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六十一章 左宗棠纵横捭阖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第一百六十一章 左宗棠纵横捭阖

刘典观宗棠疏文,道:启禀左帅,非将侍、汪二贼于闽地歼除?

左宗棠道:非也!二贼合力,其势甚大,囫囵吞枣,甚难消化,必须逐汪入粤,再集全军,诛杀侍逆。

刘典道:驱贼入粤,郭云仙恼乎?

左宗棠道:郭云仙乃吾至交,左、郭两家,亦有联姻;可谓好上加好。然郭云仙,妄为疆圻,闽中连月会战,吾军殚精竭虑,郭云仙竟不遣主力会剿,以致贼逆逃遁,好局顿失。

刘典道:郭云仙乃署理抚任,军情皆为两广总督瑞麟贻误。

左宗棠道:昔时,胡润芝公亦于湖北署抚。大清官制,督抚并立,互为监督;郭云仙尸位素餐,不值一哂。倘克庵与芗泉二兄,一人抚任粤地,侍、汪二酋,早已诛灭。

刘典道:左帅抬举,克庵惭愧;克庵有话,不知该讲不该进?

左宗棠道:但讲无妨。

刘典道:伪幼王一折,左帅已开罪涤帅;今又弹劾郭云仙,湘人皆谓左帅不近人情矣。

左宗棠道: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也。吾等攻剿不力,或为侍、汪二酋砍杀。苟利国家,不论亲疏。传吾军令,康国器部,速出龙岩;自抚溪攻击汪部,驱其入粤。王开琳部,速至粤闽边界布防,会合方照轩一军,扼贼南顾。克庵兄自率主力,据守龙岩南境适中寨,坚扼汪逆窜奔漳州,与侍逆合二为一。其余各部,高连升、黄少春、王德榜、刘明珍、郭松林、杨鼎勋、刘清亮等,逐次推进,合围漳州,彻歼李世贤一军。

康国器接令,即出龙岩,从小路抄袭击茅畲后路,一击而克。

汪海洋见状,速于上、中、下各奎洋及梅林、场校各处山径,悉行掘寨,以阻楚军;仅留由南靖赴漳州一路,以与侍王,互通往来。

4月22日,刘典督率主力赶至,即令道员张恒祥、副将张福斋,自左路攻击下奎洋;康国器进攻苦竹,抄袭太平军后路。

张恒祥正面强攻,张福斋奇兵突袭,径拊下奎洋之背;太平军不敌,汪海洋急饬中奎洋驰援。刘典接讯,亲率主力围截;太平军不敌,下、中奎洋皆失。汪海洋复自上奎洋、梅林、场校三地反击,鏖战一日,各有伤亡,相持不下。

傍晚时分,王开琳驱兵赶至苦竹,会合康国器部,前后夹击。太平军负垒顽抗,弹子击打王开琳坐骑,楚军惧,攻势顿减。

汪海洋闻讯,亲率两路援军,分两路抄袭王开琳一军,毙伤楚军二百余人。王开琳、康国器经此惨败,再不敢强攻。

战暇时刻,汪海洋急召王宗汪大力、天将胡永祥、偕王谭体元、奉王黄朋厚、佑王李远继等,相商出路。

汪海洋道:李典妖儿,攻势甚急,吾等不谋出路,必定败亡。

天将胡永祥道:漳州方向,妖军麇集,不利出击;与侍王会合,遥遥无期。苦竹之地,妖军稀薄,似可突袭。

汪海洋道:左妖毒辣,此乃断我与侍部之联,逐我入粤耳!也罢,速自苦竹地方,攻击前进,进军大埔,渡江入粤。

偕王谭体元道:启禀康王殿下,临时决计,必速告于侍王,以期共进合击。

汪海洋道:这有何难,奎洋至漳州,百余里地,精兵快骑,半日即至,妖军挡道,多遣几路告禀侍王即是。

汪大力道:军情万急,何日突围。

汪海洋道:反戈一击,攻势凛冽,退亦从容。速传吾令,苦竹、大溪二地,务必坚守,其余各部,休养十日,围攻大埔。

李世贤孤守漳州,力不能支,听闻汪海洋折攻大铺,李世贤亦不怠慢,即饬各部,整兵理械,以备弃城;又遣一军,攻击长乐、赤溪,进逼大埔,以为前应。

李典一军,鏖战半月,坚扼汪海洋兵锋,左宗棠大喜,疏曰:李逆世贤经官军叠次击败,势日穷蹙,图由漳北小路绕犯安溪,以抄官军后路,其计未成;又图勾结同安土匪内讧滋事,复被平息,李逆狡谋益无所施,复见汪亦由奎洋败窜梅林,李逆复又蠢动。各逆麇集一隅,其势断难久踞,必仍思乘间突窜,为苟延残喘之计。

漳州东南两路局势渐臻稳固,东北一路兵力稍单,臣已与近日弥补。闽粤边防之交,西路及西南一路,远防之师,有王开琳新老浙营七千余人,驻扎永定;方照轩五千余众,驻扎饶平、大埔。近剿之师,则必须俟龙岩、永定边界肃清,南靖攻克,始可移军进逼,渐合长围。

臣意,郭松林、杨鼎勋之苏军由漳州进攻漳浦,可由此以进云霄、诏安,与粤东黄冈守军联络,并可杜其入海之谋。臣之浙军分由南靖、漳州追贼,以向平和,可与粤东饶平守军联络。其紧连粤东大埔一带,则总兵王开琳、延建邵道康国器及都司关镇邦扼永定之抚溪、胡雷、上杭一带截之。

汪海洋、李世贤二军进逼大埔,渐近粤地。两广总督瑞麟惶恐不安,急奏:汪逆贼军并集于大埔之归阳、苦竹等处,是贼之去路仅广东一面。漳州逆匪数万窜至平和、粗溪地方,兼及上、下坪等处,其势必谋窜绕平、大埔等县,渐及粤域腹地。统计粤边防各军,合共三万余人,纵横数百里,随处设防,兵力几不能支。

广东巡抚郭嵩焘观左宗棠用兵,愤曰:左宗棠今日之功,发端亦自鄙人始;今驭十万之众,不于闽地彻歼逆匪,反一意驱贼入粤,是何心思?必即上奏弹劾。

慈禧太后接奏,再谕左宗棠:贼军必由南路转进,粤军兵力不敷分布,左臣宗棠务必分拨劲旅绕赴西路,会同粤军迎头拦击,杜其窜越之路。

宗棠接旨,不为所动,速饬各军,汪海洋逆军如不渡江,务必死攻;倘若渡江,不可强阻,除刘典一部稍为牵制外;其余各军,分进合击,务将李世贤一军,歼灭于汀江以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