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章 殿下,老臣太想进步了!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张玄素的一本《谏东都之行不可取》震惊朝野,言辞之犀利,比之贞观四年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谏议大夫褚遂良这样评价张玄素:陛下礼重玄素,频年任使,擢授三品,翼赞皇储,自不可更对群臣,穷其门户,弃昔日之殊恩,成一朝之愧耻。

这一本惊世骇俗,震慑朝野,但陛下的态度却是模棱两可,留中不发了!这不由得让人们揣测,此事是不是由太子在幕后主导,目的自然遏制魏王向陛下谄媚。

而面对汹汹的舆论,东宫却是保持了沉默。这也让局面,陷入了僵持之势。

张玄素府,长孙顺德坐在茶几前,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从张玄素手中接过茶盏。

此时张玄素脸上尽是陪笑之意,若是让熟识的人看到了,一定会大跌眼镜,甚至会怀疑他们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出了问题。

但,这,的确就是现实。

对长孙顺德,他的确要用敬畏的态度。

当年被俘时,被长孙顺德整的太狠了;还有就是讨刘武周时,张玄素得了伤寒,还是长孙顺德寻得偏方救了他一命。

哪怕是张玄素的态度足够诚恳,但长孙顺德却依然义正辞严的说教。

“我告诉你,就算你是仆射,是中书令,你也没有种权力,知道吗?陛下和太子,就没有赋予我们这样的权力。”

“天子富有四海,巡幸一下自己的土地怎么了,又不是什么大事,为什么要做的如此难堪。”

“张玄素不是普通的谏官,是太子的老师,一言一行都代表东宫,如此轻言行事,置太子于何地?想过没有?”

张玄素被说的哑口无言,只是低头长叹。

“公爷,我错了!”

哼,可长孙顺德对这个态度并不满意,重重的把茶盏摔茶几上。

“胡作非为!”

.........

黄昏,东宫-显德殿

长孙顺德向李承乾禀明,张玄素已经认识到了错误,他正在府中写请罪疏,并辞去东宫少詹事、右庶子之职。

陛下看过之后,必然会清楚,其中并无太子的授意,也会清楚殿下的无辜和难处。

是吗?

李承乾太了自己的老子了,陛下一旦起了疑心,那就不会轻易消弭。

但他不能在长孙顺德面前表现出来,只能好言谢过薛国公的仗义之举。

“父皇常说萧时文板荡识诚臣,今日见薛公如何仗义,方体其中之意啊!”

这世上最难办的事是人的事,最难还的也是人情,李承乾不喜欢欠人情,他更喜欢利益互换。

这些年,长孙顺德一直在坐冷板凳,也的确是坐的够久了,他可以帮着在东宫过渡一下,就不知道是不是委屈了长孙顺德。

长孙顺德也是个心思灵透之辈,当即起身,急切摆手。

“不委屈,不委屈!”

“殿下,老臣太想进步了!”

话说到这份上了,长孙顺德便倒起了苦水。武德九年,长孙顺德参与玄武门之变,与秦叔宝等人击讨李建成余党,陛下赐其公爵,赏封食邑一千二百户,为了处理政事,允许其夜宿于中书省,恩宠一时无二。

李孝常反案时,他就是念着与往日的交情,帮着说了两句话。可也就是说了两句话,其他的真没有。结果陛下就误会了,罢了他的官职,让他坐了冷板凳。甚至,连定襄会战,这样决定国运的大战都没让他参加,风头全让李靖那老小子占了。

“这人啊,一步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老臣就是被耽误了。”

呵呵,瞧他那无辜样子,如果不是知道他的为人,李承乾真会以为,他是冤枉的。

“薛国公,在孤面前,你就别装了吧!你是欺负孤年幼,知道的事少吗?”

武德九年,玄武门事变后,长孙顺德利用职务之便,伙同宫中奴仆偷盗财宝,事情败露后被下狱,是陛下念着他昔日之功,赦免了他,还赐了几十匹丝绢,臊一臊他的廉耻心。

贞观三年,陛下派宇文士及前往看视长孙顺德,见到长孙顺德精神颓废,一副醉态,便以为他活到头了。陛下怜悯他,便在不久后,恢复其爵位和食邑,复其为泽州刺史。

在泽州任上,长孙顺德放下架子认真办事,严明纪律,惩治了一批勒索百姓的官吏,赢得了百姓的赞许。

后来,泽州发生大案,前任刺史张长贵、赵士达都在本郡之内占有数十顷好田,长孙顺德一齐上报并且追回来分给贫穷农民。

但是,不久后被揭发,他在侦办张长贵、赵士达案时,截留了一批财宝,因而被褫夺了官职,所以才没能参加定襄会战。

顺德论身份是外戚,论功劳是开国元勋,是唐军的元老,地位高,爵禄厚。混成如今这副模样,完全是他自己作的,怪不得别人。

额!长孙顺德到底是李承乾的叔外祖,被外孙揭了短处,老脸也不由是一红。

不过,他倒没什么心理负担。这些年,他被好大侄长孙无忌数落的跟孙子似的,早就对此免疫了。

于是,长孙顺德陪着讪讪的赔笑。

“是,老臣是做错过事,但老臣对陛下、对殿下的忠心,绝对没得说。不管是小四,还是其他人,谁要是敢对殿下不利,老臣是第一个不答应。”

“皇后娘娘常叮嘱老臣,无论如何也要护着殿下,殿下才是社稷的根本,长孙家的根啊!”

呵呵,拿母后打感情牌!

递了一杯茶给长孙顺德,李承乾笑着頟首。

“叔外祖这话,孤是相信的。”

对于君王而言,臣子贪财,未必就是坏事,贪财、贪名的人,势利之徒,总比无欲无求的活圣贤,油盐不进的顽石,要好控制的多。

江夏王-李道宗,不也是贪财之辈么,可陛下不是一样倚重于他。

长孙顺德,是他母族中为数不多的战将,其子长孙嘉庆也是六率的将领。拉他上车,好多处处,不仅能堵住他那个好舅舅的嘴,更能拉上一批关陇贵族。

用他们去钳制小胖墩,李承乾才能腾出手来,干些自己想干的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