效尤!倘此后英夷殴死英夷,或他国殴死英夷,抑或华民殴死英夷,试问尔将要凶手抵命耶?

义律知若交凶,则此“凶”必凶多吉少;何况,无人承认自个是真凶。随便交出一人抵罪,不合律法精神。遂拒绝了则徐的要求,并以领事裁判权为由,自行开庭审理。查得五水手参与斗殴,与陪审团和议,判处五人监禁并罚金,送回英国执行。

则徐查《万国公法》,知义律无法外治权,又闻凶手或将回英,遂封锁澳门,停止所有贸易,督促义律务必具结交凶。义律蛮拒,则徐遂再断英人粮、水、肉、蔬,并勒令边度驱逐所有英人出境;时限若过,所有在澳之英国夷人,一律就地正法。

边度对义律道:“那钦差恐已耗尽耐心,不撤性命危矣。我寡敌众,勿以卵击石。”

义律道:“请再敷衍几日,印度总督已有回复,我战舰即将莅临。”

“一刻也敷衍不起,林则徐早有布置,清国士兵已将我们团团包围,您若当机不断,我亦步您后尘,性命都将不保,何谈明朝未来?退一步尚可转圜,驻于此世事叵测。”

义律无奈,遂令所有英人务必于8月16日零时前登船,撤退至相纲九龙尖沙咀附近之海面。并再派快船,急禀印度总督:此已万分危急,速来救援勿迟!

千余英人提箱曳物,蜂拥岸边;争先上船,恐后祸及,你争我挤,她叹他骂,老哭幼啼,好不凄惨。

8月30日,自印度出发的两艘英国军舰窝拉疑号、海阿新号驰至。英人一见,泪流满面。义律更是气盛,其仰望着窝拉疑号上的28尊四千斤巨炮,张牙舞爪地嚷:林钦差,看尔还敢猖獗否?

夷舰至,清将纷纭:英夷船坚炮利,不可等闲视之。言语间,惴惴战栗,惶惶已不可终日。

水师提督关天培正于虎门督修炮台,则徐不谙水师事,不便先言,正自愁忧,人群中闪出一人,朗声道:“启禀大人,海门营参将赖恩爵愿率船拒敌。”

则徐悦,赖家三代五将,果然名不虚传。遂令赖恩爵率战船,驻扎九龙寨,督察九龙湾洋面,务绝英人水粮供应;如遇英夷挑衅,可尽遣九龙岛所有船只抵抗之。

9月4日,英人水粮告罄,义律率五艘快艇觅食,至九龙炮台洋面,遇赖恩爵水师船。

义律遣人谈判,要求解除禁令、恢复粮水供应、重开正常贸易。恩爵依则徐令,须先具结交凶,否则免谈。

义律饥渴难耐,遂下最后通牒:如半小时内得不到水粮供应,将摧毁九龙洋面所有之中国战舰。

赖恩爵晓知大战不可避免,即令战船退至九龙炮台附近。复令士兵装弹添药,速做接战准备。

半小时后,义律一声令下,诸炮齐发;一时间,炮声隆隆。

硝烟弥漫处,一清军士兵被弹片击中,转瞬殉命。恩爵义愤填膺,急令船炮、岸炮,对准义律所乘之船,猛烈还击。

义律所乘之“路易莎”号,被多颗炮弹击中。炮弹皆实心,并不炸开,只穿几洞;

义律胆战心惊,恨自个没乘“窝拉疑”,遂令撤退。

恩爵并不追赶,道:“英夷不会善罢甘休,定会卷土重来。夷虽船巨炮利,但只区区两艘。我船小,掉头快,可迂回。且量多,十抵一,尚有余;近身围殴之,可胜。”

义律回,谓舰队司令士密道:清人船小,便利,我等空耗不起。

士密道:“勿惧,我炮利,射程远,远距离轰之,可胜。可用一舰封锁相纲要塞鲤鱼门,防清国其他船舰增援,其余船舰,倾力一射,必让清国战舰丧身洋底。机不可失,即刻出发。”

“窝拉疑”战舰至,赖恩爵先令各船自行分散,以避炮火,尔后寻机合击。千钧一发之际,九龙洋面雾气升腾。恩爵喜,迅速大张声势,迂回佯攻,迎头主击,一并而上。

雾气弥漫,咫尺难辨,士密进退两难间,四周已是炮声隆隆。士密不敢怠慢,下令还击。

双方百余大炮自下午2时起,一直互击至黄昏。士密见天色已黑,先行退却。

义律愁闷,道:“一小船被击沉、一舰长手断、兵士伤多人。如此下去,安敢再打?我大英正甫未向清国宣战,我等孤掌难鸣,须寻一万全之策。”

士密道:“粮水绝,弹药不能补给,伤病者不得医治,这都是问题。“

义律思虑良久,遂照会则徐:“贸易重开,商船愿具结者,可结。不愿者,择一地严检。林维喜案,参者众,实查不出首凶;可多加钱资。”

则徐查看战场,炮台皆被炸毁,战船半多支离,死伤百十余人。则徐暗叹夷人炮火了得。

义律示弱,则徐亦想转圜,上奏道光帝,说明夷人心情。并赞赖恩爵指挥若定作战勇猛将才难得。复转新安知县梁星源禀报:“查夷人捞起尸首就地掩埋者,已有十七具。又渔舟叠见夷尸,随潮漂流,捞获夷冒数顶。并查知假扮兵船之船主手腕被炮打断。此外夷人受伤者,尤不胜计。自此对仗以后,巡洋舟师,均恨奸夷先来寻衅,巡稽愈严……”

次日,梁廷柟携梁发进见则徐,且道:“林大人,廷柟先前打了诳语,《牙片速改文》、《劝世良言》实是梁发先生所做。”

这梁发,则徐早有耳闻,此人,擅随英夷传教士,办夷学传夷教,已被羁押两次,此来岂不自投罗网?

梁发道:“启禀大人,小人与英人熟稔,愿说义律具结交凶。”

则徐痛恨梁发勾结夷人,本想深恶痛绝,但碍于梁廷柟,遂极其勉强地道了声“可”。

二人走后,则徐把梁发留下的那本《劝世良言》掷出好远,道:什么玩意儿,上帝治下的子民做这等罪恶事情,汝上帝可管?梁发啊梁发,则徐自言自语道,幸亏是本大人,否则尔已人头落地了。

殊不知,三年前,某科举场口,一姓洪名仁坤之人偶得一本梁发散发的《劝世良言》……

义律与梁发都是基督教徒,二人比划完十字后,梁发道:“义律先生,牙片这等害人之物,您还如此之维护,我主之善心已不与您同在。”

义律道:“梁牧师,我乃最虔诚的基督教徒,我已尽心尽力。没有我的努力,两万箱牙片能销毁?看这具结书,倘若查出一丝之牙片,那夹带之犯,即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这是具有妄之结,行无中生有之事,特别是成人即正法之举,更万万不可。我已做了最大的让步;现在,我只等待林则徐先生的答复。”

梁发见矛盾不可调和,悻悻而去。

半月后,道光帝批复则徐:既有此番举动,若再示柔弱,则大不可。朕不虑卿等孟浪,但诫卿等不可畏葸,先威后德,控制之良法也。相机悉心筹度,勉之!慎之!卿等更宜体察情形,相机筹办,务使奸夷闻风慑服,亦不至骤开边衅,方为妥善,前日卿五五大寿,朕之“福”“寿”匾,可曾收到?参将赖恩爵,此立奇功,朕之“呼尔察图巴图鲁”也,赏戴花翎。

道光帝谕旨,则徐不敢不遵,当即回绝义律,复诫具结交凶。照帝之“先威”意,则徐购夷炮五十门、船多艘,招募渔民,加编兵勇,并在虎门要塞上下横档与威山间,拉起两道拦江木排铁链。又广纳翻译人才,多译夷人书籍;梁发之子梁进德,自幼与夷人熟,擅夷文,则徐喜,大力支持其翻译夷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

则徐拒绝和谈,义律无奈;但亦不敢再战;只命自家战舰,遇到清国战船,能避则避,即不能避,亦不挑衅。而水粮药等,只能以特高价从清国平民中购买,或有边度间或接济。

同为夷人,澳门边度这厢,近况亦不佳。九龙海战后,迫于清国压力,他只好保持表面上的“最严格的中立”。对于暗夜里停泊在澳门港口的英国军舰,他只能以《国际法》周旋。

义律当然知晓《国际法》之“异国战舰停泊他国港口,数量不得超两,时限不逾七十二小时,否则即为宣战。”

义律不齿,澳门是您边度的了?就您懂《国际法》?但清、英剑拔弩张之际,不能再得罪葡萄牙人了;只要能装足淡水药品食粮,立即离去又何妨?但总有一天,在远东这块地面上,我义律会找到属于英国人自己的港口。

10月中旬,英国外相帕麦斯顿致信义律道:义律先生,陛下正甫对清国强加于不列颠人民的暴行,深表愤怒。今后,必须把两国的关系安置在安全的基础之上。为此,陛下正甫将派遣海陆军到清国去。时间可能在明年3月,因为那时一季的贸易已结束,风向也开始便于向北部航行。其具体行动,尚待充分考虑,不过将给印度总督、海军司令和你留下高度的决定权力,陛下正甫现在的想法是:封锁广州与白河,占领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岛,能够用作远征军的供应中心与行动基地,并且将来也可以作为不列颠商务安全之根据地,并有意要永久占有这样地方。海军应该进到白河河口,告诉清国皇帝,我们为何采取这样的行动,并强调,此行动将继续下去,一直到答应大不列颠正甫的一切要求为止。 这是陛下正甫当前的意图,我希望你用心研究实现这样一个计划的困难及便利条件。你应严守这次发文的内容,不要做出打断这一季合法贸易的行为来。随着3月的来临,你可以好好劝告不列颠人自清国势力之下撤退出来,因为远征军到达清国之时,他们如果还在清国当局的掌握之下,那是很不方便的。

义律看罢,忧心忡忡。谓士密道:女王陛下正甫虽已决定出兵,但还要等五个月。五个月,一百五十多天啊,怎么熬呀?

“窝拉疑”号舰长士密道:“总监先生,毋须忧愁,九龙海战,浓雾遮天,他们占尽便宜;光天化日之下再碰上,我要让他们统统葬身海底!”

义律赶紧道:“舰长先生,援军不到,不可再战;不期遇上,能避则避。”

“一味躲避,不是我日不落帝国之皇家海军!”

“如遇严重寻衅,可坚决消灭之。另外,自今日起,坚决杜绝商船具结。这厢枪炮相向,那厢苟且逐利,成何体统?”义律怕商船具结,再复往日之欣欣向荣局面,不利未来寻找战端。

自3月禁烟至今,影响最深的要属广州海关了。豫堃大致匡算了一下,每月收入至少减少了八成;恍然间,豫堃竟无限怀念起禁烟前的“美好”时光。

豫堃拜访则徐,说明来意,并道:“内务府那帮人,想钱想疯了,非要吾说明缘由。”

则徐道:“不可否认,禁烟已阻断正常之贸易。厚庵,莫急这一时;只那义律将这具结签了,一切都会向好。”

豫堃道:“林大人,吾皇告诫‘先威后德’,“威”既已施,大人何不在这‘德’上下下功夫。夷人也是人,也有妻儿老小,也要糊口养家。没人愿意放着好好的白银不挣,在那零丁洋上漂泊等死。所以,对于正经夷商,愿具结者,大人可网开一面多多褒奖。如果即刻雷厉风行,具结者或将成过江之鲫。届时,义律已成光杆,还能掀啥风浪?”

则徐道:“或可一试。速传吾令,水师督巡零丁洋,遇正经夷商夷船,务必引向内陆,并切实保护之。”

正经夷商亦不耐烦,因禁烟,他们的器物滞积大米发霉棉布腐烂,损失甚巨。“皇家萨可森”号货船上的货物已积压了四个月,再不处理就要倒掉,船主索性具了结。

11月3日,天未亮,“皇家萨克森”号躲过义律设置的警戒线,疾驰驶向穿鼻洋。

义律知,命“窝拉疑”、“海阿新”号军舰追截。

“皇家萨克森”号速度飞快,眼看就要迫近虎门要塞的大角、沙角炮台。而要塞洋面,二三十艘清国战船正虎视眈眈。

义律暗叫不好,急命“窝拉疑”开炮阻止。士密一声令下,两发炮弹倾膛而出,在“皇家萨克森”号的前方水面呼啸着爆炸。

“萨克森”知此为警戒弹,再向前必定身粉;只好掉头返航。

关天培怒喝:“此为我大清水域,岂任夷人肆虐!来人,升我帅旗,迎战夷敌。

天培一声令下,一鲜艳的红旗徐徐升起,赫然飘荡。

士密道:“义律先生,看,清国战舰红旗已升,这分明是宣布要开战了。”

义律道:“撤,立即撤。”

“撤?为什么?”

“他们身后是广州城,广州身后是大清国,他们有无穷尽的后援。我们呢?我们就这两艘战舰,身后是浩瀚无际的太平洋!他们会耗干我们。”

“义律先生,请看,”士密说着,递给义律望远镜,“我们前方是大清国的旗舰,义律先生,您看看这旗舰,两细桅,四小炮,不及我舰四分之一高;关天陪与兵士手里是什么?长矛大刀火绳枪!义律先生,我日不落帝国何时有如此之不对等之战争?我一炮轰下,那旗舰必定丧身洋底!”

“他们舰多势众,若合围轰我,又是上次复重!舰长先生,撤吧!”

“撤?我们要撤到哪里?我们能撤到哪里?零丁洋上,与我们的商船做困兽抱团状,让他们合围轰之?今天高气爽,我三桅战列舰,四十八门巨炮,不是吃素的;他们只是一盘散沙,我不会给他们任何机会。总监先生若怕,可先行撤离。”

说完,命两战舰疾驰,待至舰炮有效射程内,又令两舰一字排开;一声令下,二十门舷炮轰鸣而出。

天培见状,急速避让,然为时已晚,一弹呼啸着飞来,正中桅杆,弹片四溅,划伤了天培的脸。近旁一船的火要舱被击中,爆炸起火,六兵士当场殉命。不远处一战船被两炮蹂躏,顷刻沉没。众人胆寒,纷纷掉头,意欲窜逃。

天培怒拔腰刀,厉喝:“胆敢后退者,立斩!前队战船,即刻迎上;后队,左右包抄。抵近围轰。”天培言毕,一船当先,冲向“窝拉疑”。

虽被包围,士密并不慌张,他只需指挥炮手,对进入射程之清国战船,像打靶一样地摧毁而已。

天培明白,如此下去,断无取胜可能;唯一之希望,是抵近、抵近再抵近,如此,方可炮轰抑或肉搏。于是下令:“未入射程之内,所有战船,勿随便开炮;务必以最快之速度,‘之’字前进,抵近围轰。”

“海阿新”舰长史密斯看出天培意图,急命炮火集中轰击天培之艍船。

弹雨之中,天培艍船,“之”字疾行,左躲右闪,终于抵近“窝拉疑”。天培来不及细品眼前这庞然大物,一声“放”,三弹轰鸣着砸向“窝拉疑”。

“窝拉疑”虽做了紧急避让,但还是被一弹击中了杋桁。士密仰头看了看桅杋上被炮弹击穿的大洞,苦笑:多亏是实心弹,若是霰弹、爆破弹,能有如此好运?赶紧下令后退,与清国战船,务必保持安全距离。

天陪暗暗叫苦:船速不利,炮火不坚,拼死向前者无几,而夷船炮火又凌厉无比;如此下去,注定全军覆没!

天陪正自惶恐,忽见东北方疾驰而来两队战船,定睛看,原来是水师副督赖恩爵汹汹赶到。

清国援军到,史密斯不再恋战,下令退却。

二战又胜,广州城内喜气洋洋,则徐廷帧怡良一干人等更已是把酒推盏。

天培问恩爵:“我们真能取胜乎?”

恩爵道:“万难!”

天培道:“夷此才两船来犯,我已七零八落。倘更多至……必与钦差大人再细说详情!”

退至尖沙咀,士密闷闷不乐,道:“将要全歼关天培,不料赖恩爵至,可惜了。”

义律道:“此战尚可,我除消耗些弹药外,仅几人小伤。清人死伤一二十,二十八艘战舰,均被击中,三艘还入了那洋底。”

“最可恨官涌山上的那些小炮,撤退时险被击中,早晚要将其灭了。”士密比划着北方不远处的一座小山,切齿道。

“官涌山,战略要地,我北进必经之所,明天就把那炮台摧毁。”

11月4日,“窝拉疑”、“海阿新”又一字排开,瞄准官涌炮台、官涌营盘猛轰。顷刻间,多炮被毁,多人死伤。官涌营参将陈连升指挥还击,无奈岸炮射程不够,伤不得夷船分毫。

8日、9日,窝拉疑、海阿新又两番炮轰。

官涌危,则徐急令赖恩爵、余纯保、梁星源增援。

恩爵道:“敌欺我炮钝,我可依官涌山地势,突前增设隐蔽炮台,彻底封锁航道。”

11月11日晚,“窝拉疑”、“海阿新”二舰又想如法炮制,还未近前,就被隐藏的岸炮一阵狂轰。士密见势不妙,撤退自保。

义律道:“清人隐蔽打击。我们不如就此收手,等待援军。”

士密道:“两日时间,清人筑不成堡垒,必将其全部摧毁。”

13日下午,四武装小艇居前,窝、海二舰殿后,缓缓逼近官涌山洋面。

赖赖恩爵看穿夷人伎俩,急令勿随意开炮。

士密徘徊许久,开炮恫吓,终不见岸炮还击,只好又退。

赖恩爵将制敌之法报与则徐,林则徐赞,遂又增设五十门大炮于官涌山间。

如此,尖沙咀洋面的夷船即已完全暴露在清国的炮火之下。义律只得下令再退,并再示“欲仍作正经贸易,凡事钦遵大清律例而不违本国制度。”

战事正顺,则徐毫不理会,上奏道:“吾皇万岁,关天培赖恩爵等奋勇督战,诸士兵英勇抗击;与夷船接仗六次,俱获全胜。收军之后,经附近渔船捞获夷帽二十一顶,内两顶据通事认系夷官所戴,并获夷履多件,其随潮漂淌者尚不可以数计。”

道光帝知则徐谨慎,断不妄言,甚悦,谕曰:“朕之与尔化外蛮夷通商,已是天大之恩惠;尔等贩卖牙片毒物不说,还如此不恭,索性就断了来往。于是朱笔一挥:英吉利国夷人之议禁烟以后,反复无常,前次胆敢先放大炮,旋经剀谕,伪作恭顺,乃勾结兵船,潜图报复,彼时虽加惩创,未即绝其贸易,已不足以示威。即使此次具出甘结,亦难保无反复情事,若屡次抗拒,仍准通商,殊属不成事体,至区区税银,何足计论!林等诸卿措施得当,可嘉之至。蛮夷桀骜不驯,可恶之极。着授林则徐两广总督,邓廷帧改任闽浙总督。世事相生,不为去彼而取此;勿将英夷尽行驱逐,绝其贸易。”

1840年1月5日,林则徐接道光帝谕旨,正式宣布封锁广州港口,永远断绝与英吉利之贸易。

义律闻之,亦不示弱,饬令两艘军舰,即刻封锁珠江口,所有逾越之清国船舰,一律炮轰之。

1月15日,维多利亚女王召见首相威廉.拉姆墨尔本子爵、外相帕麦斯顿。

维多利亚女王道:“万里之外的大清国,我们的国民正蜷缩在狭窄的船舱里,他们无水无粮、朝不保夕,而且还要时刻提防那杀无赦斩立决,为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皇家舰队必须开至清国洋面。”

威廉.拉姆墨尔本首相道:“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能启动战争机器。但现在,是时候做准备了。如此庞大之舰队,游弋万里之外,我们要准备三月甚至更长时间。”

帕麦斯顿外相道:“百多年来,我们向清国派遣了那么多和平使者,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不能任清人宰割,我们应该雷霆一击。”

维多利亚女王道:“我们以贸易立国,自由贸易事关帝国根本。如果其他国家都学西达清国,拒绝贸易,一年后,大英帝国就不复存在了。出兵,无关牙片销毁,无关财产损失,无关帝国尊严。我们必须严厉制止清国正甫野蛮破坏自由贸易的行径。”

帕麦斯顿外相道:“他们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那批商品,全部销毁了。这是我大英帝国的耻辱,我请求正甫立即派遣军队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

威廉.拉姆墨尔本首相道:“出兵,保护我们正常的贸易,天经地义。此事,我们的议会也会做出决定。”

维多利亚女王问首相:“请问,清国有没有议会?”

威廉.拉姆墨尔本首相道:“没有,清国皇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尊敬的女王陛下,很多事件证明,一人说了算,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再者,不经议会,我们也可起兵。不是全面战争,稍微敲打一下,直到清国皇帝屈服。”

维多利亚女王道:“明天我要去国会,告诉那些议员们,我与清国关系中断,我臣民安全受到极大威胁。我已严重关注,并烦请他们也要密切注意这一影响我国臣民利益和王室尊严的事件。”

2月20日,威廉.拉姆墨尔本首相任命懿律为远征舰队司令兼对清事务全权代表,筹办远征事宜。

4月4日,英国国会议员展开辩论。

有人道:“清国正甫野蛮、残暴、专制,那里的民众,过着非人的生活,稍有差池便被处以严苛的刑罚,而被杀被打还要跪地谢恩,没有一点儿人权。”

有人道:“必须出兵。清国正甫纵容臣民贩吸,他们那里家家普及,我们没禁,伦敦街面上也没见几人吸食。”

有人道:“为几搓牙片就断我们水粮、砍我们头颅,我们那里的国民没一点儿人权,对付他们的办法,就是先干一仗,打服气了,他们才会让步。”

反对党辉格派党人詹姆斯.格雷厄姆反对,他说英国正甫为牙片而战是极不道德的,正甫要对清英关系的中断负责,他提出了一份对现正甫不信任的提案。其话音未落,就被“表决表决表决”的巨大喊声打断,男爵不得不终止了发言。一刻钟后,结果显示,271票反对、262票支持,不信任案被否。

而此刻,英国远征舰队已经起航,帕麦斯顿外相看着乱糟糟的议会大厅,狡黠一嘻,谓威廉.拉姆墨尔本首相道:我大英帝国之利益,空谈是攫取不来的。

林则徐从夷商处知英国舰队将至,速咨沿海各省,夷炮船将至,福祸未辩,务必擦械理炮,严阵以待。并八百里急奏道光帝。

道光帝接奏,不以为然,批曰:无论虚实,总当不事张皇,严密防范,以逸待劳,主客之势自判,彼何能为也。

台湾兵备道姚莹、总兵达洪阿接林则徐咨文,不敢怠慢,即可简练舟师,选择将帅,修葺战船攻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