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43章 王宏的问题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小时候,李承乾最讨厌的事就是读书,之乎者也的讨厌死人了。

可长大后,面对的事越来越多,他才终于明白,什么叫书到用时方恨少!

落下了,就是要补课的,所以李承乾时常会听曲、玩乐的时间用在读书上。

今天,他这本是晋书,其中有一段,讲的是晋代太尉-郗鉴,派一位心腹门客到王导家去选女婿。门客回来说王家的年轻人都很好,但是听到有人去选女婿,都拘谨起来,只有一位在东边床上敞开衣襟吃饭的,好像没听到似的。郗鉴觉得这个人很不凡,于是把女儿嫁给他,这个人就是王羲之,因此有了东床佳婿的成语。

“先生,你是琅琊王氏的子弟。王氏最辉煌的时刻,是王与马共天。”

“你能与孤说说,如何让那些自视甚高的世家,老老实实的吗?”

王宏淡淡一笑,世家始于两汉,他们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一个群体,有时甚至连皇权都无法撼动他们,李承乾是太子自然对他们颇多忌惮。

形成世家的原因,是知识的垄断,入朝为官的资源基本被世家大族掌控。世家大族的势力在东汉末年达到极点,在魏晋以来不过是则你方唱罢我登场。东晋时,琅琊王氏为司马家立下了巨大功勋,被司马家所器重,这才成为当时最为显赫的门阀。王氏的家业史,在晋书中写的很明白,他便不多说了。

说说陇西李氏,通常世家门阀是知识垄断阶层,而陇西李氏是武将垄断阶层,李广和李信等著名将领都出自陇西李氏。

本来陇西李氏的势力并不大,到了东晋陇西李氏忽然快速发展,五胡乱华后,李暠登上皇位,后来西凉被灭,陇西李氏出现两个分支,分别是李歆和李宝。李宝的后人李充被称作武阳房,而大唐的开国之君-李渊,就是武阳房之后。陇西李氏从秦朝时起就是武将门阀,一直到唐朝成为帝王之家,一路下来人才辈出。

李氏能得天下,就是因为李家是武将门阀,拥有强大的武力,先帝和皇帝,都是以弓马名扬天下的,晋阳起兵,数年而据有天下,就是因为先帝和陛下在军事上谋略。

李氏好战的基因,也一直遗传到李承乾他们这一辈子,西征高昌,北灭薛延陀,李承乾已经再一次向天下人展示了李氏皇族的武力!

要让王宏说,削弱世家最有效的,就是科举制,一方面给了寒门当官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士族的权力。而李氏皇族,要想让他们永远听话,能不能一直有效的掌控武力,才是关键。王宏猜,这大概就是陛下将军队,分南北衙而治,将北军划入皇家直属部队的原因吧!

“先生慧眼如炬,有些事的确是需要防患于未然。”

皇室掌控的不仅有北军,还有新式装备的军队及全部的海军,将近五成的军队,都是由皇室直接掌控的。将领也全部是陛下和他,从朝臣中精挑细选的。

“那殿下还有什么好忧虑的呢?只要科举制推行的够好,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难道殿下以为,靠道理、律法,就可以束缚他们,让他们俯首称臣了吗?不!臣认为没有,只有武力的威慑,像钝刀子一样,一点点的割,割到他们没有反抗之力为止!”

好吧,李承乾算是明白,他对琅琊王氏的恨意,达到了极致,所以连带着对世家,也统统没有好感,这很好,非常好,这样一样,王宏就能为他所用了!

.........

午膳,哥俩的胃口差不多,羊肉火锅了事。

饭间,李恪数了数,琅琊王氏在长安的子弟,少府监-王知敬........,中书舍人-王弘让,有美名,善文章,典农主事-王弘直,是汉王李元昌的朋友,虽然都不是什么大员,但也有几十个之多。大哥就这么把王宏放在崇文馆,就不怕他被吃了!

“那怎么办,丑媳妇早晚是要见公婆的,藏着掖着也不是办法啊!”

“更何况,不让他跟琅琊王氏的人掰掰手腕,怎么能让彻底的倒向我们呢?”

“你总得给人机会吧,让他彻底的把气转变为恨!”

李恪一听,太子是这么想的,也是无奈一笑:“大哥啊,臣弟不知道你是工于心计,还是疑心太重了,王宏的兄弟可是都死在琅琊王氏的手中了!”

李承乾摇了摇头,王宏这个人是有才华,而且他又是父皇的同窗好友,在人情上来说,应该委以重任,让他发挥自己的才能。

但是,时间是能改变人的,他已经十几年没露面了,这么瞧,就让哥俩捡回来了,难保不是什么人下的套!

听到这个,李恪皱起了眉头:“你是说,他会像任怀一样?”

李承乾没这么说,但是他也说不准,毕竟这个人的历史是一片空白,而那个天宗派似乎就有能力把这些人从犄角旮旯中弄出来为他们效力。

让他跟琅琊王氏的人对上,也是一种考验,看他说的是不是实话。另外,他已经派人去济南了,去调查其弟之死!

总而言之,此事要在陛下班师之前做好,李承乾太了解他们的父亲了,如果他回来,念旧的他一定会对王宏委以重任,到那时候想再动他,就不容易了。

李恪想了想,随即点点头:“是,大哥说的没错!这么做,的确保险一些!”

哎,没办法,这就是现实,有太多人接近他们都是有着各种目的,不搞清楚了,谁能放心的,特别是要到皇帝身边的,更是要里里外外翻查清楚。

“对了,大哥,老四最近在拉拢房二,你知道吗?”

这个,李承乾当然知道,不过,他并不介意,因为房二那个人,就是肌肉多,脑子少的人物。别说老四还没拉出,就是拉去了,又有什么大碍呢?

昨日,房玄龄为了表面自己的态度,提出让他的幼子-房遗义,到东宫做舍人。所以,老四拉拢房二,还有什么关系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