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断乾纲

书名:百年争战 作者:路人四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5

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断乾纲

一日,曾国藩收李鸿章七万两协饷,国藩喜曰:又蒙惠解协饷,以四万济安庆各军,以三万济无、庐九营。女富则肥及外家,叶盛则粪及本根;少荃心地纯良、心胸宽广也。江西巡抚沈葆桢,擅截我四万两饷银,不近人情,小气的很。

幕僚欧阳兆熊道:入春以来,江西旱涝连绵,沈葆桢或有苦衷。李鸿章上马定国,下马安邦,真乃全才也。

曾国藩笑曰:临阵得逃,亦属有才。虎口拿人,亦为有方。

欧阳兆熊亦笑,道:涤帅又拿李鸿章开涮,这虎口拿人,所谓何来?

曾国藩道:前载,前任两江总督何桂清妄杀绅民,临阵脱逃;先皇下旨查办,押送京师。因洋人进京,先皇晏驾,何桂清得以避祸租界,逍遥两载,直至今年六月,方由李少荃缉拿归案。

欧阳兆熊道:这李鸿章能自洋人租界拿人,确属有方。

曾国藩道:此案迁延两载,刑部方才审讯,何桂清出具薛焕等人具名之公禀,言其退防苏州,以保饷源,是为人所请之无奈之举。何案至此,确属棘手,两宫太后下旨,令吾察奏。

欧阳兆熊道:此公禀出于当时或者事后伪造已无从查究,何桂清、薛焕等才识明敏,此确属于杀手之锏。

曾国藩道:两宫太后有旨,何桂清曾任一品大员,用刑宜慎,如有疑议,不妨各陈所见。体仁阁大学士祁寯藻等十七人上疏论救;然数百官员皆曰:不杀何桂清,何以谢江南百万战难生灵!

欧阳兆熊道:先皇若在,何桂清早已魂飞魄散。

曾国藩道:道光年间,浙江提督余步云失定海,咸丰年间湖北巡抚青麟失武昌,皆以失陷封疆伏法。何桂清去城之时,妄杀执香跪留父老十九人,此人不诛,天理难容。

是日,曾国藩奏曰:疆吏以城守为大节,不当以僚属一言为进止;大臣以行迹定罪状,不必以公禀有无为权衡。

慈禧太后接奏,道:何桂清一案,毋庸再议,即于菜市口,斩立决!

恭亲王奕忻道:镇江守将冯子材截获李秀成“欲先攻皖省而后解金陵之围”的绝密文书,不知真假。

慈禧太后:即是绝密,假亦作真,速谕曾国藩:逆党大股,由九洑洲北渡,谋窜皖北庐江、和州及江浦、六合以犯上游,计将牵制金陵官军,乘虚复扑,谅曾国藩成算在胸,必能有备无患,使贼计无可施。

慈安太后道:东南半壁,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戮力合击,粤逆节节败退。陕西匪乱,已近二载,胜保专剿东路,不能制贼,擅调苗沛霖率兵赴陕,殊属可恨。

慈禧太后道:去岁八月,胜保入陕,偶有小胜,然降捻宋景诗部中途复叛,西北大局,遂一发不可收拾。苗沛霖乃反复之徒,前已谕令,苗练囿于皖地,不可妄动一兵一卒。

议政王奕忻道:钦臣僧格林沁、山西巡抚英桂、西安副都统德兴阿亦劾胜保狂妄,胜保忤逆诏令,擅自调兵,狂妄自大,其过必究。通商大臣薛焕弹劾李鸿章擅自截留常胜军饷银,遂致兵乱。李鸿章统筹无方,宜究其过。

慈禧太后道:上海事情,一张一弛,退进之间;速将薛臣之折子传与两江钦臣曾国藩,命其协奏。速传谕令,荆州将军多隆阿,以钦察大臣督办陕西军务;胜保骄纵贪淫、冒饷纳贿、拥兵纵寇、欺罔贻误,务必严究!

慈安太后道:湖北巡抚严树森亦弹劾胜保:观其平日奏章,不臣之心,已可概见。至其冒功侵饷、渔色害民,犹其余事。回捻乃癣疥之疾,粤寇亦不过肢体之患,惟胜保为腹心大患。只严究其人,不治其罪,是否轻率?

慈禧太后道:辛酋时候,胜保拥兵佑护,我等不能过河拆桥。胜保一事,不必大过声张,严旨斥责之余,再遣军机章京私书告示,令其于兵部尚书与内务府大臣之中择一任之。

胜保接旨收告,以为兵权不保,遂致书军机大臣曹毓瑛:欲缚保者,可即执付“司败”,何庸以言为饵?唯记辛酋间事,非保则诸公何以有今日?

慈禧太后闻言大怒,曰:胜保专横跋扈,不识好歹,即刻密诏多隆阿,谨慎逮治,押京候审。

奕忻道:曾国藩上疏曰:金陵至徽州、祁门几百余里,地段太长,贼股太众。江北地段,自和州以至武汉,除庐州、安庆有兵外,千里空虚,实恐溃败决裂,尽隳前功。

慈禧太后道:曾国藩谨小慎微,安庆战后,粤逆一溃千里。然千丈之堤,溃于蚁穴;速传谕令,都兴阿、李昭寿等,务必适时攻击,坚扼贼逆后路。江南战火即熄,曾臣国藩,即可饬命曾国荃、鲍超二部,分军北顾,

曾国藩接旨,道:两宫亦有见识,

幕僚欧阳兆熊道:皖北、皖南各地,涤帅业已布防,何必上疏危言。

曾国藩道:攻占含山、巢县、和州三地者,乃粤匪前锋小股。忠酋若至,吾无主将,以何御贼?侍酋之攻金柱关,亦有声势。曾国荃听封不听调,徒呼奈何!用兵之道,全军为上,保城池次之。曾国荃率呆兵打呆仗,若无吾全力调度供应,此军早溃。上月,何绍彩四营、吴廷华二营、王可升七营,皆已应援皖南,宁郡兵熄,鲍春霆即可率军渡江。

欧阳兆熊道:九帅夺吉安、攻景德、克安庆,勇冠三军;其部坚扎金陵城下,亦牵制大股匪军。

曾国藩道:切勿再提,若非攻城有功,吾早将吉营裁撤。速传吾令。彭玉麟内湖水师,速自上驶,协助陆师,夺回运漕、铜城闸要隘。北岸最重要者,唯安庆、庐州、无为、桐城、西梁、运漕六处;南岸最重要者,唯金陵、宁国、芜湖、金柱五处。吾军守此十一处,兼护粮道,持久必胜。

欧阳兆熊道:涤帅奏请李鸿章兼任五口通商大臣一折,两宫未有回复,是否不得恩准?

曾国藩道:何桂清伏法被诛,薛焕怨恨良多,借机弹劾李少荃,亦属常情。两宫批复与否,且看李鸿章作为。薛焕弹劾折文,可否抄传李少荃处?

欧阳兆熊道:半月之前,亦已送往。

曾国藩道:皖南、金陵、江浙等处,吾兵多将悍,暂且无忧;皖北兵寡,且无主将,吾必再饬曾国荃,飞遣一支悍军,渡江援北。

曾国荃接令,即遣记名按察使刘连捷,率军两千,渡江北顾。

太平军攻占含山、巢县、和州,屯兵月余,粮资渐缺。

章王林绍璋道:前有重兵,后无退路,忠王主军未至,此仗难打。

对王洪春元道:再不开战,坐吃山空,坐以待毙,时不我待,我部即攻无为州,打通粮路。

1月13日,洪春元督兵万余,攻击无为州,征战月余,城未攻得,反失运漕、铜城闸要隘。

偷鸡不成反蚀粮米,洪春元遂停止进攻,上疏天王:孤军难行,亟待忠王主军渡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