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章 重生,也是开始!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贞观十八年,十二月-辛丑,黔州的一处草庐,一只蝴蝶在拼命的煽动翅膀。

.......

贞观九年,四月,延兴寺

李承乾睁开眼睛,便看到案头摆着的,是未抄完的《大藏经》。

端果盘的张思政见太子醒了,也是三步并两步上前

“殿下,您醒了?”

李承乾看着张思政,思绪不由被带回贞观十七年那场变乱,张思政乱箭穿心,至死都挡在他身前。

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李承乾面色平淡的頟首。

“回宫!”

回宫?

道信大师为太上皇、皇后挑选的祈福经书,不是还需再抄三天么!张思政也是不敢问,只能点头称是。

车撵上,李承乾下意识的摸了摸右腿,上一次穿越而来,以为占尽嫡、长优势。

哪怕做不出什么功绩,只要不触犯李世民的忌讳,便能保住储位,继而君临天下。

可结果呢,输的不是一般的惨,不仅还是没有保住这条腿,甚至连历史的命运都没办法摆脱。

“恒连的儿子-恒通,进六率了吧!”

张思政立声应是:“依着殿下的吩咐,好生照拂恒连的家眷。”

恒连的长子恒通今年刚满十六岁,是张思政的徒弟,忠心、身手都是好的,缺的是经验,所以张思政把他安排在卫府下当差。

“升他做旅帅,在显德殿当差。”

那两年,都是恒通陪着他在黔州吃苦,废太子日子过得清淡,还是靠恒通去打猎,才能吃到些许肉食。

闭眼的那一刻,也是恒通守在他身边,泣不成声。

张思政不知道那些,他就知道他的弟子受殿下的赏识,是以连忙代其叩首:“谢过殿下的恩典。”

“行了,不必多礼,起来吧!”

见李承乾抄起酒壶,张思政不得不出言提醒

“马上到宫里了,若是让于、孔、张三位师傅看到,免不得要唠叨殿下几句,更有可能被捅到圣人那里。这自从皇后染病后,殿下在御前,呃,这个……”

眯起了丹凤眼,李承乾的脸上浮现冷厉之色,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孤的三位好师傅啊!

还有父皇!

没有母后调和直谅,居中斡旋,他这个权知军国事的太子,越发的不如乖巧的魏王顺眼了。

张思政的话,不由让李承乾想起了,那段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承庆殿中的父子决裂的片段!

“我身为太子已经十八年了,在太子之位上,我做错过什么?在太子之位上,我贪图过什么?”

“陛下万岁之后,我会是昏君吗?”

“陛下是为我处理朝政而担心?”

“十八年了,难道还不能证明我的品德,不会影响我处理朝政吗?”

“我知道,我不是太子了,父亲!”

回想前世重重,猛灌了两口酒,李承乾眼睛通红,他清楚的记得,父皇当时是哑口无言。

在黔州那两年,李承乾在心里一直埋怨父皇,他觉得一切都是陛下故意放纵李泰造成的。

直至他喝下那碗精心炮制过的见手青汤,他才明白,这一切都是个局。

到了玄武门,李承乾下了车驾,抬头瞧着“玄武门“三个大字,心中感慨颇多。

这次,上天又给了他一次机会,他不会再错失救治母后的机会,更不会重蹈上次的覆辙。

张思政也瞧了一眼,没觉出什么,便出言提醒太子。

“其实,殿下该先去大安宫的。”

是的,皇后的凤体违和,太上皇同样在病中,殿下奉母至孝没错,但太上皇的病可能拖不了太久了。

“孤心里有数!你带百余骑,立刻去一趟洛州渑池县,找到县尉-孙行。”

孙行?谁啊?去抓他,跟他们说的事,有什么关系吗?张思政挠了挠脑袋,表示不解。

当然有!上一次,李承乾找了孙思邈很多年,一直到长孙皇后薨逝,都没有找到,还是他被废前夕,才得知渑池县尉-孙行,乃孙思邈之子。

都说世外高人来无影去无踪,但再超凡脱俗的人也是人吧,总不至断情绝义,连儿孙都不顾了,孙行一定知道他父亲在哪儿!

顺手从袖中掏出令牌,扔给张思政。

“带着他,找到孙神仙,请也好,绑也罢,用最快的时间,把人给孤带回来。”

诺!张思政抱拳应诺!

腰还没直起来,李承乾便按住他的肩膀,表情和语气都阴鸷下来。

“孤授你便宜行事之权,谁拦着,就杀了谁!”

张思政从没见过殿下这样,又再弯腰重重应了一声诺!

.......

行至立政殿外,就见两个小包子跑过来,抱住了他的双腿。

左边是李明达,精雕玉卓的瓷娃娃,一双明亮眼睛,小鼻子一紧,样子煞是可爱!

但想到她未笄而逝,李承乾这心思也不是味儿,弯腰把她抱起,与之顶着脑门,逗得小兕子咯咯的笑着,如银铃一般。

至于七岁的李治小正太,则是被一脚踢开。啥人啥对待,这兔崽子捡了那么大漏,却连慰问这点表面功夫都懒得做,狼心狗肺的东西。

“兕子,大兄给你拿果子吃可好?”

“不不不,兕子要喝蔗浆!”

呵呵,李承乾刮了下她的小鼻子。

“好,那我们就喝蔗浆。”

看着他俩有说有笑的进去了,爬起来的李治有些凌乱,挠了挠脑袋,他没搞懂啊!

“乾儿?”

“来,到母后这来!”

便见凤椅上的长孙皇后向他招手,淡淡的妆容,清秀的脸庞,一身凤袍加身,显得是那么雍容华贵。

母亲,母亲!

在最后那几年艰难的岁月中,李承乾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母亲,幻想着有一天能再见到这张脸。

玄武门那天,是母亲手持短剑,站在他的门前,阻止任何人伤害他。

最后一次见时,母亲躺在父皇怀中,伸着手唤着他:是承乾在外面吗?是承乾在外面吗?承乾,承乾!然后便气绝而亡了。

看到李承乾眼圈红了,长孙氏还以为他是在担心自己的身体,心中不免几分欣慰。

“羞羞羞!”

李明达见大兄跪在母亲面前,眼起泪花,也是取笑起来。

长孙氏还是像在秦王府时一样,揉了揉他的头,慈爱的笑着。

“没事的,没事的!”

至于在她脚边跳的小兕子,长孙氏则是宠溺点了点她的小脑门。

“你呀!小磨人精!”

母子三人异常的和谐,重温母爱的李承乾也沉浸其中,这一天,他等了太多年,太久了。

可不和谐的因素出现了-李治,这小兔崽子跑了进来,摇着长孙皇后袖子撒娇告状,大兄欺负他。

长孙皇后也很是无奈,这小九啊,哪里像个男孩子。

“乾儿,怎么回事?”

被打扰的李承乾很不高兴,狠狠瞪了李治一眼。

“母后,您莫听这小白狼的,且看儿臣怎么收拾他。”

.......

李承乾与李治在立政殿上演狼逐兔子之时,光宅坊的苏府,苏蓉推开窗子,眼神中尽是迷离之色。

她明明是被恒通一剑穿心了,怎么又回来了!

难道这就是宿命的轮回吗?是摆脱不掉的命运?

难道她,还要做宿命的傀儡,任人摆布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