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71章 是我李世民的种!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孙思邈不愧是医国圣手,他一眼就看出来了,李承乾受的不止有外甥,还有内伤。

从药箱中选了一瓶药,喂给太子两颗,剩下的交给太子妃,叮嘱她一日两次,一次两粒,连服半个月。

随即,又挑出一个瓶子,倒出一些粉末,化在温水中,递给李承乾。

“麻沸散,能够让殿下麻痹一个时辰,减少些痛苦。老道保证,半个时辰内处理好。”

李承乾摇了摇头,麻沸散说白了就是这个时代的麻药。东西是好东西,但也要看什么人用。

“这东西喝了,会影响孤出剑的速度。”

“你还是直接缝吧!”

什么?

别说苏蓉了,就是殿外的李世民也是一脸的惊诧,直接缝合,那可是要疼死人的。

孙思邈也没有多话,挑出在沸水中的桑麻线,穿上针,便开始着手缝合。

虽然他的动作很轻,但李承乾额头的汗珠,依然如雨下,苏蓉手中的毛巾,是一块接着一块的换。

从缝合到包扎,整整半个时辰,李承乾连哼都没哼一声,硬生生的挺了过来。

孙思邈接过太子妃递来的毛巾,擦了擦汗,随即便是扶额长叹。

“老道行医一个甲子,给成千上万的人治过病,从未见过殿下这般人物。”

“关云长刮骨疗毒,也不过如此。殿下的毅力,老道佩服。”

李承乾强挤一丝微笑:“先生过誉了,这么晚了,还劳烦先生,孤心里真是过意不去。”

孙思邈是聪明人,不用太子多说,他也知道李承乾是什么意思。药方,他留下,东宫自己备药;今天晚上,他也没来过东宫,更不知道今晚发生了什么事。

“有劳先生了!”

“多罗婢,替孤送送先生。”

刚出显德殿,孙思邈便瞧见了,花亭中的李世民,也是三步并两步,上前见礼。

“太子怎么样?”

“回陛下,还不算严重,老道已经处理过了。就是内伤麻烦点,得养两个月。”

嗯!对孙思邈的医术,李世民是信得过的,他说没事,那就一定没事。

“朕听到,高明没有麻沸散?”

“是的,太子殿下没有用。”

说到这个,孙思邈又回首看了一眼,灯火通明的显德殿。

“老道这辈子,什么样的狠人都见识过了,但对自己也能这么狠的,却是平生仅见。”

“上个月,梁将军伤了胳膊,老道替他缝合,大将军喝了两碗,依然是呲牙咧嘴的。”

说到梁建方那倒霉催的,李世民也是莞尔一笑。

但要把那家伙,跟高明的狠辣比起来,李世民还是认为高明一筹。

尤其是这次,他没有落井下石,处置李恪,可见,他还是注重手足之情的。

而能毫不犹豫的,与他敬爱的兄长,以命相搏,更是表明他的立场,这让李世民很是满意。

志得意满的李世民,高兴的还抹了两下胡子,嘴角的笑意怎么都抑制不住。

“对敌人狠,对自己更狠,是我李世民的种。”

........

反身回了承庆殿,便见到李恪跪在殿中,他的身前摆着的,正是失窃的龙泉宝剑。

对这东西,李世民是打小就讨厌。记得小时候,他想拿来玩玩,结果挨了先帝好一顿胖揍。

揍他的理由,很简单,就因为李世民不是长子。

后来,大唐建国了,这把李氏族长的佩剑,也跟着水涨船高,成了天子剑。

虽然,最后是传到他手中了,但在李世民眼中,它永远比不上自己的定唐刀。

“为德啊!你很喜欢这把剑吧!朕把赐给你,怎么样?”

这龙泉剑,可是天子剑,普天之下,除了皇帝、太子,谁拿,谁就谋逆之心,哪个皇子觊觎,便是觊觎皇位。

李恪当然知道,皇帝在试探他,当即把头磕的当当响,几下就磕破了头。

“儿臣不敢,儿臣更不敢觊觎大位,请父皇明鉴!”

“不敢,不见得吧!”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李恪要是没点小心思,王灵智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是没办法栽赃于他的吧!

李恪和他的那帮人,是什么样的心思,李世民是一清二楚。

他不说,不代表他什么都不知道。

“你母亲啊,识大体,对皇后也是毕恭毕敬,这些年也很称朕意。”

“但为德,你得记住,天家,先有君臣,再论父子。”

规矩、礼法,大于一切!

这一次,太子力保了他,不是因为李恪是清白的,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兄弟。

在这一点上,李世民必须承认,太子比他做的好。武德朝时,要给他这样的机会,他会怎么做,李恪该是懂的。

“是,是!儿臣明白,明白!”

“不,你不明白!”

从小到大,李恪是所有皇子中,总是受排挤的一个,哪怕他文武双全,比其他皇子都出色。

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他是炀帝的外孙。

朝中那些掌握实权的臣子,大多数都是跟着他反隋打出来的。他们对炀帝、杨家,都发自内心的厌恶。

李世民知道,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李恪的童年注定是不幸福的。

但他也足够幸运,因为他有一个能容人的兄长。

“你比朕强!朕做皇子的时候,建成和元吉,他们恨不得朕死在战场上。”

“孩子,昔福吧!”

........

从承庆殿出来,李恪的面一直阴着,柴哲威跟着,也不敢多问,一直回到王府。

“殿下,陛下怎么说?”

怎么说?

李恪摇头苦笑,陛下的话,说的还不够明白么!

满朝朱紫都是反隋官员出身,他们是不会允许一个带有杨氏血脉的皇子,取太子而代之的。

即便李恪能保证礼贤下士,过往不纠也没用,因为他们太怕杨氏得势,秋后算账了。

他这辈子,就只能做个陪衬!

这不仅是父皇的意思,更是大势所趋,是很难改变的。

柴哲威跺了下脚,也是长叹口气,蹲了在地上,直揉脑袋。

“殿下这样英武,又是两朝皇室血脉,这对您,太不公平了!”

呵呵,李恪看了一眼旁边挂着的紫色蟒袍,面上尽惨淡之笑。

“父皇说的对,本王已经很幸运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3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