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66章 出行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07

上官仪博闻强记,他知道很多关于邙山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昆仑山上有一位得道的老神仙,他带着两个弟子在仙府中修行。

有一天,老道对两个弟子说,他要去朋友那里做客,锅中煮着的蟒蛇一定要看护好了,每日往锅里添加一粒仙丹,切记,锅下面的火不能灭,锅内的水不能干。两个弟子呢,也真是听话,一连几个月,不断给锅下烧柴,锅内加水和仙丹。

但几个月过去,他们的耐心耗光了,也不知道师父什么时候能回来,于是就耐不住性子,出去玩了几天。可回来后,却发现火已经熄灭了,蟒蛇也不见了踪迹。二人是急忙寻找,最后发现那蟒蛇正在向东逃窜,且所过之处皆留下了一条黄水道,二人也是沿着追赶,而蟒蛇为了躲避,也是不停的变化着路线,双方你追我赶,追的不亦乐乎。

等到了洛阳地界时,双方也都已经精疲力尽,而老道也赶了过来,施法将蟒蛇定在了这里,罚它和两个弟子一起守护洛阳。

那蟒蛇横卧于洛阳城北,一面阻挡黄河水浸蚀洛阳,另一面协助历代帝王驱邪扶正,使得洛阳城聚集龙气,成了名副其实的帝王之城池。

冬去春来,日月穿梭,蟒蛇所卧之地,也形成了一条长长的土龙,蟒岭也演变成的邙岭了,顺黄河与洛河委婉盘旋,气势甚为宏伟。后来,黄河两岸的百姓觉得蟒山不好听,就改叫邙山了,一直沿用至今。而蟒蛇逃跑时留下的黄水道,就是今天九曲十八弯的黄河。

长孙冲与他的看法不同,他更注重风水,山意味厚重,水意味灵动,山为阳,水为阴,邙山位于黄河南岸,既依山傍水,也枕山蹬河,所以说洛阳是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地势。从周至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千余年来,这里的贵族墓葬无数,甚至还有不少帝王陵墓。

李恪嘿嘿一笑:“你就认识钱!洛阳的地理位置,能用风水和钱来衡量吗?”

洛阳东面是虎牢关,关外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西靠崤山、函谷关是进入关中的咽喉之地,北面则是黄河这道天险,以及太行王屋二座大山。得益于此,可以西挟关陇,东压江淮,北通幽燕,南达荆楚,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要地。隋末时,王世充为什么能称雄一时,便是因为他掌握着洛阳,雄关漫道,坐拥大邑,人口众多,土地肥沃!当年,他可是李家争霸天下的劲敌。

而李承乾则与他们的想法不太相同,洛阳气候比较温和,洛、伊、瀍、涧四道水流贯穿了洛阳平原,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利于农业,人自然也适合在那里居住,所以,千百年来,这里人烟辐辏,许多王朝都喜欢定都于此。

当然,邙山墓葬众,墓群,滋生什么妖孽、邪气也不足为奇,而亲军都尉府报上来的资料,要比那些道听途说更为诡异、惊悚。

邙山盛产一种怪猴,头顶雪白的毛发,长腿长爪,喜欢学人的模样在山林间纵横跳跃。而它们最诡异、惊悚的癖好便是喜欢钻进墓穴,剥下死人的衣物,穿在身上四处招摇!试想一下,如果夜里走在邙山,碰到这种穿着死人衣服的怪猴,该是何等恐怖的场景。

所以,洛阳一带,只有走失了人口后,只要看到这种怪猴穿着家人的衣服,便知道家人已经死了,所以当地百姓还给他起了个很贴切的绰号-报丧猴。

诸如此类的怪事,亲军都尉府给的资料足足有近百业,页次可见那里的确不是什么安静的地方。而邙山呢,自南北朝起,便是强盗、游侠、匪寇啸聚之地,那里真是什么牛鬼蛇神都有,邙山鬼市与长安鬼市可是不一样,长安卖的都是吃喝玩乐,而那里则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没有的。

鬼市顾名思义是夜里的开市的,夜半开市,鸡鸣收摊,卖家不示身份,买者不问出处,这就是神秘的鬼市。听说那里还有不少规矩,有三个不可以,不能违背承诺,自愿买卖,第二,不能问货物的来源,第三,不能退货。

那里大多交易买卖一些来路不明的东西,比如那些古董字画、金银珠宝,有的是赃物和禁售之物,所以只能流向鬼市。所以,人们都说鬼市是江湖生意人鬼不分,水很深。

而且,那里鱼龙混杂,三教九流都在其中,所以那里的消息非常灵通,如果想找到那些异景的消息,便非得去邙山鬼市不可!

“当然,除了打探消息外,我们也要去摸摸邙山的情况,毕竟那里的人也不都是为了钱的。”

李恪、长孙冲、上官仪三人听完也是点点头,算是赞同了太子的说法。陛下天威昭昭,自然不许五岳陵霄,四海亘地,藏污纳垢!

可大唐太大了,东西、南北横贯万里,这么大的国家,自然有良莠不齐之人,野心勃勃之辈。而且,张亮的事,对陛下打击不小,自从杀了跟随他几十年的庶族大将后,陛下的心思就耐人寻味了,只要跟谋反的事沾边的,即便是萧瑀那种两朝老臣,开国姻亲,也是绝不放过的,非得到大牢里说明白不可。

就说这次洛阳之行吧!其实完全可以派别人来的,监察御史,哪怕再大一点,派个专使钦差也行。但为什么要太子去做,是因为陛下觉得,有人在威胁他的统治。陛下虽然没说什么,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为了清除隐患,太子是可以为此大开杀戒的!

都说天子的心思难测,现在看来这话一点都不错,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实在不敢掺和这里的事,只能是陛下、太子怎么说怎么做罢了!毕竟,相比于那些隐秘,他们更倾向于难得糊涂,知道的越少,才能活的更久,不是吗?

“先到洛阳府下榻,准备一下,我们再进邙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8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