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国荃金陵屠城(5)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国荃金陵屠城(5)

是夜四更有贼一股,假装官军号衣号补,手持军器洋枪,约千余人,向太平门地道缺口冲突。经昆字、湘后、左、右各营截击,多用火桶火蛋焚烧,人马死者已多,约尚有六七百人骑马冲出,向孝陵卫、定林镇一路而逃。

伍维寿、杨钿南、陶立忠等急率马队跟追;曾国荃一闻骑贼装扮官军逃出之信,即加派张定魁、李泰山、黄万鹏、黄廷爵等马队七百骑追之,并飞咨溧水、东坝、句容各守将会合追剿。

直至十九日酋刻,伍维寿、黄万鹏等回营面禀,追至纯化镇,生擒伪烈王李万材,带领前进追至湖熟镇,见逃贼在前,当经马队围住,全数斩杀,未留一人。又追至溧阳,据百姓言前路并无贼踪。

经曾国荃亲讯,李万材供称,城破后,伪忠王之兄巨王、幼西王、幼南王、定王、崇王、璋王等,乘夜冲出,被官军马队追至湖熟桥边,将各头目全行杀毙,更无余孽。

又据城内各贼供称,首逆洪秀全实于本年五月间官军猛攻时服毒而死,各伪官员于伪宫院内,推伪幼主重袭伪号。城破后,伪幼主积薪宫殿,举火自焚等语。

应俟伪宫火熄,挖出洪秀全逆尸,查明自封确据,续行具奏。

至伪忠王李秀成一犯,城破受伤,匿于山内民房。

十九日,提督萧孚泗亲自搜出。并搜秦伪王次兄洪仁达。二十日,曾国荃亲讯,供认不讳。应否槛送京师,抑或即在金陵正法,咨请定夺。

其余两广、两湖、江北多年悍贼,十七、十八等日,曾良佐、周光正、邓吉山、刘泰财、聂福厚、谭信高、胡克安、朱连甲、王春华、黎冠湘,彭维祥、陈万合、朱连泗、谢三洪、李臣虎、彭玉堂、刘金兰等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凡伪王、伪王将、天将及大小酋目约三千余名,死于乱军之中者居其半,死于城河沟渠及自焚者居其半,三日夜火光不息。

至十九日尚有贼踞高屋之巅以洋枪狙击官军者。此马队穷追逸出之贼及搜剿首逆并群贼之情形也。

现在派营救火,掩埋贼尸,安置难民妇女,料理善后事宜,百废待兴。窃念金陵一军围攻二载有奇,前后死于疾疫者万余人,死于战阵者八九千人,令人悲涕,不堪回首。

臣等伏查洪逆倡乱粤西,于今十有五年,窃踞金陵亦十二年,流毒海内,神人共愤。我朝武功之盛超越前古,屡次削平大难,焜耀史编。

然如嘉庆川楚之役,蹂躏仅及四省,沦陷不过十余城。康熙三藩之役,蹂躏尚止十二省,沦陷亦超三百余城。今粤匪之变,蹂躏竟及十六省,沦陷至六百余城之多,而其中凶酋悍党如李开方守冯官屯,林启荣守九江,叶芸来守安庆,皆坚忍不屈。此次金陵城破,十万余贼无一降者,至聚众自焚而不悔,实为古今罕见之巨寇。

然卒能次第荡平,铲除元恶,臣等深维其故,盖由我文宗显皇帝盛德宏谟,早裕戡乱之本。宫禁虽极俭啬,而不惜巨饷以募战士;**虽极慎重,而不惜破格以奖有功;庙算虽极精密,而不惜屈己以从将士之谋。

皇太后、皇上守此三者,悉循旧章而加之,去邪弥果,求贤弥广,用能诛除僭伪,蔚成中兴之业。

臣等忝窃兵符,遭逢际会,既恸我文宗不及目睹大功告成之日,又念生灵涂炭为时过久,惟当始终慎勉,扫荡余匪,以苏黎民之困,而分宵旰之忧。

此次应奖应恤人员,另缮清单,吁恳恩施。臣国藩拜折后,即行驰赴金陵。李秀成、洪仁达应否献俘,俟到金陵后察酌具奏。

所有金陵克复、全股悍贼尽数歼灭缘由,谨会同陕甘总督臣杨岳斌、兵部侍郎臣彭玉麟、江苏巡抚臣李鸿章、浙江巡抚臣曾国荃恭折由六百里加紧驰奏,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巡示。

两宫太后闻金陵克复,欣喜若狂。

恭亲王奕忻道:贼逆搜刮之黄金白银,皆匿金陵城内,曾氏兄弟只字不提,是何心思?

慈禧太后道:毋须着急,此事必有后续,金陵光复,务必褒奖,速发上谕,以慰人心。

是日,两宫谕曰:谕内阁,本日官文、曾国藩由六百里加紧红旗奏捷,克复江宁省城,逆首自焚,贼党悉数歼灭,并生擒李秀成、洪仁达等逆一折,览奏之余,实与天下臣民同深嘉悦。

发逆洪秀全,自道光三十年倡乱以来,由广西窜两湖三江,并分股扰及直隶、山东等省,逆踪几遍天下。咸丰三年,占踞江宁省城,僭称伪号,东南百姓,遭其荼毒,惨不忍言,罪恶贯盈,神人共愤。

我皇考文宗显皇帝赫然震怒,恭行天讨。特命两湖总督官文为钦差大臣,肃清楚北上游,筹办东征事务。复特授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并命为钦差大臣,东征江皖贼匪,号令既专,功绩日著。十一年七月,我皇考龙驭上宾,其时江浙郡县,半就沦陷,遗诏谆切,以为能迅殄逆氛为憾。

朕以冲幼,寅绍丕基,祗承先烈,恭奉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指示机宜,授曾国藩协办大学士,节制四省军务,以一事权。

该大臣自受任以来,即建议由上游分路剿办,饬彭玉麟、杨岳斌、曾国荃等,水陆并进,叠克沿江城隘百余处,斩获外援逆匪十数万人,取其左耳,合围江宁,断其接济。

本年六月十六日,曾国荃率诸将士,克复江宁,三日之内,毙贼共十余万人。伪王伪主将及大小酋目约三千余名,无一得脱者。

此皆仰赖昊天眷佑,列圣垂庥,两宫皇太后孜孜求治,识拔人材,用能内外一心,将士用命,成此大功。上慰皇考在天之灵,下孚薄海臣民之望。自维藐躬凉德,何以堪此。追思先皇未竟之志,不克亲见成功,悲怆之怀,何能自己。

此次洪逆倡乱粤西,于今十有五年,窃踞江宁,亦十二年,蹂躏十数省,沦陷数百城。率能次第荡平,殄除元恶,该领兵大臣等栉风沐雨,艰苦备尝,允宜特沛殊恩,用酬劳勤。

钦差大臣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曾国藩,自咸丰四年,在湖南首倡团练,创立舟师,屡建殊功,保全湖南郡县,克复武汉等城,肃清江西全境,实由该大臣筹策无遗,谋勇兼备,知人善任,调度得宜。

曾国藩著加恩赏加太子太保衔,赐封一等侯爵,世袭罔替,并赏戴双眼花翎;曾国荃赏加太子少保衔,封一等伯爵,赏戴双眼花翎;其余将官,李臣典、萧孚泗、朱洪章等,皆酌情重赏;各省督抚将官,官文、李鸿章、左宗棠、杨岳斌、彭玉麟、鲍超、冯子材等,均加厚赏。

洪秀全尸身,觅获后锉尸枭示,仍传首被害地方,以泄众愤。李秀成、洪仁达二犯,即著曾国藩等派委妥员,槛送京师,讯明后尽法处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