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93章 翻转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针对方念这个案子,李承乾上书天子,请求加强对官员的监察、查办力度。

其一,设立铜匦:鼓励告密,对举报犯有罪行过失官员的人,一经查实,授予重奖;即便举报无实,举报者也无须承担任何责任。如此,必然四方告密者蜂起,官必重足屏息,只得收敛起贪赃枉法之心。

其二,将御史台一分为二,分设肃政左右台,加强对官员的监察。左肃政台,专司纠察中央百官和军队。右肃政台,专门负责京畿地区和地方各州县官员的按察。并将监察御史,由之前的十八人,增至八十一人。形成左台以察朝廷,右台以澄郡县的纠察格局,左、右两台迭相纠正。

其三,李承乾还起起草了新的监察法规《巡察六条》和《风俗廉察四十八条》以扩大监察范围。

其四,授予三法司重权,允许他们在审核官吏的案件中,适当的使用肉刑,迫使地方官员畏之如虎,如此以身试法者则会日益减少。

比如说:受财枉法,官员收受了贿赂后违背法律做出决定。按其受财“赃”的多少量刑,“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

受财不枉法,官员虽然接受当事人的钱财,但在裁决上并没有违反任何律法。则凡是计赃“满一尺,杖九十”;以上递加至满三十匹以上,处“加役流”。

受所监临,官员收受自己部下及所管辖内百姓财物,而未有具体的所求,无违律法,则计赃“一尺笞四十,一匹加一等,八匹徒一年,八匹以上加一等”,赃满五十匹以上,处流二千里。

在李承乾看来,官员渎职受贿,是历朝历代无解的施政难题。朝廷赋予官员驱使百姓、裁判、予夺大权,自然也就难以防止权力的滥用,或与钱财换取权力。朝廷专门设立的监察系统也不在于防止官员渎职受贿,而更着重于检测官员对朝廷的忠诚。

李承乾是理智的,他并没有将目标放在完全的消灭上,而是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以此稳定朝廷的统治秩序。

《尚书》中说: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贪渎是最容易形成朋党的,所以韩非子说:大臣两重,父兄众强,内党外援以争事势者,可亡也。贪渎滋生朋党,朋党则国家危亡,因此当设谏以纲独为,举错以观奸动,罚比周而赏异,诛毋谒而罪同。

对于太子所奏之事,李世民自然是赞同的,所以旨意很快就发到了尚书省:太子所奏,一子不改,按此办理,不得有误。

有了皇帝的御批,那自然不是问题了,在房玄龄、岑文本的主持下,监察事宜迅速展开。而受益于左右肃政台的政策,褚遂良得以与萧瑀平起平坐,晋为右肃政台大夫,平分御史大夫之权。这自然也引起了萧瑀的不满,但他清楚,这个事埋怨太子是没用的,皇帝不点头,还能有这个事吗?

所以,这次,萧瑀把目标对准了左仆射-房玄龄,当年他和李靖把自己从仆射的位置拉下来,萧瑀也要把他拉下来一次。

萧瑀弹劾房玄龄拉帮结派,谋权篡位。

李世民闻言勃然大怒,当面斥责萧瑀道:"房玄龄忠心为国,岂会做出谋逆之事?你这样诬陷忠良,是要挑拨离间,动摇朝廷吗?"

可萧瑀并不退缩,据理力争道:"房玄龄结党营私,排斥异己,早晚会酿成大祸。陛下若不及早防范,恐怕会重蹈隋炀帝的覆辙啊!"

李世民最是听不得,别人拿他跟杨广比了,于是拍案而起:“萧时文,你简直是胡言乱语,荒唐至极!房玄龄从朕数十年忠心耿耿,朕岂会看不清?你若再敢口出狂言,休怪朕对你不客气!"

萧瑀见皇帝盛怒不止,竟然冷冷哼了一声,拱了拱手,径直转身告退,直接把皇帝晾在那里了!

别说李世民没想到,李承乾、李恪都惊呆了,这老东西真是不知道啥叫天可汗啊,跟着皇帝玩这一手,你这不是找死吗?居功自傲,也没有这样的吧!

果不其然,怒不可遏的李世民,拍着御案对兄弟俩吼道:“萧瑀反了,反了啊他!传旨,传旨,把这个老东西,关到大牢去!”

李承乾和李恪虽然讨厌萧瑀,但这家伙毕竟是开国功臣,辅佐陛下近二十年,也曾随陛下上阵,这功劳还是苦劳都是有的。光因为他谏言弹劾,便将其下狱,实在是有些过了。

虽然兄弟俩不想承认,但人家萧瑀虽然功高权重,却从常常身着布衣,蹬着草鞋,深入民间,体察民瘼。他体恤百姓疾苦,为政清廉,在民间的声望那是相当的好。每当他被贬谪,百姓们都会自发来为他送行,甚至跪在马前,苦苦哀求他留下。

萧瑀总是含泪与百姓告别,安慰他们好生过活,他还会回来的,为大家多做好事的。百姓们听了,无不感动得痛哭流涕。他们纷纷跪拜在地,连连祝福萧瑀早日归来,再造福一方百姓。所以这么多年了,李承乾一直没把怎么样,就是怕百姓骂啊!

而且,兄弟俩也知道,萧瑀这辈子在父皇手里起起落落的,那次陛下都因为念旧放过他,又何必这么做的。

本来,他俩以为,给了个台阶,让父皇下了就得了,可没成想父皇这次来真的,直接把御案掀了,还怒吼着把翟长孙、马宣良叫了进来!

“去,你们两个去!带着百骑去,把萧瑀给朕抓起来,好好的审,严格的审,看看是谁,给了他这么的胆子,忤逆于朕的!”

二将见陛下的脸都红了,也知道陛下动了真火,所以当即拱手应诺。

而李承乾兄弟俩,正要进言劝说,却被李世民一个凶狠的眼神定在原地,嘴边的话也是生生的咽了下去。

是啊,萧瑀说到底也是老四的人,跟他俩有什么关系,哥俩用得着为了他,跟父皇拧着来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