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鸿章筹议海防(3)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鸿章筹议海防(3)

三、原奏造船一条。查各国海防新论:凡与滨海各国开战者,若将本国所有兵船径往守住敌国各海口,不容其船出入,则为防守本国海岸之上策。其次莫如自守,如沿海数千里,敌船处处可到,若处处设防,以全力散布于甚大之地面,兵分力单,一处受创,全局失势,故必聚积精锐保护紧要数处,即可固守等语,所论极为精切。

中国兵船甚少,岂能往堵敌国海口,上策固办不到,欲求自守,亦非易言。自奉天至广东,沿海袤延万里,口岸林立,若必处处宿以重兵,所费浩繁,力既不给,势必大溃。

惟有分别缓急,择尤为紧要之处,如直隶之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系京畿门户,是为最要。江苏吴淞至江阴一带,系长江门户,是为次要。盖京畿为天下根本,长江为财赋奥区,但能守此最要次要地方,其余各省海口边境略为布置,即有挫失,于大局尚无甚碍。

惟既欲固守,必欲将所有兵马、炮位、军械、辎重并工局物力储备坚厚,虽军情百变而不离其宗。庙算阃算,平昔之经营,临事之调度,皆不可一毫错乱。

道光二十一年,夷船入长江,而全局始震。咸丰十年,夷兵犯津通,而根本遂危。彼族能攻我要害,制我命脉。而我所以失事者,由于散漫设防,东援西调,未将全力聚于紧要数处。

今议海防,则必鉴前辙。其防之之法,大要分为两端,一为守定不动之法,如口内炮台壁垒格外坚固,须能抵御敌船大炮之弹,而炮台所用炮位,须能击破敌之铁甲舰。又必有守口巨炮铁船,设法阻挡水路,并藏伏水蕾等器。一为挪移反应之法,如兵船与陆军随时游击,可以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舰与守口大炮铁船皆断不可少之物矣。

现计闽厂造成轮船十五艘,内有二艘已在台湾遭风损坏。沪厂造成轮船六艘,内有二艘马力五百匹,配炮二十六尊,与外国大兵舰相等。其余各舰,皆仅与外国小兵舰基本相等。然已费银数百万有奇,物料匠工多自外洋购致。是以中国造船之银,倍于外洋购舰之价。今急欲成军,须在外国定造更为省便,但不可转托洋商误买旧舰,徒糜巨款。

访闻兵舰及铁甲舰以英国为最精,英之官厂公司厂均以造铁甲之优劣相与争衡,日新月异。应拣派明于制造略知兵事之员,选带学生工匠前往,由总理衙门会商驻京使臣,移知该国兵部,俾得亲赴各厂考究,何等舰只最为坚固灵捷,并宜于中国水道者,与其议价定造。即将带去华匠兵士附入该厂及武备院学习造工,并讲求驾驶操练之法。俟成船后,配齐炮位,随船回华,庶有实济。

而中国船厂仍量加开拓,以备修船地步。至拟设兵舰数目。如丁日昌所称,北、东、南三洋各设铁甲舰十八艘,自属不可再少。除将中国已造成二十艘抵用外,尚短二十八艘。

窃谓北、东、南三洋须各有铁甲大舰二艘,北洋宜分驻烟台旅顺口一带,东洋宜分驻长江外口,南洋宜分驻厦门虎门,皆水深数丈,可以停泊。一处有事,六舰联络,转为洋面游击之师,而以余舰附丽之,声势较壮。

约计订造铁甲大舰每艘需银百万两内外,费用不低,只有先行购买,分年筹办。再有余力,再购他舰。或由闽沪各厂陆续仿造兵船,总以促成四十八艘为度。

惟守护各海口大炮铁舰,亦系西洋新制利器,以小舰配极重之炮,辅助岸上炮台,四面伏击,阻遏中流,能自行动,最为制胜。凡海防要口,均须添设一二艘。

闻在外国订购,每舰连炮耗银约十万两,但笨滞不能涉海,须将炮位铁甲分拆,运载来华装配。应俟委员到彼,一并察办。如价省运便,陆续购买二十号,分布南北各海口。抑或由外洋购大炮,由华厂照式仿造铁船,更可次第添置。

至丁日昌奏称:裁撤五十艘艇船,可养给一艘铁甲大舰;裁撤十艘舢板,可养给一艘铁甲舰。计省沿海水师旧制各船糜费,以之供给大小四十八艘战舰,尚觉有盈无绌等语。

查同治十一年五月,臣于覆奏船政事宜折内,拟请裁撤各省艇船,即以各船修造养兵之费,抵消购买战舰之费。经总理衙门议令各该督抚奏办,迄今并无议覆。

今添购铁甲等舰巨款必须另行筹集,俟购回时,养船练兵一切费用,应如丁日昌所议,请旨敕下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各省,将旧制及新添红单、拖罟、艇船、舢板等项分别裁撤,专养轮船战舰,以免虚糜而资实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