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69章 没得等了!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李敬玄在宣政殿弄了灰头土脸,虽然陛下没有降罪,但那赤裸裸的证据摆在面前,比抽他两巴掌,还让他难受!

可他必须承认,陛下说的有道理,土地和特权,的确是山东世家惹怒陛下的地方。

回府之后,面对叔父-李孝肇的追问,李敬玄叹了口气,根据户部去岁的统计,大唐有郡府三百二十有八,县一千五百七十三,户五百四十一万二千八百七十一,口三千三百一十四万三千六百九,应受田一千零百五十五顷,而朝廷手头的土地却只有八百五十万顷。其余的土地,都在世家手中。

如果不是朝廷开拓了西域、青海,又东边成立安北、安东两个都护府。此时此刻,就已经没有土地分了!百姓没有田,就没有饭吃,没有饭吃,就会偷盗,偷盗不成便会抢劫,小股啸聚山林,大股作乱一方。土地的这个问题不决绝,隋末的乱世就会卷土重来,到时候这个安生饭,谁都没得吃!

再算一算细账,以贞观十三年的户籍数量为基准,户数三百零四万、人口一千二百三十五万,天下十道都出处地广人稀的状态,完全可以满足户均一百亩的授田,而世家大族又不用纳税,所以当时户部的土地册上,只是粗劣的统计为三亿零四万亩。

但自从朝廷,实行土地鱼鳞册后,掩藏的人口、土地就大白于天下,瞒也是瞒不住的。而且,朝廷现在是三年重新丈量一次全国的土地,陛下的态度已经很明白了,再永祯十五年内,务必要解决这个问题。

岭南道、江南西道、淮南道、山南西道,过去是地广人稀,所以二百零八万户人的土地,可以轻松解决。但经过了江南的开发国策,十余年的发展,人口已经翻了几个跟头!

这么说,李孝肇就不开心了!国家有制,丁及男年十八以上者,人一顷,其八十亩为口分,二十亩为永业;老及笃疾、废疾者,人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当户者增二十亩,皆以二十亩为永业,其余为口分。

地就这么多,分玩了就没了,世家懂得经营,田多一点怎么了!而且,他们也没有管朝廷扩充土地啊,这些年东征西讨,世家子弟也是出了不少力的。

“话是这么说,但也不能不让人活吧!”

“所以,陛下在永祯元年,就发布了一条律令。”

陛下说义仓据地取税,实是劳烦,宜令率户出粟,每年核实每户种地的数量,再计算应纳粮食,索性改为统一按家庭财产等级缴纳:上上户五石,上中户四石,上下户三石,中上户两石,中中户一石半,中下户一石,下上户七斗,下中户五斗,下下户免征。

什么叫下下户,就是应该授田,却无田的者!只能依靠朝廷在各地作坊过活的人,什么那真是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啊!

今天,他出殿前,陛下跟他说了提了一句,光脚不怕穿鞋的,逼急了那些人,拿起锄头、镰刀,来分世家的产业,朝廷就能顶的住吗?

别忘了!朝廷的兵,也是百姓的子弟,让他们把大炮架在自己家门口,对准自己的父母兄弟吗?

现在陛下因为跟山东世家斗气,把朝廷的立场割裂了,那那些无田、少田的人,会把这笔帐记在谁的头上呢?

“叔父,人得知道怕,也得知道死!”

东汉末年,名气最响的是汝南袁氏,他们以“四世三公”著称。袁氏在乱世肆意挥霍,到处结仇,两代袁氏子弟不断内讧,最终被曹操为首的颍川世家击败。

两汉的大家族,多数被侯景所灭,能撑到隋朝的家族实在不多。旧贵族没落,新的门阀也就成了案板上的肉。杨坚上位后,用兔死狗烹的方式,杀了关拢集团领头人宇文氏,兔死狗烹的做法,其残忍程度不得不令人为之颤抖。而为了限制世家,结束世卿世禄的局面,采用了新的选官制度-科举制!

隋朝之所以会亡,与山东世家在暗中推波助澜,离不开关系。那时候科举制刚刚实行,底子薄,再加上杨广过于着急,使得世家势力反扑成功。

“他们陇西李氏,不也是五姓七家的一员吗?凭什么他们怎么都行,而我们分一杯羹都不行!”

这个,李敬玄可以回答他,就凭借陇西李氏是关陇集团的领袖,就凭李氏皇族出了三代雄主,就凭借摧枯拉朽的新军部队,都掌握在陛下手中,就凭借李氏的国库前所未有的充盈,府库存量超过了开皇年间!

皇帝这个人,李敬玄还是知道的,城府深,手段狠,从贞观初你安,他改革义仓就地取税的制度上就能看的出来,他已经忍了十一年了!

李敬玄倒是要问一句,皇帝灭高昌用了多长时间,攻灭薛延陀用了多少时间。从先帝征辽开始,战争的规则已经变了,他有足够的能力把所有的世家连根拔起!

但他为什么要没这么做呢?

他是希望世家让出特权,在他容忍的范围内,搞自己的家族!让出部分土地,交一些赋税,李敬玄保证,赵郡李氏可是在这次的变革中全身而退。

李孝肇叹了口气:“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李敬玄摇了摇头,没有!连魏王都投诚了,并为了获取更多的圣眷,开始在世家税赋上动手,陛下已经把皇室的人都拢在一起了,还有什么出路!

他的建议就一个,那就是别忤逆陛下,顺着陛下的意思来!顺者昌,逆者亡,顺着陛下没什么坏处,看看李勣就知道了。

山东诸世家,在李勣身上花的本钱还少吗?可那老狐狸转头就跑到了陛下那边,安心做了个教书匠。所以,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李孝肇点点头,长吁短叹道:“好吧,我回去跟族长说,让他与族中的其他长辈商量一下吧!”

李敬玄道:“不是商量,是警告!李义府就是陛下放出的一条疯狗,他不会给我们留太多的时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