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48章 马周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自从李恪归附东宫,中书侍郎岑文本对李承乾的态度,也有明显的转变。听到李承乾问治书侍御史马周,他也是笑着评价:臣见马君谈论的事情很多了,引经据典,推敲古今,写出的文章切合情理,听了使人舒畅,令人不知疲倦。古时的苏秦、张仪、终军、贾谊也就如此了。

但他这个人,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太好酒!或者说是个酒鬼,有一次陛下赐宴,他就亲眼就看见马周饮酒一斗八升酒而面不改色。如果好酒,早晚要喝出事!

李承乾听了觉得很有意思,便让人把马洲请到东宫,请他喝酒!

“宾王,孤听说你酒量奇大,甚至比一般的武夫都能喝,这是真的吗?”

马周给他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喝多了,便在路上闲逛,不想走进一座废弃的道观中,因为酒意带来的困倦,他决定睡一觉。

稀里糊涂中,他做了一个梦,梦到五个人,穿着东、西、南、北、中五方的衣服一个个身材魁伟。他们对其说:我们是你的‘五脏之神’。你在人世上沉迷于饮酒到处游荡,玷污了你的身子,所以我们就离开你了。

“那时候,年轻恣意,根本不怕死!总觉得醉死,也是一种浪漫。”

“所以,酒是越喝越多,醉的次数多了,酒量也就越来越好。”

原来是喝出经验了!李承乾笑了笑,便告诉马周,今日只有他和长孙无忌甥舅二人,他们三个尽兴就好,喝多少马周自己拿分寸。

三升酒下肚,马周便开始向太子叙说自己的见闻,他认为大唐建国不过二十年,百姓仍然处于丧乱之后,应当倡行节俭。

如今,人口相当于隋朝的十分之一。但是供官差服徭役,不断征发,路程远的往返甚至要五六千里,一年到头,真是一刻都歇不了。

古人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这里面有两层意思:其一,治大国要掌握火候。小鲜是很娇嫩的,烹的时候火太急会焦,火太弱会烂,因此必须小心翼翼地掌握火候。治大国也一样,如果人民生活都很祥和,不要打破这种平静,除非到了一定关口,民怨高涨,非动不可时,再行改革,实乃众望所归,赢得民心。

其二:治大国应当“无为而治”。古人煎小鱼时,仅简单洗一下,不去肠,不去鳞,担心把小鱼儿弄断了。煮小鱼时, 也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治国也一样,不能扰民,不能乱折腾。

马周认为凡修治教化,应当在能够修正,没有什么政策是永远有效,或永久不变的。隋炀帝活着时,时常嘲笑齐、魏丧失国家。现在看隋炀帝是自取其辱,下场并不比他们好多少。

三国时,魏国的君主曹叡,好宫室,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自三公起朝中大臣几乎都曾上书予以劝谏,但曹叡都不予理会。

《易经》中说:“男子在外走正道,女子在内走正道;男女都能走正道,天地之德义,即能确立。古代的圣王,莫不制定后宫嫔妃制度,以此确立天地之德义。

曹叡就抓住了这点,自贵人以下至尚保,及给掖庭洒扫,习伎歌者,各有千数”,也就是说,魏明帝曹叡的后宫规模,至少也达到了一万多人以上。可就是有这么多嫔妃,最后竟然也绝了嗣。

太子呢,在这方面做的很好,不好宫室,不贪女色。这么多年来,东宫从来没有修过园子。

但这不代表,李承乾身上就没有毛病!

长孙无忌一听这话,便知道马周是以酒盖脸,要起幺蛾子,但李承乾却眼神制止了他,他想听马周想说什么!

“臣听说,殿下曾经说孙权是江东鼠辈。对这个评价,臣深以为然。”

“东吴的失败,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太安逸了!他们迷信于水师,迷信长江之险,躺在赤壁之战的功劳簿上,醉生梦死几十年。”

行了,往后的话,马周就是不说,他也知道了,这家伙是觉得李承乾把水师单独列出来,列为海军,又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的修建大型船坞,打造巨舰。这种行为,比之曹叡广设后宫,营建宫室更难让人费解。

在他们这种人眼中,皇帝也好,太子也罢,喜欢美色,甚至宫室都是正常的。但这种没事找事,往海里撒金子的事倒是让人没法理解。

“宾王啊!三国时期,东吴的舰队是三国中最强大的。”

卫温、诸葛直,用一万水师便拿下夷,并以水师开辟航道,使东吴在背面,可以拥有稳固的海上贸易。虽然是拾人牙慧之举,但这其中带来的财富,可想而知。否则,孙权的陵墓,石头城的建设,几千艘战舰的保养,数十万甲士的军资,哪儿来的?光靠百姓从土里刨的那点吗?

“殿下是为了开辟新的赋税之路?”,马周皱眉问道。

也不尽然!还有开建拓土的想法,马周是忠臣,李承乾不瞒他,大唐的土地虽大,但本钱并不厚。

他得为子孙后代,多争取一些败家的本钱,是不是?

听了这话,马周苦笑两声,这话说的多少有些大逆不道了,毕竟李承乾现在还不是皇帝。

但似乎又挑不出什么毛病,毕竟他是太子,是明日之君。

而听到太子的解释,他明白了,太子是想把版图和势力扩向更大,要把大唐的版图,推到比前隋更大的模样。

太子的心不小啊,他是想超过二开中华的隋文帝。

事是好事,但马周得提醒他,还是要量力而行,汉武穷兵黩武的教训,还是要吸取的。

呵呵,“所以啊,我大唐需要宾王这样的能臣干吏。孤今天跟你交个实底。杨师道下去了,中书令的位置空了出来,陛下有意让岑文本接任。”

“而如此,中书侍郎也空缺出一个,孤想过了,举荐卿出任中书侍郎!”

马周愣了一下,随即赶紧起身:“臣才德浅薄,岂敢贪此重位。”

李承乾当然知道他忌讳什么,随即言道:“这其中,也有陛下的意思,明白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