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92章 放纵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三日前,晋王妃-武氏,在王府生下一个王子,李世民大悦,赐名李忠。作为最小的嫡子,李治终于做了父亲,李世民与长孙皇后自然是欢喜无限的。不仅在宫中宴请了群臣,还赏赐了王府不少东西。而在京的诸王也是慷慨的很,送的都是厚礼,以至于李治一夜之间就成了腰缠万贯的富翁。

当然,除了皇帝外,李承乾送的礼是最厚的,整整十车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他就是高兴,他怀里的小家伙,终于成为父亲了。

可让李承乾没有想到的是,这前脚送完礼,没过两天呢,李治又跑到他这腻歪了!瞧他这东翻翻,西找找的样子,跟特么抄家一样。

“哎哎哎,干啥呢?真是在户部干查抄习惯了,走到哪儿都跟抄家似的!”

“老子告诉你,孤不是犯官,用不着你在这打土豪!”

李治呢,被大哥收拾习惯了,打小就是这样,他的脸皮已经被锻炼出来了。所以,还是贱兮兮的跑了过来。

一边给李承乾捏肩,一边问着力道如何,舒服不!

李承乾呢,也对他的糖衣炮弹见怪不怪了!他知道,凡是这样的时候,就是小混蛋又遇到难事了!

“说吧!你又想怎么的?”

上个月,洋州刺史出缺,开化公赵节顶了上去,这个事,是太子一手办的,他该是清楚的。

而上一任刺史-方念,已经被押回了长安。李治呢,奉命查抄他的府邸,结果只抄得了五斛米、三十匹布。这东西,对一个四品大员来说,也太寒碜一点。所以,李治就觉得,这个案子,是不是个冤假错案,真是贪官污吏,也不会就这点家资吧!

李承乾听了,挑了一下眉头:“那洋州呢?抄到什么了?”

李治摊了摊手,这就更怪了,在公廨后面,就抄出了几十贯。如此看来,这个人应该是个清官才是。

可胡演和孙伏伽、张睿三位大理寺主官,都是阅尽大案的刑官,应该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啊!

李承乾看了看李治查抄的本章:“行,孤知道了,这件事,孤会亲自过问的。”

李治笑了笑,拱手应诺,转身的时候,还从案上,顺走了一个玉镇尺。当然,他的小动作是瞒不过李承乾,可对这个弟弟,他已经懒得教训了,根本没用。

........

大理寺

听到太子是来问这个方念的,三位大理寺的主官也是一阵无语。

倒不是他们自己办了冤假错案,而是这个案子,办的实在是让他们无语。

贞观十七年三月,监察御史-高甘上奏,参洋州刺史-方念贪婪无厌,所属州县亏空累累。陛下御览后,派监察御史-唐善识去调查。

唐善识到了洋州后,调了府兵,封了府库。次日彻底拆封,库中并无官制的金饼、银饼,全是金币、银币和大量的铜钱。是方念从诸商铺户的帐上,临时借来充数的。

唐善识把库吏们都抓了起来,单独关押,单独审问。然后,出告示命诸商来领,库藏为之一空。最后查出,洋州府库一共亏空三十四万贯之巨。其余下辖诸县的钱库,粮库,也皆是亏空,而且达到了五成之多。

“三十四万,这么多库金,他花哪儿去了?”

这才让三位大理寺主官无语的地方,如果是买地皮,置产业也就算了。

可这家伙呢,却是个实实在在的败家子,听曲,看戏,还喜欢出游。去岁,他跑到钱塘观潮,从府库中提了五万贯,直接撒在河里,就是为了看个银浪飘金。按照他这个花法,多少钱够他糟蹋的!

“他有病吗?这么糟蹋钱?”

胡演他们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可审他的时候才发现,人家没病,就是读书读傻了,总觉得自己是读书人,就高人一等,生下来就是来享受的。

人家可不认为是替朝廷司牧一方,而是朝廷把那块地方分给了,就像周天子分封诸侯一样,那的人和钱,都是属于他的,他自然怎么挥霍都行。

“那他是怎么当这么多年的刺史的,从前的监察御史没发现吗?”

这倒不是!

方念任刺史之前,曾做县令,也曾廉洁奉公,架桥修路,造福一方,为当地百姓做过不少好事。

但他的妻子过世后,人就变了,变得好逸恶劳,奢侈起来,所以才有了如今洋州的烂摊子。

为了整治贪污的情况,朝廷还特别颁布了《贪污条例》、《受贿条例》、《食禄条例》等法令,明确规定了官员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措施,以遏制官员的贪污行为。

按照《唐律》的规定,最轻的刑罚是:诸官吏受财者,杖六十;受州县官物者,杖一百。而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一般会根据贪渎的数额大小进行量刑处理。

如果犯罪数额较大的话,就会被判处死刑;如果犯罪数额较小的话,一般会被判处几年徒刑或者是拘役。当然,还有一种特例—流刑。这种刑罚主要是针对那些犯有严重罪行的人设置的,比如人命官司。

贪渎的人一般是不会被判处流刑的,除非贪渎的数额特别巨大,流刑也算是很严重的刑罚方式了。而且,即便他们期间表现良好、改过自新了,也不能被赦免罪责。

一般的人贪污,都是为了发财,可方念这个案子是个特例,他纯粹是为了发泄,发泄他的孤独。

当然,这种人是不值得同情的,所以大理寺的建议的-斩首。如果,朝廷考虑刑不上大夫这一条,也可以恩赦,减罪一等,改为流放,三千里,五千里都行。

“斩首?流放?太便宜了吧!”

“既然,他这么想的开,又这么洒脱,那就成全他,量刑向上,改为腰斩弃市,你们写卷宗结案,孤向陛下启奏!”

狗儿的,三十四万贯,洋州百姓得多少年,才能堵上这个窟窿。他拍拍屁股走了,洋州的百姓可就遭殃了!凭什么便宜了他,就因为他是士大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